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与喉咽部肉瘤的诊治分析:附病例报告

张再兴

关键词:肉瘤, 喉, 下咽,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喉与喉咽部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4例喉与喉咽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复习文献对喉与喉咽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例喉与喉咽部肉瘤患者无明显特异症状,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可辅助诊断,手术彻底切除及放疗效果较好.结论 喉与喉咽部肉瘤是头颈部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重要的致病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检测手段.结合彩超的检验原理,对彩超与其他检测手段联合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的临床试验进展展开讨论,有助于对未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作者:胡建人;迟孟丽;胡莹;杨文志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咯血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大咯血相关血管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影像学特征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因反复或大量咯血来我院行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A扫描的患者38例,采用CTA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对咯血相关血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大咯血常见病因:支气管扩张16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8例,炎性病变8例,肺结核6例.CTA共检出54支咯血相关动脉,供应病灶的支气管动脉均显示异常,7例伴有肺循环动脉供血,7例伴有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结论 CTA能够提供咯血相关血管的起源、走行、数目等三维影像特征,不但在介入栓塞术前的病情评估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咯血病因的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魏鼎泰;余燕武;张云亭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诊住院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急诊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急诊病房的AECOPD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2例和死亡组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有创通气率、无创通气率及血清尿素氮、清蛋白、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死亡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乳酸和清蛋白是AECOPD急诊住院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乳酸和清蛋白是AECOPD急诊住院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ECOPD急诊住院患者应注意监测APACHEⅡ评分、乳酸和清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李硕;郑亚安;刘桂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以隐球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以隐球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5例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入院,亚急性发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5.0×109/L,淋巴细胞计数均≤1.0×109/L;2例患者脑脊液中总细胞数>1 000×106/L,5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增高,1例蛋白质含量增高,氯化物均正常,2例患者葡萄糖<2.5 mmol/L;脑脊液涂片均可见大量隐球菌.影像学检查多数患者未见异常.5例患者中2例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或伏立康唑联合治疗,症状缓解后转院继续治疗,2例主动放弃治疗,1例因脑疝死亡.结论 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脑脊液涂片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直接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诊断意义不大,采用抗真菌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应提高医院实验室诊断技术水平,做好AIDS宣传教育工作,为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帮助.

    作者:王鑫;王冰;赵朝贤;席爱萍;刘瑞春;宋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与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行4周期多西他赛(75 mg/m2,每2周为1周期)方案化疗,随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再行4周期EC[表阿霉素(EPI)75 mg/m2,环磷酰胺(CTX)600 mg/m2,每2周为1周期]方案化疗;依据免疫组化方法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病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Ki67的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4型,分析4型乳腺癌在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及预后的差别.结果 8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56例,稳定(SD)9例,无进展(PD)患者,有效率(RR)为89.0%(73/82).11例免疫组化示Her-2染色(++)的患者行FISH测定,5例Her-2为过表达,根据免疫组化法及FISH法检测ER、PR、Her-2和 Ki67的表达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Luminal A亚型39例(47.6%),Luminal B亚型19例(23.2%),Her-2+亚型11例(13.4%)及三阴性亚型13例(15.9%);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及外科手术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的RR分别为84.6%(33/39)、84.2%(16/19)、100.0%(11/11)、100.0%(13/13),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85,P=0.242).截至2012年6月82例乳腺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85%、88%.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三阴性亚型的3年DFS及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84和9.414,P<0.05);其中Luminal A亚型与Her-2+亚型、Luminal A亚型与三阴性亚型的3年DFS及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药75 mg/m2多西他赛密集新辅助化疗对Luminal A亚型、Luminal B亚型、Her-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疗效相似,但Luminal A亚型比Her-2 +亚型、三阴性亚型预后更好.

    作者:刘秋明;曹亚丽;吴晓波;夏勇;涂剑宏;欧阳倩雯;周平;胡平华;陈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延髓内侧梗死(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其与MMI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1例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 (1)早期临床表现:21例患者中20例(95.2%)肢体活动受限,17例(81.0%)感觉异常,15例(71.4%)构音障碍,13例(61.9%)头晕,9例(42.9%)轻度共济失调,7例(33.3%)水平眼震,5例(23.8%)轻度面瘫,5例(23.8%)恶心、呕吐,4例(19.0%)吞咽障碍,3例(14.3%)头痛,2例(9.5%)复视.(2)MRI资料特点:MMI患者MRI显示梗死部位包括左侧病变12例(57.1%),右侧病变8例(38.1%),双侧病变1例(4.8%);MRI横断面显示病变多同时累及延髓内侧腹部、中位和背部,同时累及腹部和中部也较常见;MRI矢状面显示病变多累及延髓内侧头部,同时累及头部和中部也较常见,仅累及中部较少见;(3)MRI横断面显示21例患者病灶均累及延髓内侧腹部,20例出现运动障碍,发生率为95.2%;17例患者累及延髓内侧中部,均出现感觉障碍.(4)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6例患者存在椎动脉或椎动脉-基底动脉结合处病变,出现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或阻塞,其中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1例.结论 通过M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并明确病因.

