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

奚悦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肥胖, 利拉鲁肽, 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临床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20例)、二甲双胍治疗组(20例)及利拉鲁肽治疗组(20例),疗程为16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BMI、FBG、HbA1c、ASAA、IL-6、TNF-α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利拉鲁肽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生活方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血糖和体质量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治疗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联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的甲基化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联,为预防和诊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纳入2000年1月-2013年4月发表的8篇有关TSHR基因甲基化和人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中英文文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结果 来自8篇文献的583份样本被纳入Meta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样本中TSHR基因发生甲基化数与对照组相比的合并OR值为4.57[95%CI(1.68,12.43),P<0.01].分层分析(对照类型、国家、年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回归分析用于探索异质性的来源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在中国人群中和年龄小于45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人群中[OR=9.18,95%CI(5.19,16.23),P<0.01]以及在非自体组织为对照的研究中[OR=8.51,95%CI(3.72,19.46),P<0.01],TSHR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均较高.TSHR基因甲基化在各期甲状腺癌中均可出现,TSHR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肿瘤中晚期阶段[OR=14.12,95%CI(2.93,68.18)]高于早期[OR=6.01,95%CI(3.21,11.28)],与淋巴结转移也存在关联[OR=14.29,95%CI(2.47,82.75),P<0.01].本研究未观察到存在发表偏倚(t=-0.01,P>0.05),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结论 TSHR基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抑制基因,其甲基化的发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

    作者:张晨;霍倩;李翠珍;周志俊;吴庆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参七复脉方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中药参七复脉方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41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中医+西医治疗),对照组21例(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末端脑钠肽(BNP)及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及有效人数百分比高于对照组[95.0%(19/20) 比 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3.75±2.27)分比 (5.57±2.04)分]、BNP水平[(1 059±496) ng/L 比 (1 427±589)ng/L ]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三酰甘油(TG)[(1.60±0.04)mmol/L 比 (1.67±0.05)mmol/L ]、胆固醇(CHOL)[(4.11±0.12)mmol/L 比 (4.20±0.1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8±0.24)mmol/L 比 (3.38±0.28)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05±0.13)mmol/L 比 (1.94±0.14)mmol/L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2±0.11)mm 比 (0.96±0.19)mm ]及斑块积分[(3.00±1.36)分比 (4.13±2.13)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七复脉方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对血清BNP及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能有效抑制和延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冷建春;张晓云;谭燕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价

    目的 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方法和策略.方法 选取天津、武汉、西安3个样本城市进行基线调查,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综合分析3市2005-2010年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的组织管理、方式、内容、教材、学时、师资及效果等情况.结果 医师、护理人员、药技师等其他人员分别有597名(49.0%)、469名(38.5%)、153名(12.5%).25~44岁的中青年占65.1%(793/1 219);文化程度大、中专占67.6%(824/1 219);职称结构方面副高及以上仅占4.6%(56/1 219).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是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的主要原因(1 035/1 219,84.9%).3市对培训教材、学时、培训场所、培训方式和培训费用不满意程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个城市普遍反映出社区卫生人员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等问题.3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的主要原因均为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但3市卫生技术人员所参加培训项目以及对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评价均存在差异.

    作者:徐霁;陈丽洁;杨文秀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基于因子分析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特征规律,为该病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表,记录四川地区8家子课题临床单位收集的1 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特征规律.结果 基于因子分析的1 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研究共得到26个因子,结合专业知识及专家讨论后终合并为8个临床因子组合证型,按解释的总方差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15.725%)、肝肾阴虚(9.255%)、肝郁脾虚(8.939%)、肝郁化火(7.781%)、脾虚湿阻(7.055%)、瘀血阻滞(5.520%)、阳虚(3.943%)、无证可辨(1.702%).结论 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证型为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肝郁化火、脾虚湿阻、瘀血阻滞、阳虚、无证可辨.

