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供应室应用破窗理论在环节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吴开凤

关键词:破窗理论, 环节质量, 供应室
摘要: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供应室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严格工作流程,针对各环节中出现的不完善行为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并跟踪整改,杜绝破窗现象.结果:实施后护理缺陷相对减少,各项检查项目对比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破窗理论进行环节质量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及风险意识,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合理化,提高了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04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石华;叶桂兰;许晓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2例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常见的疾病.美国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病人,超过65岁的老年人>60%,其死亡率>80%.老年ACS病变较复杂,危险因素多,首发症状常不典型,因此要掌握老年ACS的临床特点,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改善老年ACS的预后.我院自2002-2007年收治了72例老年AC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病例中,有明确诱因如受凉致呼吸道感染加重、剧烈咳嗽及用力大便56例(占87.5%),缓慢起病16例(占25.0%).确诊60例,误诊4例.类型:交通型20例(占31.3%),张力型34例(占53.1%),双侧气胸发病10例(占15.6%).经治疗后治愈60例(占93.8%),死亡4例(占6.2%).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作者:于晓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是将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记录下来进行分析、诊断,为临床提供一定辅助依据的一门科学.本文对心电图原发性ST-T改变做一探讨.

    作者:郭红霞;黄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3例

    自从1982年Shieman及Gallagher将电消融疗法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疗效确切、恢复快,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FCA)已替代直流电消融在全世界迅速普及,成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的疗法,RFCA术后能引起一些并发症,血栓栓塞是其中一种.我院自2001年开始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其中3例并发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尹琼;万书平;陈礼学;杨广龙;魏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癌病例的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表现.方法: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本院经超声检查胆囊癌31例,常规检查日早晨空腹检查,二维超声发现胆囊癌声像图改变时,再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结果:依二维超声将胆囊癌分为五型:实块型、蕈伞型、厚壁型、息肉型和混合型,其中29例均显示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阳性率93.5%.结论:彩色多普勒与二维超声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口服拉西地平4~8mg/次,连续4~8周,测量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4周后显效3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2%.结论:拉西地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9例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19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同时应用莱菔承气汤胃管注入及灌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时间7~15d,平均治愈时间为10d,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营养支持及中药莱菔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王月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下肢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下肢手术患者常常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而需要镇痛治疗.而下肢手术大多数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可采取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对62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镇痛泵镇痛,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伦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寡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寡糖, 也称低聚糖, 一般指由2~10 个单糖组成的聚合物,包括普通寡糖(可消化吸收) 和功能性寡糖两种.从已知常见的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到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壳寡糖等,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物质.各种报道表明,寡糖在改善脂质、降血清胆固醇,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菌群结构,改善和防止便秘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1,2].目前,寡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近年研究表明寡糖还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生、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力实现的.本文对寡糖抗肿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淑静;林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腰臀皮瓣联合臀大肌皮瓣修复1例截瘫并发压疮患者的护理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于床褥与骨隆突之间而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皮肤出现坏死,称为压疮[1].我科于2009年6月收治了1例截瘫并发压疮感染的患者,骶尾部6cm×8cm及右侧髂嵴3cm×4cmⅢ°压疮,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褥疮痊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玲钰;王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肺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超早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6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28例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超早期辅以无创机械通气,同时记录患者血气分析、氧合指数、APACHE II评分等资料.结果:2例死亡,24例成功脱机,氧合指数上升,APACHE II评分下降,2例行无创通气3d后改为经口气管插管.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较有创正压通气更易早期实施,能在早期改善患者低氧血症以及由低氧血症带来的一系列损害,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彭加英;李先全;范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金属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37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者随访9~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Kuderna 评分进行评估:优3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减少软组织及骨膜剥离,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吕国庆;张天宏;杨松运;彭笳宸;吴术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可有效地保护静脉和预防化疗药物的外渗,为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如果护理不到位,会造成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实施的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徐兴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48例分析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红血丝) 发病原因不明确,多见于高原、寒冷地带人群;使用化学剥脱换肤后,使用化妆品不当致皮肤反复过敏者;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者,遗传或磨皮术后等.多呈线状、树枝状、蜘蛛状、星状、点状、丘疹状形态,少数患者面部皮肤局部发红、血丝不明显,通常对冷热、日光敏感,患者常有面部灼热感,且影响美观.笔者于2008年10月-2009 年5月间采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48 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发病后约30%~65%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出现误咽,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低,不但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甚至可威胁生命.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笔者对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制定了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系统康复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腰麻后直接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腰麻后直接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腰麻后转为平卧位,调节麻醉平面后再转为俯卧位;B组腰麻后直接俯卧位.观察两组腰麻后生命体征变化、感觉及运动阻滞效果、麻醉-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手术等待时间缩短(P<0.05),阻滞平面易于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后直接俯卧位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缩短手术等待时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可作为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陈爽姿;冯英妮;曾宪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刺激,易导致给药静脉发生静脉炎.据报道,化疗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4%[1].化疗性静脉炎发生,不但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影响化疗方案实施.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我科2006-2008年采用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红健;苟小平;郭瑞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例幼女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治疗体会

    卵巢肿瘤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的卵巢肿瘤可发生蒂扭转,好发于瘤蒂比较长、中等大、活动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成熟性畸胎瘤.常在体位突然改变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时发生蒂扭转.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蒂有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

    作者:张文翠;吕昌玉;董艳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的关节镜下治疗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2例(43膝),其中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34~61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明显,诊断较明确,采取了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患者采取软骨病灶微骨折术治疗.结果:诊断明确的所有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后,随访长的3年,短的半年,平均约1.5年,参照叶启彬等方法对患膝进行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5.4%.结论: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患者加软骨病灶微骨折术)治疗严重或反复发作的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创伤小,效果满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戴冠东;周志华;罗丽丹;丁华东;叶伟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