    作者:李鑫;郭佳;武国德;李生泮;石正洪;张振昶;郑婷;张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其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并追踪管理的健康管理项目,为期10个月.对比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后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的8个因素[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随访情况、降压药品比、血压控制率、人均随访工作量及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高危因素、预防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目前血压、达到自身运动量、食盐摄入达标、能自我控制情绪)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压药品比(7.24%与7.47%)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随访情况与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随访的人均工作量为34人次/月,较实施前的237人次/月降低;高血压控制率及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显示出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积极影响.应进一步对家庭医生服务追踪研究,增加样本数量及延长观察时间.

    作者:裴宇慧;曾彩云;石建新;卢玩弟;王丹;巩小瑞;秦川;赵云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部分自限性疾病,随着放射介入技术的推广,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率,非手术治疗成为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本文主要论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倪家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家庭氧疗中医源性感染问题与对策

    为规范家庭氧疗中医源性感染管理,切断感染途径,确保医疗安全,我科对家庭氧疗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均存在诸多感染的安全隐患,如陪护人员知识缺乏、吸氧装置消毒处置不当、环境卫生状况差及大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力差等,针对如上问题,我科加强了各个环节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曹静;万艳春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181例社区跟踪十年并发症和合并症及治疗情况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0年期间慢性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及目前治疗现状,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有效的策略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于2001年1月对铜陵市狮子山区凤凰山社区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1例进行调查,随后进行跟踪研究,观察其慢性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及治疗情况,于2011年7月再次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次的调查结果.结果 (1) 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0年间共死亡27例,病死率为14.92%.(2)2001年调查时有大血管并发症者 47例(25.97%),微血管并发症者19例(10.50%);2011年调查时有大血管并发症者87例(56.49%),微血管并发症者42例(27.27%),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2,P<0.01;χ2=15.722,P<0.01).(3)181例患者2001年调查时有合并症者116例(64.09%),2011年调查时有合并症者145例(94.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0,P<0.01),2011年各合并疾病的发生率与2001年比较,除高血压、血脂异常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011年患者的药物治疗率、饮食治疗率及运动治疗率与200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虽然患者的治疗率明显提高,但10年间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及合并症均明显增多.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及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仍是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作者:王会奇;何松明;李东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严重患者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明显影响.了解其发病机制并提高其诊断水平对指导该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段红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其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158例作为CRF组,选择同期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Chemer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核素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生化方法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观察上述指标与血清Chemerin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RF组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为(101.3±31.7)μg/L,高于对照组的(68.4±25.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P<0.01);hs-CRP水平为(3.80±0.88)g/L,高于对照组的(1.60±0.76)g/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5).CRF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GFR呈负相关(r=-0.58,P<0.01),与BUN、Scr、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P<0.05;r=0.51,P<0.05;r=0.4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FR是影响血清Chemer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CRF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与肾功能有关,随肾功能的降低,其血清Chemerin水平升高.

    作者:施良;毛朝明;李龙;高健青;周建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高尔基蛋白-73和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尔基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为肝癌组,其他肝病患者40例为肝病组,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比较其差异并评价GP73、AFP及平行试验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血清GP73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GP73、AFP及平行试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G)及其95%CI分别为0.964[95%CI(0.935,0.994)]、0.973[95%CI(0.926,1.020)]和1.000[95%CI(1.000,1.000)].GP73、AFP及平行试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高于GP73(χ2=4.103,P<0.05)和平行试验(χ2=6.944,P<0.05).GP73、AFP及平行试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漏诊率分别为10%(4/40)、10%(4/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86,P=0.117).结论 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与AFP相似,且与AFP具有优势互补作用,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降低原发性肝癌的漏诊率,达到早诊早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明生;唐富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近期研究发现,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卒中预后,本文对其发病率、对卒中预后的影响及诊治方案进行综述.结果 发现:50%~70%的卒中后患者存在OSAHS,OSAHS延长卒中康复时间、增加卒中再发和死亡风险,因此建议对卒中患者进行OSAHS筛查.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逆转其血管风险,减少卒中复发,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风险,是OSAHS的治疗选择.体位治疗或许对OSAHS有益,安眠药和镇静类抗抑郁药可能会加重OSAHS及延迟神经功能恢复,应用时需谨慎.