    作者:王恩成;唐琳;王健;张磊;曹春辉;冯全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的治疗效果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免费服药对社区贫困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5例社区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前后3年的用药依从性、病情稳定性及社会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免费服药的治疗效果.结果 免费服药1、2年后与服药前相比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性检验结果表明免费服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逐年提高(P<0.01).免费服药前与服药1、2年后相比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性检验表明免费服药后患者病情稳定状况逐年好转(P<0.05).除社会交往因素外,其他社会功能因素较服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费服药有助于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正规系统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康瑞莹;吴业清;杨向东;池学洋;郭小娟;杜斌;刘祥凯;徐瑞娟;吕春丹;何燕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化疗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化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1日-2012年9月30日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化疗患者87例,采用T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化疗.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体质指数(BMI)评定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情况,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化疗住院天数、化疗不良事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1)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3.0%(20/87),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2%(55/87).年龄≥70岁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42.9%和85.7%,高于年龄<70岁者的16.7%和56.1%;农村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3.3%,高于城市患者的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1例,有效(RR)率为39.1%,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7例患者中,分别有14.9%(13/87)和37.9%(33/87)的患者出现了Ⅲ~Ⅳ级的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有19.5%(17/87)的患者出现了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47.3%,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的21.9%;营养不足和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5.0%和29.1%,高于无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者的14.9%和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营养不足和有营养风险患者的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和41.8%,高于无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者的25.4%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者的化疗住院时间为(9.4±3.8)d,长于无营养风险者的(7.3±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高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城乡来源差异和年龄≥70岁可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营养不足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化疗中将可能面临更高的化疗风险,并导致更多的不良事件出现以及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韩东景;沈艳丽;赵楠;李长生;任中海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评价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与年龄-性别配比均衡健康者的骨密度(BMD)水平差异,以明确MS患者功能缺损与激素冲击治疗对骨质流失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2010年我院MS患者65人为病例组,年龄-性别配比均衡的健康对照组328人.利用Kurtzke的EDSS评分系统评价病例组残疾状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全髋部BMD.检测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25-(OH)D].结果 MS患者在规律补充维生素D 200 U/d的前提下血25-(OH)D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腰椎、股骨颈以及全髋部BM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BMD(r=-0.45,P=0.038)、股骨颈BMD(r=-0.16,P=0.017)与MS病程呈负相关.25-(OH)D水平同腰椎BMD存在正相关(r=0.29,P=0.025).EDSS评分与BMD水平呈负相关(r腰椎=-0.17,P=0.012;r股骨颈=-0.24,P=0.001;r全髋部=-0.31,P=0.015).类固醇激素累计使用剂量仅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r=-0.30,P=0.005).结论 MS患者BMD水平明显减低,运动能力下降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都会导致BMD水平下降,因此MS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加强锻炼,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骨质流失.

    作者:狄子晖;姚昕璐;付英;王培福;李继来;杜继臣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尿路感染患儿的病原体特点及初选抗菌药物耐药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患儿的病原体特点及初选抗菌药物耐药的治疗选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266例尿路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体特点及初选抗菌药物耐药患儿的抗菌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共检出271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221株(占81.5%),革兰阳性菌47株(占17.4%),真菌2株(占0.7%),另检出衣原体1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6.3%(124/268),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3.8%(119/221).在初选抗菌药物耐药的128例患儿中,84例(65.6%)继续采用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痊愈.结论 儿童尿路感染病原体构成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鉴于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存在差异,抗菌药物的更改应结合药敏试验与临床指标变化慎重决定.

    作者:陈敏广;何雪梅;梁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对医院与社区协作服务的认知评价研究

    目的 以镇江市为例,了解镇江市医疗集团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对医院与社区协作服务的认知评价,为改进当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作提供实证决策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江滨医疗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江滨集团)、康复医疗集团内非紧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康复集团2)中分别抽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康复医疗集团内大港新区2个紧密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康复集团1).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全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协作服务的认知情况.共发放问卷841份,有效回收84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总体上,患者对协作服务的知晓率低,仅为12.7%;有61.5%的患者认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关于患者的信息交流情况差;只有22.2%的患者认为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来自医院医生的服务.在协作模式为紧密的康复集团1中,患者对协作服务知晓率高,对协作服务连续性及信息交流情况的评价高,认为在社区获得大医院医生服务的可能性高,与康复集团2、江滨集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对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作服务的认知及对信息交流情况、服务连续性的评价很低,大多数患者认为无法在社区获得医院下派医生的服务,无法获得医院医生所开药品.建议加强对协作服务的宣传,加大对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的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机制.

