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肠息肉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万海红

关键词:循证护理, 内镜, 肠息肉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肠息肉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治疗的肠息肉患者100例,根据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肠息肉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1周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有效29例,占96.7%;对照组30例中有效22例,占7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气虚血淤型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组用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测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并做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有显著改善.结论: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淤型偏头痛症状,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颖;章璐;宋含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薄层螺旋CT扫描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薄层螺旋CT扫描对肺内磨玻璃样结节作出诊断,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磨玻璃样肺内结节患者34例,对其展开薄层螺旋CT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薄层螺旋CT扫描本组34例患者中表现为单纯磨玻璃样结节者12例,包括恶性肿瘤者8例,良性结节4例;混合性结节者22例,其中恶性肿瘤12例,良性10例.不同类型结节者的CT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经薄层螺旋CT技术对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高,表现存在特异性,值得关注.

    作者:唐晓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补肾中药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子宫卵巢血流指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子宫卵巢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补肾中药治疗53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子宫及双侧卵巢动脉峰值血流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子宫动脉PSV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右卵巢PSV、左右卵巢RI及PI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子宫卵巢血流状况.

    作者:刘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诊断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细胞学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228例患者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诊断结果,重点评定血管分型并测量相应参数.结果:软组织蔓状血管瘤内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血流信号极其丰富、连续性好、形成血管树样网状结构分布,沿肌纤维蔓延;经过3D-CPA半定量分析,3D-CPAⅡ型80例,3D-CPAⅢ型148例,3D-CPA定量分析得出V1=10.29±2.36;F1=32.1±5.29;VF1=4.87±1.98.结论: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能够为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参数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手术计划.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电焊工尘肺监测哨点电焊烟尘水平及接尘工人健康状况

    目的:分析襄汾县某机械制造业电焊工人烟尘的接触水平与电焊烟尘对其接触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2月-2014年2月对该企业86名电焊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同时对电焊作业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检测其作业现场的电焊烟尘.结果:定点采样的9个检测点数中,3个电焊烟尘超标,超标率为33.33%;个体采样的4个检测点数中,3个电焊烟尘超标,超标率为75%;电焊烟尘的超标率达到46.15%.定点采样与个体采样二者的电焊烟尘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肺活量(FVC)异常者3人(占3.48%).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86名电焊工人中有6人(占6.97%)出现肺纹理紊乱或变粗异常样,后经复诊核实,均未发现相关的尘肺职业病者.结论:电焊烟尘对人体健康损害严重,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技术与治理措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阑尾炎患者的CT特征.结果:60例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慢性阑尾炎22例.与术后检查,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59例阑尾增粗增大,其中17例有粪石,19例内有小气泡影,21例脂肪间隙不明显;24例回盲部软组织块影,并且伴有小肠低位梗阻;27例盲肠壁变厚,腔内有分布不均的软组织样影,周围有多个淋巴结.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阑尾炎,能够发现其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启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全院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度,探讨其培训和管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问卷调查表,对临床11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6份,不同层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平均认识率为69.73%,其中不同工龄、不同职称护士认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一级和二级科室护士认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层级护士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总体行为形成率为77.29%,不同工龄、职称及一、二级科室护士行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工龄护士对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诊断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标准预防等认识与行为比较有差异(P<0.05).对医疗废物处理、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等认识与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院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差,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执行力度不大,应根据不同层级护士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考核,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提高护士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作者:姚锦尚;肖平平;姚嘉茹;喻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并总结2013年1月-2014年3月92例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适当延长在PACU观察治疗时间.结果:92例老年患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平安送回病房.结论: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有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闭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性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就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另外,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泽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情突变44例分析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情突变的发病特点,探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对策.方法:收集2004年1-7月10年在我院母婴同室发生新生儿病情突变的44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情突变均发生于产后7d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是常见原因,且夜间更易发生新生儿“寂静型”死亡的严重后果.结论:产科医护人员加强对母婴同室的巡视观察,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宣教、培训,可早期识别正常新生儿群体中的异常新生儿,做到及时转科、转院治疗,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东宁;殷文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2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试验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妇心理状态和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优秀率达96.08%、心理正常达90.20%,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消除产妇负性心理、提高导乐陪伴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永莲;何小明;甘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顺利度过诱导期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诱导期血透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分析患者心理特征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针对患者怀疑恐惧和悲观抑郁心理进行安慰和情绪疏导,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联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中,有19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3例,成功率86.4%(19/22);对照组20例患者中,有12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8例,成功率60.0%(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其遵医行为,提高透析质量,顺利度过诱导期.

    作者:曹高凡;陆继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住院期间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为关注留守儿童并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住院治疗的农村儿童进行SDQ长处与困难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比例等情况,分析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困难与长处的分值,并用困难分值与情绪分量的情况为自变量,分析影响其情绪与行为的因素.结果:留守儿童在住院期间的情绪较非留守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留守男童的易怒行为较留守女童更明显(P<0.05),且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因素主要有三点:是否有专人看护,看护人的文化程度情况,看护人的看护态度.结论:农村的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住院期间出现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比例高,怎样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关注.

    作者:甘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MMSE-R积分高于对照组;ADL-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发病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巍;郭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4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阿比多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在快速缓解患者临床不适之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雪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方案,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整体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3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邱海芳;李冬冬;陈少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洗胃联合导泻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洗胃联合导泻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5日收治的年龄在15~45岁之间的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生大黄粉冲散洗胃并导泻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加用甘露醇导泻.对比两组的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间综合征、中毒后反跳、死亡例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毒后反跳、中间综合征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洗胃并导泻治疗口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志飞;王雷;欧晓恩;李维智;陈观帝;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P/OSCE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SP/OSCE考试方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性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5级、2006级和2007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50人对SP/OSCE考试系统满意度及评价结果.结果:每个年级学生对SP/OSCE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并对考试细节指标评价较高.结论:SP/OSCE考试系统的应用,符合目前医学教育趋势,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作者:马盼;马肖容;徐孝军;王玲珠;刘瑛;屈育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 (Omentin-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GDM合并孕前肥胖孕妇60例(孕前肥胖组),另66例GDM合并孕前体重正常孕妇(孕前正常组);同时选取60例正常健康孕妇(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Omentin-1水平,同时测定糖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孕前肥胖组、孕前正常组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前肥胖组的FINS、HOMA-IR高于孕前正常组(P<0.05).血清Omentin-1水平比较孕前肥胖组低,孕前正常组稍高,正常组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与FPG、BMI、FINS及HOMA-IR呈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GDM患者FINS、FPG、BMI等指标的变化是影响血清Omentin-1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GDM患者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且合并肥胖的GDM孕妇其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因此可以推测血清Omentin-1水平的降低参与了GDM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婉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