    作者:傅欣;承欧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2002-2011年十年肺癌CT影像文献数据的分析

    背景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有效的CT检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 通过分析以往有关肺癌CT影像学分析及评估的文献,为确定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对科学引文索引(SCI)2002—2011年收录的肺癌CT影像学分析及评估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词为“ 肺癌(lung cancer),检测(screen),CT”,并选取其中3篇文献进行分析。从肺癌早期诊断的悦栽应用可行性、准确性以及肺癌发病率的悦栽扫描评估等角度分析肺癌CT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Sobue等研究结果显示CT扫描可以提高肺癌的阳性检测率,降低肺癌的病死率。Diederrich等研究结果显示CT扫描检测肺癌的发生率比普遍的流行程度低,检测出肺癌的病灶更小。Menezes等研究结果显示CT扫描可以鉴别小细胞肺癌的高危人群。结论 CT扫描不仅可以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还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测方法。另外,CT扫描可以提高肺癌的阳性诊断率以及对肺癌检测病灶进行分型分期,并且可以对可疑病灶进行跟踪随访以达到及时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伟;刘晓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疲乏和容量超负荷为特点,也可出现外周性水肿及肺部啰音.心力衰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尤其是老年人.许多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CAD)、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和糖尿病均可引起或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失代偿.40%~ 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左心室功能保留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其总病死率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似.初始评估包括病史、体检、胸部X线片、心电图(ECG)和实验室评估,以识别原因或诱因.心尖移位、第三心音和胸部X线片显示静脉充血或间质水肿常有助于识别心力衰竭.若不符合Framingham标准或B型利钠肽(BNP)水平正常,不可能为收缩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通过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成为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由于CAD为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故心力衰竭患者需做缺血性心脏病的评估,尤其是有心绞痛存在时.

    作者:周淑新;朱翠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分析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2010-03-01-2011-09-30被瑞康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瑞康医院心内科门诊和病房的高血压患者以及被瑞康医院心内科和病房转诊到瑞康医院所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自发到瑞康医院内科门诊、急诊和病房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查阅、专家咨询、现场考察、试点研究、个人访谈等方法,建立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再次就诊率、首次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总费用、检查费、诊疗费、药费)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再次就诊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高血压患者首次就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患者住院总费用、检查费、诊疗费、药费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诊疗技术的满意度、对转诊疗效的满意度、对医疗费用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对高血压患者再次就诊率、首次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有影响,有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切实可行有效的临床路径.

    作者:庞伦祥;赖远全;梁永华;张春;吴燕;杨小英;吴汉周;倪云卫;黄春;阙路晟;廖康兴;石丽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40例,B组42例.A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B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3周、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B组治愈2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13,P=0.189).A组有3例、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椎旁注射部位不适感,B组有4例患者在超短波治疗后出现腰部皮肤不适感.结论 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安全可行,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

    作者:段红光;郭玉娜;耿宏;何明伟;倪家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血清微小RNA-2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血清微小RNA(miRNA)-2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6-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2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采用2-△△Ct比较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生化指标(血清Cr、hs-CRP、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检查指标(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miRNA-21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8±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iRNA-21表达水平与病程、LVEDD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6、0.480和0.622,P<0.05).多重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iRNA-21表达水平与病程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miRNA-21表达上调,病程越长、hs-CRP水平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对扩张型心肌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可能成为评估疾病疗效及预后的新指标或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赵雪;王玺;贺付成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不同睾酮水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特点研究

    目的 评估不同睾酮水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为血糖正常的PCOS患者早期代谢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78例血糖正常的PCOS患者(PCOS组)及20例体质量正常的健康非孕成年女性(对照组)按年龄匹配,测定其血睾酮水平.根据对照组血睾酮水平,将PCOS组患者分为PCOS正常雄激素组和PCOS高雄激素组.所有受试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Botnia高胰岛素-正糖钳夹术,利用胰岛素敏感指数(M)及β细胞指数(DI指数)分别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法.结果 3组受试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的餐后血糖(PPG)、睾酮、M值、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PCOS高雄激素组、PCOS正常雄激素组PPG水平依次升高,对照组、PCOS正常雄激素组及高雄激素组睾酮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正常雄激素组及高雄激素组患者M值及DI指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糖正常且血睾酮水平未显著升高的PCOS患者已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受损,应及早予以干预.

    作者:马玲;李启富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