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道病原体IgM九联检质控孔出现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钟丽

关键词:IgM九联检, 质控孔, 影响因素
摘要:呼吸道病原体Ig M九联检用于检测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非典型病原体,对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已广泛运用于各级医院,受到了临床的重视[1]。实验室检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做的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 M 抗体检测中出现质控孔阳性结果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对持续1年痊愈抑郁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抑郁患者执行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对经过舍曲林治疗获得持续痊愈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初期痊愈时与1年后的执行功能情况。采用连线测验A和B(TMT-A和 TMT-B)评估执行功能。结果:1年后痊愈患者的连线测验A和B时间[TMT-A,(66.6±16.0)sVS (58.5±15.9)s,P<0.05;TMT-B,(59.5±11.5)s VS (48.7±25.7)s ,P<0.05],显著短于基线时。结论:舍曲林对痊愈抑郁患者的远期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宋艳萍;孔永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前置胎盘引产前介入栓塞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引产前介入栓塞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0例前置胎盘患者引产前进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利凡诺尔注射引产治疗。通过强化术前准备、术中的配合和术后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引产出血量为15~100ml ,经输液、抗感染治疗,效果满意,均治愈出院。结论:前置胎盘引产前介入栓塞术可预防大出血,而加强护理配合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且具有并发症少、避免切除子宫,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熊小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改良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护理流程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护理流程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60例经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可达龙,建立双管静脉通道,4h交替更换1次通道泵入可达龙。实验组泵入首剂负荷量的可达龙后,立即改为另一静脉通道输注,同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由同一静脉与可达龙共同滴入,之后2h交替更换1次静脉通道。在输注可达龙前、中、后,每6h在穿刺口上方沿血管方向涂喜疗妥软膏1次。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也较对照组减轻。结论:改良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护理流程可降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文彩虹;王一桂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与诊断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探讨其对诊断的联系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月至我院诊断首次治疗高血压的患者138例,测定其血液黏度、血小板功能及生化指标。结果: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全血黏度要显著高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各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时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安全。

    作者:于有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44例联合应用硝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照组44例联合应用尼群地平片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比较两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BP和SBP均有明显的下降,研究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4.061,P<0.05)。研究组临床发生不良反应2例(4.55%),表现为头晕和咳嗽,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9.09%),表现为头晕、头痛和恶心,两组间数据经统计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715,P>0.05)。结论:联合应用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较大幅度的降低患者血压,使其至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少,适合于临床的推广。

    作者:赵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六神丸外用治疗牙源性牙痛50例体会

    目的:观察六神丸外用治疗牙源性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理冲洗龋齿、患牙的龈缘,牙周袋和盲袋用1.5%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然后吸干牙周袋及盲袋内的水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六神丸数粒置入龋洞或盲袋内,牙周炎患者将六神丸碾成粉末,置于患牙龈缘或牙周袋内。两组均口服抗生素治疗,每天复诊,3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止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神丸局部用于牙源性牙痛,疗效好、简便易行、副作用小,有较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冯仲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3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心理干预护理组)69例和B组(普通护理组)69例,将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干预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A组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汤朝秀;廖春梅;詹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胆管术后T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胆管术后T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胆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 T管引流护理方式进行术后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胆管术后患者采用T管引流的方式进行护理,不仅降低并发症几率,还可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影响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多因素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术后联合用药及接受助孕与患者术后妊娠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三类因素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影响大的为术后接受助孕,其余依次为术后联合用药以及输卵管通畅。结论:临床相关工作人员应能够对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以提升术后的妊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改善与推广。

    作者:杨艳明;徐小凤;徐婉妍;何家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提高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通过镇静护理提高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除标准镇静外加用心理干预、控制给药时间、吸音棉填塞患儿外耳道并戴耳麦隔音等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标准镇静方法,比较两组镇静护理后镇静起效时间及检查成功率。结果: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检查成功率91.4%高于对照组的69.7%,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标准镇静加适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磁共振检查成功率。