    作者:张露;杨仁勇;钱东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寻找行医的乐趣:23家高效的初级保健服务机构的调查报告

    本研究重点描述了初级保健服务机构的服务创新,以提高医生的从业乐趣,减少职业倦怠.我们对23家高效的初级保健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些机构的医疗团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使技术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如何使用数字化提高他们的效果,如何使初级保健工作更可行、更充满乐趣从而使初级保健成为医生毕生的事业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服务创新主要包括:(1)积极的计划,包括就诊前计划以及就诊前实验室检查;(2)医疗服务的团队合作,包括扩展的一般检查、常备医嘱以及患者管理;(3)团队分担文书工作,包括协作记录(速记)、非医生进行医嘱录入以及流水线式的处方管理;(4)通过口头交流以及来信管理的方式促进团队的沟通;(5)通过办公地点一体化、团队例会以及工作流程图等提高团队的效能.建议将以医生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团队合作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在新医疗服务模式中,每个医生都有一个较高水平的支撑团队,且团队内经常通过会议等形式进行交流,从而使团队工作更高效,并提高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和行医的乐趣.

    作者:Christine A.Sinsky;Rachel Willard-Grace;Andrew M.Schutzbank;Thomas A.Sinsky;David Margolius;Thomas Bodenheimer;周文娇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务人员卫生适宜技术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务人员对卫生适宜技术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为政府在基层医疗机构筛选和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4个区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其对卫生适宜技术的认知、应用及需求情况,并对拟推广的优秀技术需求度进行评分.结果 共调查460名临床医生,问卷回收率100.0%.了解卫生适宜技术的比例为41.8%(192/459),其特点中安全性、有效性选择比例分别为81.5%(362/444)、82.4%(366/444).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对卫生适宜技术的了解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中接受过培训的比例占51.7%(238/460),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培训的比例为73.1%(336/460).已接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科室比例为36.7%(169/460),认为科室有需要推广的优秀技术比例为38.7%(178/460).需求度较高的为骨科及糖尿病防治技术.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务人员对适宜技术的认知水平较低,培训需求高,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卫生适宜技术的宣传培训,加大对卫生技术的管理和优秀技术的遴选,针对基层的需求推广卫生适宜技术.

    作者:王海银;金春林;张天晔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国内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的卫生经济学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对国内实施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的卫生经济学效果进行评价,探讨临床路径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1978年1月-2012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1月-2012年6月)和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6月),中文检索词包括:膝关节、膝关节镜、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收集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的研究.根据事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Note Express 2.8软件进行查重,阅读全文提取资料,并按照Newcastle-Ottawa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730例患者,其中临床路径组373例,对照组357例),NOS评分均为4分.其中2篇是随机对照研究,5篇是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路径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均数差(MD)=-3.22,95%CI (-4.72,-1.72)],平均住院费用减少[MD=-730.04,95%CI(-1 054.56,-405.52)],患者满意度增加[MD=6.04,95%CI(3.30,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随机对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亚组分析,亦得出上述结果.平均住院天数的研究发表偏倚不明显,但平均住院费用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 在我国,实施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尚未明确能够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平均住院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研究.

