喻丹;巫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肝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香糖咀嚼.对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初次肠鸣音发生时间、初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初次排便时间上,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梗阻、术后呕吐、术后恶心等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提供早期口香糖咀嚼治疗,可有效促进其肠道功能改善,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喻丹;巫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PCOS于我院妇科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单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更厚(P<0.05).结论: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疗效显著,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内分泌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使用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实施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9,P<0.05);但两组误吸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对照组患者2年死亡率为19.44%,复发率为30.56%,观察组患者依次为2.78%、11.1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GC患者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后行D2根治术虽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但近期生存率较高、复发率低,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跃;卢文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预防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98例双胎产妇,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妇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24h内产后出血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内的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对双胎剖宫产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产妇在产后的出血率,减少24 h内的出血量,并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谢明静;章瑶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异物和支气管灌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4月30例存在气管支气管植物性异物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手术组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的异物,手术+灌洗组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的异物并联合支气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植物性异物取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灌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灌洗组植物性异物取出时间短于手术组(P<0.05);手术+灌洗组肺气肿、喉头水肿、喉痉挛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异物和支气管灌洗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在短时间内将植物性异物取出,减少创伤,减少咽喉和肺部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霖;彭绪云;刘建平;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淋巴细胞(PLT)在鉴别脓毒血症以及预后诊断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 U收治的患者70例,其中脓毒血症组36例,非脓毒血症组34例;脓毒血症组中重度脓毒血症(SS)组24例,非重度脓毒血症(non-SS)组12例.对比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以及SS与non-SS组间的CRP、PCT及PLT水平.结果:在血浆PCT水平上,脓毒血症组高于非脓毒血症组,SS组高于non-S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CRP水平上,脓毒血症组高于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PLT水平上,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SS组与non-S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及PCT在鉴别脓毒血症以及预后诊断时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永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VBI患者80例作为VBI组,同时收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效果.结果:VBI组VA、VFO与Vm值均显著高于对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组Vs和Vd中VA、BA均高于健康组,PI-CA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通过CDFI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TCD检查灵敏度为86.25%(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温瑜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应用血小板(PL T)抗体测定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4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输血3次以内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测定两组PLT抗体.统计两组PLT抗体阳性率、PLT计数增高指数及PLT输注无效率.结果:观察组PL T抗体阳性率为17.39%(8/46)高于对照组的2.17%(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 T抗体阳性患者PLT输注后1h及24h的PLT计数增高指数均低于PLT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抗体阳性患者PL T输注无效率为75.00%(6/8)高于PL T抗体阴性患者的7.89%(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易出现PL T抗体,PL T抗体测定可判断PL T输注效果,为患者输血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效果,防止出现PL T输注无效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汉华;曾志;赖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讨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发病在72h内的64例患者资料,总结DWI显现出的病灶数量、分布及DWI图像特征,并比较不同发病时间段患侧与健侧的ADC值.结果:共发现病灶79个,其中单发病灶55个;多发病灶9例,共24个病灶.病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呈片状、斑点状或结节状.在发病72h内不同时段,64例病例DWI均能清晰显示病灶,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呈现低信号.发病时间在6h以内9例,T1 WI、T2 WI及FLAIR信号显示正常;发病时间在6~24h之间24例,20例T1 WI呈稍低信号,17例T2 WI呈稍高信号,23例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清晰度均不及DWI;发病时间在25~72h 31例,27例T1 WI表现为较低信号,29例T2 WI呈高信号,31例FLAIR呈明显高信号,清晰度接近于DWI,但显示范围不及DWI.不同时间段病灶ADC值比较,患侧ADC值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顾新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羊水指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羊水过少为研究组(30例),羊水偏少或者正常为参照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胎膜早破后导致的羊水过少可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早预防以及处理.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共97例为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结果: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5.05%(34/97)、25.77%(25/97)、21.65%(21/97).此外,肠道感染、用药不当也会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占比分别为18.56%(18/97)、11.34%(11/97).不明原因3例,占比为3.09%.结论:合理指导饮食、劳逸结合、保持积极心理、严遵医嘱、做好个人卫生有助于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风湿血液科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和同期接受检验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对骨保护素(OPG)、OP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基因组DNA浓度的测定,了解两组患者的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单体型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关联性以及基因型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950位点T等位基因和1181位点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对更高,ATCC单体型分布频率相对更低,而GGTG单体型的分布频率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OPG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存在相关性,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芮红兵;林妹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柔性管理模式在年轻护士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制调查问卷,对年轻护士的柔性管理需求进行了解,结合年轻护士的具体情况,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年轻护士实施柔性管理模式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护士投诉率、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柔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投诉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柔性管理模式实施前,且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柔性管理模式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护士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模式能让护士的潜能得以充分激发,让其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保证医院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作者:李雅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专项护理.结果:两者有效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护理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莹;涂阳林;贾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对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采用早期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急救护理,将两组平均恢复时间、呼吸频率、平均脉搏、每小时尿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和平均脉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抢救效率,迅速稳定患儿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喜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局部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纤支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检查前均予以咪达唑仑1mg和芬太尼0.05mg镇静镇痛,然后两组分别采用1%丁卡因行鼻咽喉表面喷雾麻醉(Ⅰ组)和2%利多卡因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1%丁卡因鼻咽喉表面喷雾麻醉(Ⅱ组).记录两组纤支镜检查的时间和T0、T1、T2、T3的MAP、HR、SpO2.观察整个检查操作过程中声门开启以及恶心、呛咳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T2、T3时刻MAP、HR上升明显,SpO2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纤支镜显露声门开启情况优于Ⅰ组,操作过程中憋气、呛咳发生率低于Ⅰ组(P<0.05).结论:采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丁卡因鼻咽喉表面喷雾的麻醉方法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充分的表面麻醉,且纤支镜显示声门开启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臧蕾蕾;孙珍贵;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AS)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10月-2017年1月被诊断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22例,通过颈部血管超声将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并分别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水平,同时分析NLR与粥样斑块所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两组比较,稳定组、不稳定组淋巴细胞值分别为(2.19±0.51)×109/L、(1.87±0.56)×109/L,NLR分别为1.44±0.57、2.56±0.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8).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NLR是不稳定粥样斑块所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48,95%CI:2.367~12.378,P<0.001).结论:NLR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具有相关性.
作者:徐艺菲;罗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无创助产技术在阴道分娩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另选取16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接生技术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水肿、会阴疼痛程度、产时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会阴水肿、产后尿潴留、产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助产技术降低会阴侧切率与裂伤程度,减少会阴水肿,减少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感,应用于阴道分娩中意义重大.
作者:顾文清;江丽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腹腔镜盆腹腔手术中输尿管损伤较少见,但为妇科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盆腔的解剖,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使用各种器械,提高手术技巧和早期识别输尿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可有效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发病率.
作者:谢冰惠;黄浩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