    作者:张婉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轮状病毒(R V )是婴幼儿患急性重症腹泻主要原因[1,2]。病毒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和脱水,尤其是6~24月龄的婴幼儿病情可更为严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11亿<5岁儿童患 RV 腹泻,其中2500万儿童需要门诊治疗,200万儿童需要住院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引起61.1万婴儿和儿童死亡(每年腹泻总死亡数为130万)[3]。特别是发展中国家[1]。超过85%的死亡儿童发生在发展中国家[4]。发达国家死亡数虽然不高,但高住院率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值得关注[5]。如2006年美国每年发病人数仍有300多万,需住院治疗儿童有55000~70000[6],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WHO已把轮状病毒感染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

    作者:林国辉;李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56例成人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5%[1]。成年人一旦腹股沟疝形成,自行愈合的可能很小,手术是目前唯一治愈腹股沟疝的方法和手段。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前路张力修补、前后路无张力修补以及无张力腹腔镜疝修补等方式[2]。循证医学研究揭示[3],目前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类型疝修补的“黄金术式”,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师的操作技能加以选择。近年来,我院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我院实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56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鸿;包平倩;胡耀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实习护生遭遇横向暴力的现状调查及研究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遭受横向暴力情况,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群体中,横向暴力发生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横向暴力主要以隐性暴力形式存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中,本科护生遭受横向暴力发生率明显高于大专、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护生遭遇横向暴力时,消极应对者明显多于积极应对者。结论: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临床实习护生群体中,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方杰;卢茸;范红梅;何佳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98例肠癌临床外科治疗近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外科手术疗法治疗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肠癌患者198例,对99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对9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实施内侧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其主要症状进行记录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和CA199水平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手术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术后4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发现吻合口漏,经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其CA199和CEA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前位肛周脓肿误诊为前庭大腺脓肿2例

    1病例资料1.1孙某,女,26岁,以“肛旁反复肿痛1个月,加重1周”为主诉收治。既往1个月前以“左侧前庭大腺脓肿”为诊断妇科就医,未果。后肿块由会阴左前向左后蔓延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大阴唇根部见1.5cm ×1.5cm大小红肿;指诊触及肿块于皮下经左前向左后及肛内延伸;肛门镜示左前、左后位肛隐窝色红、凹陷。

    作者:党长宁;刘铁龙;孙凤伟;路越;刘伟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双下肢深静脉检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通过对筛选出的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检查发现,55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61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其中单侧左下肢发病明显较右侧发病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下肢静脉血流淤滞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作出准确判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枸杞多糖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阿霉素引起心肌病变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阿霉素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阿霉素模型组;正常大鼠枸杞多糖对照组,枸杞多糖高、中、低剂量干预组,连续灌胃14 d后处死取心脏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学的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枸杞多糖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变有浓度依赖性的损伤修复作用,对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也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阿霉素可引起心肌病变,枸杞多糖对阿霉素心肌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楷曦;杨歆然;梁统;肖德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经肛门内镜下直肠肿瘤物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经肛门内镜下直肠肿瘤物切除(T EM )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直肠肿瘤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T EM手术配合情况以及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手术前、后的规范护理以及术中配合,手术失败率为0%,患者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结论:T EM 手术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严谨的手术配合以及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林碗娜;李晓平;林婉静;李尚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研究困难气道使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运用。方法:统计我科自引进光棒以来的22例困难气道需插管全麻的手术病人,术前气道评估采用将张口幅度<3cm ,改良Mallampati分级在Ⅲ级或Ⅳ级[1],甲颏间距<6.0cm中的任何一项阳性表现作为困难气道。常规静脉诱导,使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21例病人顺利插管成功,未出现明显插管并发症;另1例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多次未成功,后采用有创逆行插管顺利成功。结论: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是临床中解决困难气道的一种安全简便、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勇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深圳外来工妇女和本地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深圳坪山地区不同人群高危型 H 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干预高危型 H PV感染及子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坪山街道250名本地户籍居民妇女及250名外来工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性行为和生育史、吸烟史、生活习惯等,利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该人群高危型 HPV总检出率为1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外来工妇女高危型H PV感染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数、丈夫婚外性行为、受教育程度、是否注意性卫生。本地妇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丈夫婚外性行为、是否注意性卫生、性伴侣数、吸烟或饮酒。结论:丈夫婚外性行为、性伴侣数、是否注意性卫生是影响外来工妇女和本地妇女的 HPV感染的危险共同因素,而妇科普查史是本地妇女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晓燕;罗丽丹;杨晓红;李宇;邱桂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