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分析

侯磊

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隐性失血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12日-2017年1月20日采用PFNA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采用Gross方程来计算隐性失血量,讨论PFNA术后1、3、5d隐性失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PF-NA围手术期平均总失血量为843.02ml,平均隐性失血量693.00ml,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82.20%.隐性失血主要发生于术后前3d.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进行治疗,围手术期失血主要为隐性失血,应及时观察处理隐性失血.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在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行ES E治疗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ESE的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ESE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并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术前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SE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成效显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状态较前减轻,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孙晓庆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输血患者760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输血期间及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不同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9%,以血小板发生率高,其次为红细胞悬液,后为血浆,其他血液成分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6例输血反应发热占32.6%,过敏占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输血反应高于≥18岁者,有过敏史、输血史高于无过敏史、输血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白细胞滤器使用率为100%,可显著减少血小板与红细胞输注时发生发热反应.结论:血小板、红细胞及血浆输注后易发生输血反应,且过敏反应常见,其影响因素为过敏史、输血史及未成年人,需高度关注此类患者.

    作者:曾晓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的心搏骤停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人工按压心肺复苏抢救的方法,观察组实施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气及二氧化碳分压、血压值、心肺复苏时间等各项情况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氧气及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自由呼吸的恢复时间、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改善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

    作者:曾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宿迁地区甲状腺癌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宿迁地区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甲状腺癌、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587例.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结果:(1)58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116例,占19.76%,女471例,占80.24%,男女比例为1:4.06;男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平均年龄为(46.94±14.0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6.69±11.18)岁,男女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构成从高到低分别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占96.9%,按性别分类男性乳头状癌占95.6%,女性乳头状癌占97.2%;(3)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有157例,占26.7%;男性淋巴结转移率为33.6%(39/116);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5.1%(118/471),男女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4.5%,显著高于甲状腺非微小癌.结论:宿迁地区女性甲状腺癌的患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以早期无淋巴结转移者多见.36~55岁女性高发.其中乳头状癌占绝大部分.男性和女性患者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癌非微小癌.

    作者:朱红;曹长春;吴利;周文;侍小红;江小玲;孟凡庆;吴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例)采取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实施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66.67%,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经处理后可缓解,患者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可缓解,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范群;伍尤华;伍小平;韩守恒;李跃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两种不同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酮替芬及美敏伪麻溶液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酮替芬治疗组和美敏伪麻治疗组,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替芬治疗组和美敏伪麻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美敏伪麻治疗组优于酮替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敏伪麻或酮替芬,能更好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美敏伪麻比酮替芬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葛林阳;赵明明;陈刚;杭燕萍;郑海霞;张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后实施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见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不同局部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局部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纤支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检查前均予以咪达唑仑1mg和芬太尼0.05mg镇静镇痛,然后两组分别采用1%丁卡因行鼻咽喉表面喷雾麻醉(Ⅰ组)和2%利多卡因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1%丁卡因鼻咽喉表面喷雾麻醉(Ⅱ组).记录两组纤支镜检查的时间和T0、T1、T2、T3的MAP、HR、SpO2.观察整个检查操作过程中声门开启以及恶心、呛咳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T2、T3时刻MAP、HR上升明显,SpO2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纤支镜显露声门开启情况优于Ⅰ组,操作过程中憋气、呛咳发生率低于Ⅰ组(P<0.05).结论:采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丁卡因鼻咽喉表面喷雾的麻醉方法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充分的表面麻醉,且纤支镜显示声门开启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臧蕾蕾;孙珍贵;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9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共97例为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结果: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5.05%(34/97)、25.77%(25/97)、21.65%(21/97).此外,肠道感染、用药不当也会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占比分别为18.56%(18/97)、11.34%(11/97).不明原因3例,占比为3.09%.结论:合理指导饮食、劳逸结合、保持积极心理、严遵医嘱、做好个人卫生有助于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关于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探究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风湿血液科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和同期接受检验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对骨保护素(OPG)、OP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基因组DNA浓度的测定,了解两组患者的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单体型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关联性以及基因型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950位点T等位基因和1181位点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对更高,ATCC单体型分布频率相对更低,而GGTG单体型的分布频率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OPG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存在相关性,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芮红兵;林妹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羊水指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羊水过少为研究组(30例),羊水偏少或者正常为参照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胎膜早破后导致的羊水过少可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早预防以及处理.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酮 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酰苷葡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苷葡胺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d NO、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如: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在环磷酰苷葡胺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探究小剂量奥氮平联合米氮平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联合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90例首发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用小剂量奥氮平联合米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用米氮平治疗,观察时间8周.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各时间点临床疗效进行测评(本次只针对焦虑、抑郁、躯体化3个症状评价因子),同时副反应量表(T ESS)测评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结束后、对照组治疗4周结束后各时间点症状评价因子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治疗4周结束后观察组各时间点症状评价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副反应出现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米氮平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米氮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症状,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老年患者院感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干部病房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659例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记录患者是否患糖尿病、营养不良;是否服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气管切开、导尿管、胃管、动静脉导管的侵入性操作,对以上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5%,感染部位主要在呼吸系统;糖尿病、广谱抗生素应用、导尿管置入三项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结论:通过筛选检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陈璟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亲情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亲情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依照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亲情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焦虑情绪改善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应用亲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易红玉;张素梅;翁晓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专项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专项护理.结果:两者有效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护理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莹;涂阳林;贾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多西他赛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K 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KP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明确,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段树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儿科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从我校2014级本科班中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观察组,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儿科护理学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的两个班级理论和实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王茜;王松;李娜;刘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与手术引流的疗效探析

    目的:对比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与手术引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自愿为原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胆红素下降50%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钧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救治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均进行DHS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45例)进行PFNA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较DHS具有一定优势,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满意度更高,但两种手术方法均疗效佳,并发症少,患者愈合良好.

    作者:祝文发;刘鹏原;阙勇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