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比分析

黄建;王锋润;王健清

关键词:高频彩超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对比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探索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高诊断率的检查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共40例,60个结节。术前先对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后综合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对比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三个方面。结果:60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46个,恶性14个。高频彩超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74.56%、特异度75.20%、准确度74.98%;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1.23%、特异度75.30%、准确度76.14%;高频彩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06%、特异度87.82%、准确度89.87%。经过统计,高频彩超检查的准确度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准确度相较于联合两种技术检查的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准确性较高,联合采用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探索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高诊断率的检查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共40例,60个结节。术前先对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后综合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对比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三个方面。结果:60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46个,恶性14个。高频彩超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74.56%、特异度75.20%、准确度74.98%;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1.23%、特异度75.30%、准确度76.14%;高频彩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06%、特异度87.82%、准确度89.87%。经过统计,高频彩超检查的准确度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准确度相较于联合两种技术检查的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准确性较高,联合采用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率。

    作者:黄建;王锋润;王健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妇产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统计社会因素(产妇无任何手术指征,但拒绝阴道试产,坚决要求行剖宫产)比例,分析各项社会因素指标的构成比。结果:实施剖宫产1680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973例(57.92%),分别为:(1)孕产妇及家属因素713例(73.28%,713/973),包括:对剖宫产带来的近远期并发症认识不够;缺乏吃苦精神不愿忍受自然分娩的疼痛;经济发展能够承受剖宫产医疗费用;受迷信思想的影响择日择时剖宫产;对分娩恐惧心理。(2)医源性因素260例(26.72%,260/973):避免医疗纠纷;缺乏沟通技巧;剖宫产快捷经济收入高;助产技能的萎缩。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复杂,应实施相应的措施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阙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40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首选的术式。

    作者:王冰;梁世杰;蒙政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 KOA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加术后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P <0.05);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获得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后配合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强;李秀玉;张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与抑郁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孤独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121例农村老年人进行 UCLA 孤独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测评,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孤独与抑郁的关系。结果:UCLA 孤独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P <0.001),线性回归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对抑郁的影响后,孤独量表评分对老年抑郁评分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标化β=0.31,P <0.001)。结论:孤独感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老年人的抑郁情绪。

    作者:魏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5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分析与探讨?1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儿异物所在部位位于左支气管26例,右支气管27例,总气管5例;取出方式中支气管镜下取出53例,直达喉镜取出4例,开胸手术取出1例。结论:是否有异物吸入史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依据,由于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因而选择科学的麻醉方式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程树勍;薛刚;尚小领;张卫斌;李梦娜;牛亚玲;李海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实施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对夜间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对夜间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护理部安排护士长和 N3护士共同参加夜间查房管理,针对夜间护理的特点,采取延续的、时间不确定的查房方式安排查房内容,对值班护士进行指导,解决值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每月对查房情况进行汇总,及时提出查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亮点,各病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实施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后,夜间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水平显著提高(P <0.05)。病人对分级护理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了显著提高。及时解决了夜班值班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了夜查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 N3护士的急救能力、协调以及管理能力。有利于护理部掌握全院病人的动态以及护理工作情况,促进各病区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论:实行 N3护士、护士长夜查房制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的工作质量,协助解决了夜班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使 N3护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陈惠如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我院妇科、外科、乳腺外科手术患者8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选取2014年1—6月我院妇科、外科、乳外科手术患者80例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占比例分别为53.8%和4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5%和67.5%;观察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分别为(29.6±3.5)分和(28.6±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4.8)分和(33.4±5.3)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经χ2或 t 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应用全期护理,可降低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发生,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加符合患者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林萍;周结贤;莫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在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中的作用

    肠道纤维化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常见的并发症,纤维化是局部慢性炎症的结果,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的异常沉积为特征。尽管在临床上 CD 的发展与纤维化形成之间的关系已得到证实,但对肠道纤维化的机制仍在探索之中。近些年有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 CD 肠道纤维化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在 EMT 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 TGF-β介导的 EMT 在 CD 肠壁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速;陈浩;曾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纤溶酶联合血栓通粉针治疗45例早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粉针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确诊的早期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纤溶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栓通粉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两组患者均能够降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指标、血小板计数指标和提高凝血酶原时间,但实验组降低或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粉针对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秀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康宣教对慢性肾脏病积极度及依从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积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根据医嘱予以基础的中西医药物诊疗方案,试验组在基础诊疗方案基础上再予以1次/2周,2h/次,共3个月的讲座宣教干预。运用积极度量表、依从性评价标准,于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分别评估患者的积极度和依从性。结果:宣教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积极度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依从性好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文结果初步表明,健康宣教对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积极度及依从性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田艳花;王荣荣;许晓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体会