    作者:孟开;张玲;王凌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中山市社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取向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中山市15岁以上社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取向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42 632人,两周患病率134.9‰;有64.0%的居民选择在区医院或二级医院就诊,仅31.0%的居民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自我治疗(46.4%)、自感病轻(38.7%)为主要的未就诊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居民两周患病是否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年龄[OR=1.007,95%CI(1.001,1.012)]与是否患慢性病[OR=0.686,95%CI(0.593,0.793)];到医疗机构时间[OR=1.317,95%CI(1.060,1.636)]、年人均收入[OR=1.084,95%CI(1.027,1.145)]、年龄[OR=1.108,95%CI(1.035,1.186)]、是否患慢性病[OR=0.513,95%CI(0.436,0.605)]与文化程度[OR=1.164,95%CI(1.061,1.278)]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是否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中山市居民两周患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低,应积极引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作者:余昌泽;王馨;黄燕惠;周志衡;杨华杰;王家骥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 遴选咨询专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结果 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出了32名专家,其中第一轮咨询为31人参与,第二轮为28人参与.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9%和90.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5和0.77;经两轮咨询后,各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比第一轮有了明显提高,均≥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专家意见及规定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该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 初步构建了社区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预案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崔娜;孙静;王亚东;赵君;丁璐;刘燕燕;梁万年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血管内皮因子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因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0例(加重组,分为脓痰组30例和非脓痰组30例)、同期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测量加重组及稳定组、对照组血管内皮因子(VEGF)、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水平及第8天加重组以上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急性加重组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第8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 Ⅲ)评分,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 (1)脓痰组、非脓痰组患者第1天VEGF水平高于稳定组,稳定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GF指标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60.0%,VEGF的约登指数高;脓痰组第1天VEGF值(233±74)高于非脓痰组(19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脓痰组及非脓痰组VEGF第1天均高于第8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无论是第1天(r=0.743)还是第8天(r=0.574),VEGF水平均与APACHE II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1)血清 VEGF是诊断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较好指标,对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判别效果高于PCT、hs-CRP、WBC、N;(2)血清VEGF可对抗感染治疗进行疗效监测;(3)血清VEGF可作为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杰;马晋;张颖;余其贵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的现状,评估其运行效果,并分析面临的问题,以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6个社康中心服务业务质量进行典型调查;采用出口拦截方式调查了720名就诊患者对社康服务的满意度;采用电话访谈方式调查了116名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对社康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6个社康中心门诊抗菌药物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平均为13.0%;门诊激素处方百分比平均为9.5%;门诊静脉输液百分比平均为34.0%;门诊处方基本药物使用百分比平均为97.3%;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平均为91.7%.2010年,社康中心计划免疫建卡率为100.0%,平均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7.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4.3%,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83.3%等.就诊患者对社康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83.1%,慢性病管理患者对社康医生的诊疗态度表示很满意及较满意的比例达96.6%.91.4%的居民到社康中心花费时间在20 min以内.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结构基本建立,并形成了一定的绩效评价机制.社区医疗的安全性较高,方便程度较高,群众服务满意度均超过80%.但与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机构与人员考核评估机制仍不完善.今后应继续加大机构管理改革力度,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确保实现综合改革目标,不断提高社康服务整体绩效水平.

    作者:巫云辉;郝晓宁;邱德星;李惠霞;梁丽娟;程学添;王贤初;麦艳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临床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20例)、二甲双胍治疗组(20例)及利拉鲁肽治疗组(20例),疗程为16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BMI、FBG、HbA1c、ASAA、IL-6、TNF-α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利拉鲁肽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生活方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血糖和体质量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治疗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奚悦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社区全科医生临床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构建我国社区全科医生临床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从事全科医学及基层卫生管理领域的21位专家,于2012年2-4月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咨询,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立评估指标体系.结果 咨询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6±9)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3±9)年.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5.24%;专家权威系数为0.8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572和0.8568(P<0.01).建立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基本医疗服务、医学知识与全科医疗服务技能、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和基于系统的实践与持续专业发展)和3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社区全科医生临床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咨询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高,初步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社区全科医生应具备的临床基本能力水平,适用性强,可作为全科医生培训和考核的参考依据.

    作者:许龙龙;苏婷婷;王爽;于晓松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二十二)——帕金森病和抑郁

    随着中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人群中的帕金森病流行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世纪末中国调查的65岁及以上人口患病率为1.7%[1].大多数全科医生在看病过程中,都会遇到患帕金森病的患者.在这类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据研究报告,40%~50%的帕金森病患者患抑郁[2].与其他导致失能的疾病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严重抑郁患病率是其他失能疾病的两倍[3].由于帕金森病与抑郁的症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区分两者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建议对帕金森病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抑郁筛查,这样做的理由是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问题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如果患者的抑郁得不到治疗,那么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减退,迫使患者更早地服用抗帕金森病的药物,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

    作者:Sasha Fehily;Grant Blashki;Fiona Judd;Malcolm Horne;Leon Piterman;Hui Yang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满意度因子分析

    目的 探索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满意度因子,为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0名工作人员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因子分析.结果 经过因子分析,抽取3个因子,按影响大小依次为岗位自身、职称晋升和收入待遇.从不同分类来看,中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满意度较初级职称的低;合同制人员较正式在编人员的满意度高;公共卫生人员和参与到家庭医生制工作的全科医生满意度低.结论 相关部门应着力改善影响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各类因素,从而提高满意度水平,吸引人才扎根社区.

    作者:买淑鹏;张建;符晓婷;刘月星;周洲 刊期: 2013年第28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