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张月珍;郑敬阳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沙丁胺醇, 早期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早期(24h内)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的毛细支气管炎200例患儿,按病程把发病时间<2d为A组100例;发病时间>2d为B组100例;而后A组分为A1对照组、A2治疗组各50例:B组也分为B1对照组、B2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分别对各组在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喘息症状消失、喘鸣音消失、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发病早期(24h内)应用作用优于48h后.结论: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程较短,疗效较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医嘱处理本设计与应用效果观察

    我院从2010年7月全面启用医生工作站电子医嘱系统,其方便、快捷、高效,大大减少了护士在转录医嘱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的风险[1].但在医嘱处理系统运行初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科设计了电子医嘱处理本(下称医嘱处理本),自2010年9月应用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薇;许春凤;谢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早期(24h内)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的毛细支气管炎200例患儿,按病程把发病时间<2d为A组100例;发病时间>2d为B组100例;而后A组分为A1对照组、A2治疗组各50例:B组也分为B1对照组、B2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分别对各组在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喘息症状消失、喘鸣音消失、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发病早期(24h内)应用作用优于48h后.结论: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程较短,疗效较好.

    作者:张月珍;郑敬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应用达因35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体会

    目的:探讨治疗各型功血的佳方案.方法:根据B型超声对子宫内膜的检测结果而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内膜≤8mm者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结果:大出血19例.用药3d全部血止;阴道淋漓出血32例,用药1~2d内血止.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简称达因35)治疗内膜≤8mm功血效果好.

    作者:刘红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体温在35℃以下称为体温过低.有报道,全身麻醉病人在手术40min左右时体温降至低;硬膜外麻醉病人通常在手术80min左右体温降至低[1].低体温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术中、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延长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免疫力降低易造成感染.

    作者:房俊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康复指导

    随着医学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关节外科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关节置换在欧洲国家已成为第二位手术量大的手术,而术后关节的康复与护理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炎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8岁,因发热、咽痛3d来本院门诊求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拟给青霉素静点,但青霉素皮试阳性,改用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加入0.9%盐水注射液200ml静点,再加点炎琥宁注射液160mg(海南灵康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Z0052249),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点,滴速约为60滴/min,患儿自觉滴速太慢,未经医生同意,自行调至80滴/min,阿奇霉素静点完后加入炎琥宁注射液约5min左右,患儿突然出现寒颤、胸闷,心慌、呼吸急促(60次/min),渐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颜面、口唇发青,全身皮肤发花,四肢远端冰凉,脉搏细速,大汗淋漓,测血压40/20mmHg(1mmHg=0.133kPa),心率16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考虑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炎琥宁注射液,给予喷氧,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静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mg,缓慢静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25mg+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点0.9%盐水注射液50ml,约40min后患儿颜面、口唇转红,神志转清,呼吸平稳,四肢远端转暖,皮肤发花消失,胸闷、心慌症状缓解,1h后血压恢复正常,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心电图正常;住院观察3d后病情痊愈出院.

    作者:周建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妇科患者手术7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妇科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风险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9例70岁以上住院老年患者接受妇科手术的资料,对老年患者术前的全身情况及麻醉和手术方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子宫脱垂18例,子宫肌瘤5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恶性肿瘤10例,宫颈疾病7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8例.全组发生各种并发症,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30例,心率失常脏11例,冠心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活核、肺气肿)脑血栓1例,贫血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妇科患者,只要进行认真的术前综合评估和充分准备,以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同样能胜任妇科各类手术并顺利康复.

    作者:孙建群;江飞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栓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的病理过程.多见于50岁以上,由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系统血栓及骨骼、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大手术后、肺癌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了凝血机制和损伤了静脉内膜时,均可形成静脉栓塞而发生肺栓塞.

    作者:弓静;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目前的状况,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以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结果:本次应调查住院患者253人,实际调查253人,实查率100%;发现医院感染9人,感染10例次,现患率3.56%,例次现患率3.9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为感染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全院职工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作者:刘翠香;权春艳;孟桂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应用微量泵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30例的护理体会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的过程中,滴速控制不好容易出现头痛、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速等副作用.在静滴硝酸甘油时要密切注意滴速的护理,防止出现副作用.现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4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微量泵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冠兰;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33例治疗观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本市范围内呈散发性,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为了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33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作者:宁光芝;范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茴三硫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马亦可;苏成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措施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评分,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实施护理干预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陈伟玲;李纬明;冯怿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临床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81例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并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症的关系,及脑卒中发生部位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30.7%,病变在左半球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型H1N1流感患者转运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本中心在2009年转运甲流过程中隔离、防护、消毒等护理措施在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本中心接诊转运的83例甲流患者采用的隔离、防护、消毒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中心接诊转运的83例甲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发生意外,接诊的医护人员无1例传染.结论:对甲流患者的诊疗转运,良好的隔离防护,严格的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对医护人员安全转运该类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符丹;郑本端;郑丽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总结

    目的:总结我院近5年来对甲状腺手术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方法:对82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3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治疗,仅1例声音嘶哑至今未恢复,其余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关键在于能熟练掌握术中的操作技巧.

    作者:郝飞跃;郭占英;秦文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方法:将240例AECOPD患者分为四组,各60例.A组予氧疗,抗感染,止咳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B组在A组上加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C组在A组上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D组在A组上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四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A组与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单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效果不显著,联合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更显著.

    作者:林瑞慧;罗海平;刘宇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颅脑损伤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与实施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死于不可逆的脑损害,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19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低钠血症、高尿钠、低血容量是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主要临床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及早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脑性盐耗综合征进一步加重对脑组织的损害,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濮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临产孕妇组(实验组)与141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比较,PT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而APTT明显降低(P<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T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临产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二聚体可反映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还能说明临产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作者:黄德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骨组织脱钙技术及其应用

    骨组织不同于一般的软组织,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由粘多糖和一些胶原纤维样骨胶纤维构成的骨样组织和沉着于其中的无机盐(骨盐)形成的.

    作者:张绪斌;熊正文;张华东;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