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调查

姚锦尚;肖平平;姚嘉茹;喻瑛

关键词:医院感染, 管理, 认识, 行为, 护理人员
摘要:目的:了解全院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度,探讨其培训和管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问卷调查表,对临床11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6份,不同层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平均认识率为69.73%,其中不同工龄、不同职称护士认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一级和二级科室护士认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层级护士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总体行为形成率为77.29%,不同工龄、职称及一、二级科室护士行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工龄护士对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诊断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标准预防等认识与行为比较有差异(P<0.05).对医疗废物处理、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等认识与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院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差,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执行力度不大,应根据不同层级护士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考核,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提高护士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品管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缺失率

    目的: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调查2013年1-3月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3 741例次,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共有76例次的现状,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四个阶段及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及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十个步骤实施品管圈的活动.结果:餐前胰岛素注射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活动前调查3 741例次及活动后调查3 862例次,活动前、后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由76例次降至25例次,缺失率由2.0%降至0.6%,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率.

    作者:蒙连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方案,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整体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3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邱海芳;李冬冬;陈少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481名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并收集家庭类型和经济状况等影响因素.结果: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为12.48%,中度为5.82%,重度为3.35%;抑郁、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问题较为常见,单亲、离异或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结论: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家庭类型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俊明;浦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药枕在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药枕对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自2013年1-12月的高血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作息,观察组使用中药药枕防治,观察两组病人的血压水平稳定情况.结果:采用中药药枕防治的观察组病人降压效果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病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现代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中,中药药枕拥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阑尾炎患者的CT特征.结果:60例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慢性阑尾炎22例.与术后检查,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59例阑尾增粗增大,其中17例有粪石,19例内有小气泡影,21例脂肪间隙不明显;24例回盲部软组织块影,并且伴有小肠低位梗阻;27例盲肠壁变厚,腔内有分布不均的软组织样影,周围有多个淋巴结.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阑尾炎,能够发现其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启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急诊科不良事件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将4年时间分为2个时间段,2010年1月-2012年1月为护理整改前,2012年1月-2014年1月为护理整改后,对比分析护理整改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及效果.结果:经本院的数据统计调查,护理整改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为6.26%明显低于整改之前的21.25%,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确认,寻找出安全护理途径,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急诊科采用根因分析法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叶嫦;李共甜;宁炳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顺利度过诱导期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诱导期血透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分析患者心理特征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针对患者怀疑恐惧和悲观抑郁心理进行安慰和情绪疏导,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联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中,有19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3例,成功率86.4%(19/22);对照组20例患者中,有12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8例,成功率60.0%(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其遵医行为,提高透析质量,顺利度过诱导期.

    作者:曹高凡;陆继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1周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有效29例,占96.7%;对照组30例中有效22例,占7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产房质量控制中实施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对于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产妇200例进行分析,其中100例属于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前,100例属于管理后,对比实施前、后的产房质量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后,会阴侧切、产后出血、伤口不愈等指标上的质量明显优于管理前,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提升,投诉率和缺陷情况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助产士进行分级授权管理,提高了产房的护理和服务质量,降低了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TIA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与血小板计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A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血脂、血小板指标,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影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进行健康体检及咨询的121名儿童家长的相关资料.结果:家长对儿童一般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但在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方面价欠佳,尤其在是否知道儿童预防接种种类及时间(26.45%)、如何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贫血(31.40%)上知晓率低.结论:影响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包括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此,应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提高儿童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吴敏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诊断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细胞学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228例患者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诊断结果,重点评定血管分型并测量相应参数.结果:软组织蔓状血管瘤内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血流信号极其丰富、连续性好、形成血管树样网状结构分布,沿肌纤维蔓延;经过3D-CPA半定量分析,3D-CPAⅡ型80例,3D-CPAⅢ型148例,3D-CPA定量分析得出V1=10.29±2.36;F1=32.1±5.29;VF1=4.87±1.98.结论: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能够为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参数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手术计划.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指导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外阴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指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本文的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2.4±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3±1.4)ml.且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外阴癌的治疗选用腹腔镜指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肠息肉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肠息肉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治疗的肠息肉患者100例,根据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肠息肉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万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并总结2013年1月-2014年3月92例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适当延长在PACU观察治疗时间.结果:92例老年患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平安送回病房.结论: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有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闭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方法:选择4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41例无高血压病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过6周的临床实验,对两组实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的t-PA、ANP、PAI活性、IS、ET等水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PAI、ET、ANP各项测定的数据指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PA与IS的数据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超声心电图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治疗1年后超声心电图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减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楚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2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试验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妇心理状态和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优秀率达96.08%、心理正常达90.20%,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消除产妇负性心理、提高导乐陪伴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永莲;何小明;甘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型抗抑郁药引起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维持治疗时所致性功能障碍.方法:选取天津市强制治疗管理处门诊200例服用新型抗抑郁药的患者,采用单一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12周后,进行性功能障碍的问卷评定.结果:新型抗抑郁药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性功能障碍,但发生频率、轻重程度因药因人而异.结论:以帕罗西汀多,其次为氟伏沙明、舍曲林,后为氟西汀和西酞普兰.

    作者:吴莉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症状缓解率、复发情况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月经量,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比刮宫术效果更佳,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首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