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桂凤;殷勇;许粉年;王紫英;张阿红;沈桂琴

关键词:抚触, 穴位按摩, 生长发育, 婴儿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抚触组、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观察三组婴儿出生后、1个月及4个月身长、体重、头围、睡眠指标变化,并记录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婴儿身长、体重、头围及睡眠质量、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分别与单纯抚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比单纯抚触效果更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PPAR-α激动剂对大鼠内皮功能不全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PPAR-α激动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内皮功能不全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称重后,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非诺贝特治疗组(B组);高脂组(C组);高脂+非诺贝特治疗组(D组).每周称体重,按体重调整饲料及药物量.12周后,分别检测血脂4项(TC、TG、LDL-c、HDL-c)及血清中NO含量.分离胸主动脉,检测组织匀浆中总NOS活性及离体血管环的舒缩功能.结果:在调脂方面,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能显著降低TG,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LDL,同时显著升高HDL的作用.此外,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具有显著增加总NOS活性及升高NO含量的作用,能显著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血脂的降低.结论: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能显著增加总NOS活性从而升高NO含量及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内皮功能不全起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这可能是来自于调脂以外的作用.

    作者:康奕飞;何兆初;吴竣;曾昭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丹红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6年5月~2007年5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62例脑血栓形成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水新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诊治

    开放性股骨干骨折,如果处理不妥,轻则感染,重者致骨髓炎,甚至永久残废.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26例.经彻底清创,根据情况进行及时地手术内固定与石膏托外固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坤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探讨不良妊娠及不孕与TORCH感染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结局及不孕与TORCH感染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早期发现孕期胎儿异常及各种病毒在宫腔内感染对育龄妇女所造成的不良结局.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我院门诊2000年2月~2007年8月间2000名行产前检查和不孕妇女血清TORCH-IgM.结果:2000名受检者中TOX-IgM阳性21例;阳性率1.5%;RV-IgM阳性12例,阳性率0.6%;CMV-IgM阳性15例,阳性率0.75%;HSV-IgM阳性28例,阳性率1.4%.结论:TORCH感染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和导致不孕原因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TORCH病原体感染的早期筛查.

    作者:龙锦云;黄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流感疫苗对学龄前儿童的免疫效果分析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例数以及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始终列于各传染病之首[1].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方法[2].

    作者:陈思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扫描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脊柱损伤是一种在临床中常见的后果严重的创伤,脊柱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其中以脊柱爆裂性骨折为常见,好发于脊柱胸腰段,是不稳定性骨折[1].及时明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关键,CT扫描对判断骨折后分型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8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从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胜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超下肝穿刺95例报告

    肝脏疾病分类复杂,临床诊断常有困难,肝脏活检是必要的确诊手段.以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配以专用穿刺探头进行的自动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较之以往采用的盲穿、半盲穿的方法进行手动负压肝脏穿刺活检方法,其定位的准确性高、参与穿刺的工作人员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使肝组织穿刺活检安全、更有效,使肝脏活检技术有了长足发展.

    作者:郝春玲;史英琴;付洪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监控中的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DM)的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可,用糖化血红蛋白来监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诊断或辅助诊断糖尿病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趋势.

    作者:陈其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苯妥英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 HDL-c、CD62 p/CD63的影响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HDL-c、CD62p/CD63的影响,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动脉粥样硬化的脑血管病病人32例作为治疗组,以苯妥英钠0.2g/d进行治疗,另选择32例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除苯妥英钠治疗外,其余治疗均相同,治疗前及治疗后30d、90d分别抽取晨空腹血检查HDL-c、CD62p/CD63水平,统计分析治疗前后HDL-c、CD62p/CD63变化百分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人在治疗后30d,血清HDL-c水平即开始升高,90d后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病人血清CD62p阳性的血小板比例在治疗后30d即见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90d后进一步减少,治疗90d后治疗组CD62p阳性的血小板比例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CD6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照组仅在病后90d才略有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后90dCD6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苯妥英钠对血清HDL-c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清CD62p及CD6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的改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赵连东;赵颖;周永;韩雪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抚触组、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观察三组婴儿出生后、1个月及4个月身长、体重、头围、睡眠指标变化,并记录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婴儿身长、体重、头围及睡眠质量、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分别与单纯抚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比单纯抚触效果更佳.

    作者:孙桂凤;殷勇;许粉年;王紫英;张阿红;沈桂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迎香穴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体会

    目前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方法很多,疗效各异.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自1999~2006年间,采用迎香穴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4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体会如下.

    作者:陈琴兰;庄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在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22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包括心肌梗死患者117例,心绞痛患者108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血清hs-CRP浓度.结果:各病例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间血清hs-CR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冠心病病情的加重有逐步升高的趋势.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

    作者:于清华;李莉;傅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头位性难产161例临床分析

    胎方位异常是发生头位性难产的主要原因,现分析我院161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头位难产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陆杏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癌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Transdermal fentanyl,TDF)治疗中、重度原发性肝癌癌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59例中、重度原发性肝癌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和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组,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芬太尼组30例中,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20例,总有效率80%;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组29例,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19例,总有效率79.3%,两组相似.但是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组的消化道副作用明显.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为原发性肝癌癌痛方便有效的镇痛药.

    作者:吴斌;赵树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颞浅静脉穿刺两种方法的效果观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操作,在头皮的浅静脉中,颞浅静脉也算是一条相对较直较粗的血管,但由于其解剖的生理特点,较易滑动不够充盈,因而其穿刺成功率往往比其它细小静脉穿刺成功低.为了提高颞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在2007年10月起笔者随机抽取200例患儿分两种方法(即常规穿刺法和改进穿刺法)进行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作比较.结果发现,改进穿刺法明显提高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少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直线加速器治疗的护理

    食管癌是一种高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消化道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作为食道癌的主要治疗之一,放疗持续的时间较长,其主要副作用是食管反应和气管反应,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及经济负担,所以放疗期的护理是关乎治疗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柯彩燕;叶晖蓉;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发病较急,且来势迅速所以更应引起护理人员的警惕.现将发生在我院急诊静点室的3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燕晓云;郭向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边缘性前置胎盘并胎膜早破致脑梗死1例

    1资料患者于半月前以孕35周,无腹痛而阴道流血在我科住院治疗,B超示:边缘性前置胎盘,诊断:G2P1,孕35周,边缘性前置胎盘.入院后给予期待疗法,至阴道流血停止而出院.

    作者:金玉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血清前白蛋白检测,评价血清前白蛋白在临床多范围应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前白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C-反应蛋白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结果: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为(105.0±86.4)mg/L,较正常对照组偏低,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为(41.2±36.8)mg/L,较正常对照组偏高,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在肝病、肾病、脑外伤、急性炎症感染等患者中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在指导临床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是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胡玲;张迎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与复方降压片联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复方降压片联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文对34例顽固性高血压,在用心痛定、巯甲丙肺酸及其它支持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与复方降压片治疗.结果:加用倍他乐克和复方降压片治疗24h后,血压降至正常,维持用药血压保持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临床有效率为94.1%,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在高血压基础治疗条件下加用倍他乐克与复方降压片效果良好.

    作者:张召军;曹树泉;王贤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