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刘宇;周荣斌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心肌标志物, 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摘要:目的 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能.方法 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采用科卫公司研制生产的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三合一诊断试剂盒和艾康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140例AMI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试剂检测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和CK-MB的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试剂检测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CK-MB的相对敏感度分别为98.4%、99.2%和97.6%,特异度分别为94.4%、90.9%和94.1%.结论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适于AMI的辅助诊断.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探讨老年常见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方式.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90例在社区站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采取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定期随访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不加其他干预措施.随访1年,比较管理前后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行为的变化.结果 综合干预后实验组定期随访、规律服药、低盐饮食及参加运动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3.4±8.9)mm Hg和(77.3±9.4)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45.8±9.5)mm Hg和(87.8± 9.7)mm Hg( P <0.05);平均空腹血糖(FPG)和2 h餐后血糖(2 hPG)水平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可以提高血压、血糖控制率,延缓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郑颖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启动子区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H)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00例汉族高血压患者和192例汉族正常血压者的AGT基因-20A/C和-6A/G多态性进行检测,测定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物化学指标,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20A/C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及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226,P =0.136;χ2=1.78,P =0.182);-6A/G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及对照组间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 =0.911;χ2=0.052,P =0.82).结论 AGT基因-20A/C和-6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作者:龚洪涛;郭一力;杜凤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妇女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RVVC是近年来VVC治疗的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其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本文综述了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和乳酸杆菌等药物治疗RVVC的效果及研究进展.

    作者:武璁;樊尚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北京市社区卫生改革效果分析

    北京市实行社区卫生改革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质得到保障,社会效益逐渐显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药品优惠政策,提高居民认知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职工收入长效激励机制,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周宾;高运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目的 本研究对国内2008-2010年公开发表的、较高质量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为今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利用关键词检索技术和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项研究(25篇文献)在一般情况、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在20项研究中,包括单纯随机对照研究、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平行随机对照研究、整群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累计干预人群7 241例,对照人群6 696例,涉及9个国家或地区;主要在社区开展实施,由专业人员或社会网络人员提供自我管理支持,利用多种行为改变理论和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健康状况、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和成本分析四个方面.结论 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以社区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刘薇薇;王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维生素C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钙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维生素C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脉血管钙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透析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常规透析液(A组47例)和含维生素C透析液(B组47例)进行MHD,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血液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维生素C(VitC)、血清清蛋白( ALB)、血清C反应蛋白(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胎球蛋白A的水平,并用螺旋CT检查治疗前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钙、磷、ALB、维生素C、ALP、CRP、AOPP、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胎球蛋白A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的血清钙、磷、ALP、CRP、AOPP、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轻度升高,胎球蛋白A水平轻度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维生素C、ALB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个月后B组患者的血清钙、磷、维生素C、ALB轻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LP、CRP、AOPP、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明显降低,胎球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常规透析使大量维生素C丢失;维生素C可以减轻炎症与氧化应激状态,改善营养状态,进而改善MHD患者的动脉钙化状况.

    作者:李国辉;赵显国;张宏涛;王凯;张倍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特点、治疗、结局和预后.方法 1983-2005年,共70例ESS患者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其中51例完成治疗及随诊.回顾性记录上述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学及生存信息,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ESS为70例,占所有子宫肉瘤的44.3%(70/158).平均年龄43.5岁.不正常阴道出血和子宫增大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26例(37.1%)患者术前通过诊断性刮宫明确诊断.在51例完成了治疗和随访的患者中,37例为低度恶性ESS(LGESS),14例为高度恶性ESS,后者目前命名为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ES).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4个月,5年生存率为87.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学类型为LGESS( P <0.0001)、手术时切除双侧卵巢( P <0.0001)及术后给予辅助治疗( P =0.0013)可延缓复发,病理学类型为LGESS可明显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P <0.0001);但多因素分析发现仅病理学类型( P <0.0001)和手术时行双卵巢切除( P =0.002)是影响DFS的独立因子.结论 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体恶性肿瘤,诊断性刮宫可提高术前诊断率.LGESS和UES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在治疗上也应区别对待;肿瘤的病理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

