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珠
我院1996年7月~2000年12月对新生儿硬肿症采用硬肿方剂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良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探讨红细胞膜Ca运转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我们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示踪技术对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进行红细胞膜钙内流(Ecc)及钙泵活性(Ecp)检测,并使用氨氯地平进行干预,结果发现:①慢性肾功能不全Ecc高于正常组;Ecp低于正常组.②经氨氯地平5~10mg每日1次干预4~6周后检测,Ecc下降,Ecp升高.BUN、Cr、24h尿蛋白均改善,初步显示了氨氯地平延缓肾衰进展的效果.
作者:蒋胜;于学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严重且常见的产时并发病,是新生儿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以及对智能发育的影响,现将我院活产新生儿14756例中的室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部分重度窒息儿采用丹佛智能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乃文;侯美娟;谢莹;王桂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而且政策性、社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事业,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在一定物质条件下不断发展.随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要求计划免疫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为适应人民群众卫生保健的需求,几年来我们在淄博市周村区各乡镇防保站实行了集中式规范接种.现将推行集中式规范接种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娟;董修勤;孙兰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由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无正常值标准,本组研究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差异,将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转换为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从而换算出12导联同步心电图各导联R波振幅的正常值.方法:选择健康人心电图408例,以单导联R波振幅在正常范围作为对照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作观察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同一导联R波振幅测定对比.结果: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测定值对比,统计学处理,P<0.01~P<0.001,两组Ⅰ导联至V6导联总回归系数为0.781,相关系数为0.967,呈密切相关.结论: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有明显差异,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转换为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的公式: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0.781×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根据公式可换算成12导联同步心电图各导联R波振幅正常值.
作者:仲崇斐;于文江;王春雨;李振华;孙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局部封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并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44例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瘫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特发性面瘫患者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电图提示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肌电图显示患侧面神经募集型减弱,可见有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自发电位.结论: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有助于特发性面瘫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作者:林瑞声;李凤英;余昌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外科门诊换药室经常会遇见有些伤口长期不愈,常规处理效果不好,患者非常痛苦的情况.笔者采用灸法配合抗生素治疗创面长期不愈及化脓性感染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秀兰;王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1997~1999年收治30例小腿复杂胫腓骨骨折病人.复杂胫腓骨骨折系指污染严重,粉碎或多段骨折,合并有皮肤缺损、软组织受损严重、血运不佳者,笔者通过仔细清创,有效内固定,使用皮瓣转移覆盖,有效减张后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刚;王平;高元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21岁,出生后发现胸骨下部凹陷,随着年龄增长凹陷逐渐加深.近3年来出现胸闷、胸痛,伴低热,乏力.查体:患者体质消瘦,颈静脉怒张,胸骨下部呈漏斗样畸形,盛水量70mL,漏斗指数为0.25.右侧肺呼吸音减弱,中上肺部叩诊呈浊音.X线胸片示,右中上肺大片密度增高影.CT扫描示,右上胸腔充满巨大脂肪密度占位灶,内呈纤维条索分隔状;右肺中上叶被压缩;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漏斗胸,纵隔肿瘤.
作者:朱向国;亓树国;郑翠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乳房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根治法手术治疗,操作涉及腋窝,对麻醉要求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低浓度.大剂量局部麻药一点法硬膜外神经阻滞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继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湿疹好发于婴儿头、面、颈,甚至蔓延遍及全身.初起为红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疱疹继发感染为小脓疱疹.我科1993年2月~2000年12月采用夏枯草治疗32例婴儿湿疹,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使病情更加复杂,临床治疗较困难,常需多科协作方能取得效果,如各顾一方或互相推诿,必将延误诊疗时间.我院1991年7月~20,年1月1日共收治颅脑损伤642例,其中合并其它部位伤者130例,占颅脑外伤的20%.现将救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姜明旭;赵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宫颈糜烂面积的大小及病原体侵犯深浅,将其分为轻(Ⅰ)、中(Ⅱ)、重(Ⅲ)度和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
作者:韩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脑室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既往诊断困难,传统内科治疗死亡率高.自CT问世应用于临床以来,此病得以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死亡率明显减少.
作者:宫玉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不止,鼻塞、嗅觉不灵,头胀头重为主要症状,其病程长且常迁延难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鼻窦炎.笔者以健脾化浊散(自拟)治疗慢性鼻渊取得较好疗效,并与传统从肺论治的温肺止流丹治疗鼻渊对比.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胡胜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利用外固定支架及其延长器,将粉碎塌陷的桡骨远端经闭合复位后,维持在复位状态,防止出现再度移位,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兵;林思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十几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患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威胁老年人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患者多需长期乃至终生用药控制血糖.而长期服用降糖药物,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疗效下降,加大剂量又增大了副作用,患者无法忍受以致治疗失败.如改为注射胰岛素治疗,又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46例2型糖尿患者,在饮食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未盲目加大剂量,而采用多种降糖药物小剂量同时联合应用,半月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德;马新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地了解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血糖浓度增高对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及心梗后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影响.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0月我院心肌梗塞住院病人100例,将入院时血糖浓度<6.6mmol/L作为A组.入院时血糖浓度增高在6.6~11.1mmol/L为B组.入院时血糖浓度>11.1mmol/L为C组,分别计算各组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百分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心衰发生率10.71%,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57%,住院病死率3.57%;B组心衰发生率41.18%,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9.41%,住院病死率26.47%;C组心衰发生率52.63%,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1.58%,住院病死率26.32%.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而B组与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糖浓度增高,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
作者:陈阿娣;陆也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CT导引下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操作安全,并发症低,尤其是对肝癌和肺癌的酒精疗法,收效明显.其机理是无水酒精使癌细胞变性、脱水和凝固,使肿瘤细胞坏死,继而纤维化;另外,酒精还可以破坏癌细胞所产生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同时还可以促进肿瘤血管内血栓形成产生继发杀伤效果.
作者:吴宗群;曹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