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2年3月对37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平均13.4(10~21)个月的随访,VAS 评分从术前平均6.4分降至术后2.2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40.3分提高至术后81.2分。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及微骨折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蔡敏;黄家志;隆腾飞;杨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121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采用药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1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平均(23.35±5.78)d血清β‐HCG水平渐渐恢复正常,2例因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2例自动出院后失访。结论:采用药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冯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的特点及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形成了“院校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平台,多个方向”的课程体系,高度仿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院校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德才兼备、师德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邓意志;张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病理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血糖控制仍然是人类对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自从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被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后,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其疗效好、安全性高、适用性广泛的优势,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糖尿病治疗相关研究并未终止,该领域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新药物开发、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均可能有利于糖尿病治疗。
作者:韦炳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平均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杨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卡铂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确诊的4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辅助化学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联合用药辅助化疗后,全组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5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为48.9%;不良反应中常见的有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减退,神经毒性、过敏及脱发等。结论:吉西他滨+顺铂+卡铂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较好,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较好的前景。
作者:任利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未来执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将学习到的沟通知识内化并转化成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教师、学生、标准化病人三方评价方式的整合,初步实现了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过程化、多维度评价。
作者:石统昆;谢宏;王筝;王凤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集中探讨在短期内将高营养护理和维生素联合应用较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产科治疗的妊娠期剧吐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高营养注射液的方法进行常规营养补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营养补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进行静脉注射。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同时在治疗时间的对比中,6d内痊愈的患者比例更高,以上比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短期内采用高营养注射液联合维生素静脉注射治疗妊娠剧吐患者临床价值高,可大力推广。
作者:郑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我区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对我辖区内6个月~3岁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进行了解。方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血常规(三分类),在婴幼儿左手中指、无名指内侧常规消毒后,采末梢血20μl加到有稀释液的0.8ml样品杯中,轻轻混匀静置5min ,然后用优利特URIT‐29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人员中 Hb<110g/L有565例,占受检人员的26.02%,男292例,占51.68%,女273例占48.32%,其中轻度贫血507例,占89.73%,中度贫血58例,占10.27%,未发现有重度贫血。结论:婴幼儿贫血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引起家长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周丽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常规处理,使用拜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等药物;治疗组另外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00mg/次,3次/d。共治疗90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并检测治疗前、后的CRP含量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治疗组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能减少炎症反应。
作者:袁井军;陈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19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98例则单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7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采用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柏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产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产后的血糖和HbA1c水平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通过管理后产后的血糖和HbA1c水平均优于护理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明显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 HbA1c水平,而且还有利于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植少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新医学模式改革的今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客观认识我国与国外人文教育发展历程,清醒审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强化医学生个人及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改革、学习文化氛围营造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而全面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杨晓东;马雪梅;孙云晖;佟秀凤;鲍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PCIA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4月在我院全麻下行妇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30mg+舒芬太尼50μg+阿扎司琼10mg ;对照组吗啡30mg+舒芬太尼50μg+阿扎司琼10m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 ,设定背景流量2ml/h ,单次给药0.5ml ,锁定时间15min。术毕患者意识清醒Steward评分>4方能离开麻醉复苏室。拔管后开始行PCIA镇痛48h ,记录1、4、8、12、24、48h VAS镇痛评分、PCA 按压次数及总次数、使用补救镇痛药物剂量,观察记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段VAS评分、补救镇痛次数及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12h PCA 按压次数及总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PCIA较吗啡镇痛效果好,PCA按压次数较少,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建明;玄光日;谭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保胎成功率、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保胎成功率、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7%和9.0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屈孕酮和黄体酮在治疗先兆流产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较轻。
作者:张朝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A组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B组口服黄体酮胶丸,比较2组疗效。结果:A组分娩孕周(37.25±1.68)周,延长孕周平均天数(35.15±5.26)d ,B组分娩孕周(34.28±2.13)周,延长孕周平均天数(19.34±4.11)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3周前分娩4例(8.33%),B组33周前分娩15例(3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早产10例(20.83%),B组早产22例(4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体胶丸阴道给药防治早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惟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增生性结节和乳腺癌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术后经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增生性结节患者和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资料,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增生性结节和乳腺癌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超声弹性成像诊断33例乳腺癌患者中得分4分者25例,得分5分者8例。结论:与常规超声诊断相比,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增生性结节和乳腺癌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更佳,诊断准确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晚期肺癌冷冻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37例,均行氩氦刀冷冻术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行C T影像学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37例接受氩氦刀冷冻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后1个月肿瘤大长径、C T值与治疗前1周比较有明显改善( P<0.05),术后1、3、6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7.30%、91.89%、81.08%。结论:采用冷冻疗法治疗晚期肺癌,近期疗效比较理想,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后也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于晚期肺癌的治疗中优先选择。
作者:曾繁开;徐稳深;宋小平;李想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不同时间窗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间为发病后0~48h内,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为发病后48~72h内。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的患者24例(77.42%),血肿复发患者2例(6.45%);对照组患者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的患者16例(51.61%),血肿复发的患者4例(12.9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够更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降低血肿复发率,达到佳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曾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点,为急诊科快速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归纳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点。结果:200例急性腹痛患者疾病性质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炎症性急性腹痛、梗阻性急性腹痛、出血性急性腹痛,常见的疾病依次是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结石、急性阑尾炎。结论:掌握急性腹痛的病种构成和临床特点有利于拓展临床医生的诊断思路和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李斌杰;李国福;王绍敏;王薇;陈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