    目的::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急救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3—12月在我院接受急救治疗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急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急救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0例心脏骤停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治疗措施后,有40例患者成功复苏,总复苏成功率为80.0%;其中单纯使用心脏按压即心肺复苏成功10例,经电复律后心肺复苏成功12例,给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后心肺复苏成功18例。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给予抢救治疗、除颤治疗、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药物以及进行心脏复苏后的治疗等一系列急救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高俊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0min,平均出血量85ml,平均住院5d。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手术切口感染、出血、脏器损伤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切口美观、出血少、恢复快、损伤轻的优点,深受患者青睐,成为治疗卵巢囊肿首选术式。

    作者:孙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结节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恶性,而检查恶性结节的特异性明显高于良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结节患者的血流类型Ⅰ级、Ⅱ级均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用于早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敏;张志荣;许瑞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口引流渗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切口长度为7~10(8.8±1.1)cm,手术时间为45~65(56.3±6.3)min,术中出血90~150(129.7±22.3)ml,术口引流渗血80~150(118.6±24.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7(5.5±1.2)d,1例 DVT 发生,无术口感染、神经损伤、关节脱位。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Harris 髋关节评分结果:优38例,良7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8.2%。结论: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成;孙月柏;周其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贲门癌经腹膈肌开窗手术28例治疗回顾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行经腹膈肌开窗手术方式治疗的28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28例手术均获成功。病理活检均支持腺癌,无手术死亡病例。出现的并发症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炎性肠梗阻均为2例。结论:经腹膈肌开窗手术治疗贲门癌,彻底根治了肿瘤,全面进行了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郎顺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在根管中消毒的疗效

    目的::观察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在根管消毒中效果。方法:收集60颗伴有瘘管形成的牙齿,清理根管后封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观察瘘管变化,同时治疗前、后拍摄 X 线片进行影像学比较,根据评判标准观察疗效。结果:57颗在治疗2周后瘘管消失,其中42颗根尖病变区阴影缩小,15颗根尖病变区阴影静止;余3颗在封药2周后瘘管未见明显消退,但牙片显示根尖病变区阴影无变化或扩大。结论:奥硝唑地塞米松碘仿糊剂作为一种根管消毒剂,能有效地控制根管感染,对根管治疗效果提供保证。

    作者:张晋玮;薛月红;刘长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电图(EEG)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15例患者进行EEG 检查的相关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首次检查结果显示,广泛高度异常者10例,占到66.7%,其中痊愈1例,未完全恢复1例,其余8例均死亡;其余5例患者检查为高度异常,其中不完全恢复者3例,大脑皮层强制综合征者2例。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尽早进行 EEG 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脑功能以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许志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致作者读者

    本刊是反映交流医、药、护、卫、管人员的科技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医药卫生教学战线人员教学经验的理想园地,是评定、晋升职称及竞争上岗的有效依据媒体。经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已变更刊期为半月刊。变更后,出版周期更短,服务更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儿童佩戴眼镜的习惯对儿童视力的影响?1

    目的::探索佩戴眼镜习惯和屈光不正进展之间的联系。方法:我院于2014年4月期间对本市某小学所有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参与学生共1596例,发现近视患儿共586例(裸眼视力均为0.6以下),按照其佩戴习惯分为两组,观察组(长时间佩戴,313例)和对照组(常戴常摘,273例),为患儿进行配镜,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视力矫正效果。结果:配镜3个月后,对近视患儿共586例进行第一次随访,发现配镜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视力变化较为明显,左右眼组间差异均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佩戴眼镜习惯与屈光不正进展之间存在相关性,坚持长期佩戴眼镜后,屈光不正矫正效果较好,应要求患儿坚持长期佩戴眼镜,家长需从旁督促。

    作者:李科毅;廖清华;陈丽娟;蔡多贤;褚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