    作者:金滢;潘凌亚;王雪卿;戴志琴;黄惠芳;沈铿;连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专病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专病门诊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146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用为期12周的定期门诊专病管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在患者出院后第13周评价专病门诊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率、达靶剂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5.9%和28.2%;34.6%和15.4%,P <0.05),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达靶剂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9%和28.2%,26.6%和15.4%,P <0.05),干预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15%和32%,P <0.05),生活质量总评分提高[(46.17±4.95)分和(51.07±6.33)分,P <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专病门诊管理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治疗,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思远;张祖峰;余娟;陈秉乾;周丽;尹红君;郝晓慧;张玉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房纤颤诊断的研究进展

    心房纤颤(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50%的心源性脑卒中与房颤有关.及早诊断房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普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常规检测方法诊断率低,使部分房颤诊断延迟甚至遗漏,影响了华法令的正确使用.随着一些新方法的应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房颤诊断率得以提高.目前何种诊断方法佳仍有争议.

    作者:丁也;郭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例,正压通气组26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药物治疗及经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24 h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浆hs-TnT水平变化.结果正压通气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hs-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且两组治疗后PaO2、SpO2、HR、呼吸频率、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并能进一步降低血浆hs-TnT水平.

    作者:刘东;李定武;张智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双向转诊信息传输与考核的实践及效果

    石家庄市通过建立双向转诊网络信息平台,使社区医生转诊了多少名患者、转诊到哪所医院、患者是否到位,检查、治疗结束后上级医院是否按要求回转等情况一目了然,为下一步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提供了条件,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双向转诊工作落实的瓶颈问题.自2010-07-01开始实施,截止到2010-12-31,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向试点单位市第一医院转诊患者781人,市第一医院实际接诊485人(其中门诊262人、住院223人),社区患者转诊到位率达到了62.10%.

    作者:梁震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清乙酰肝素酶与2型糖尿病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乙酰肝素酶(HPSE)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腰围等)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T2DM患者,收集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HPSE水平.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DM患者血清HPSE水平与糖尿病代谢指标[腰围、体质指数(BMI)、FBG、PBG、HbA1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相关性( P >0.05).T2DM患者血清HPSE水平在FBG≥5.6 mmol/L组显著高于FBG<5.6 mmol/L组[(1.52±1.41)U/L与(0.92±1.2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其他糖尿病代谢指标分层间血清HP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FBG升高伴随有血清HPSE水平升高,提示血糖可能是T2DM患者血清HPSE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赵越;余江毅;安晓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致肺纤维化一例

    肺纤维化,即肺脏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糖类构成,当纤维母细胞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伤害时,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进而造成肺脏纤维化;即肺脏受到伤害后,人体修复产生的结果.引起肺纤维化的原因较多,现报道1例由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后引起的肺纤维化.

    作者:方泽葵;邓火金;于化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其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的血浆ox-LDL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ox-LDL水平分别为(747.1±76.5) μg/L和(502.7±86.2) 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血浆ox-LDL水平[(235.2±46.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患者恢复期的ox-LDL水平与急性期的ox-LDL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浆ox-LDL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4和0.738,P <0.01).结论 血浆ox-LDL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减少ox-LDL的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许贵刚;朱在卿;刘洋;郭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在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的关系,以评价TEG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60例,其中慢性肾炎患者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TEG检测.结果 (1)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各指标在慢性肾炎组和肾病综合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国际标准化比率(1.01±0.10)和(1.01±0.11),P >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3±2.6)s和(28.8±5.5)s,P >0.05;凝血酶原时间(12.8±1.0)s和(12.9±1.3)s,P >0.05;血小板 (179.4±21.2)×109/L和(170.5±32.8)×109/L,P >0.05;血红蛋白 (126.6±23.7)g/L和(128.8±26.8)g/L,P >0.05];(2)TEG显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R时间、K时间均较慢性肾炎者显著降低[R时间(5.43±0.56)s和(6.18±0.61]s,P <0.05;K时间(1.42±0.36)s和(2.08±0.32)s,P <0.05],Angle及Cl升高[Angle (68.33±4.38)°和(59.30±2.77)°,P <0.05;Cl值(1.35±1.03)和(-0.78±0.60),P <0.05],血栓大弹力度、估计的溶解百分数、LY30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其他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比较,TEG是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一个更为敏感的指标.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与纤维蛋白升高有关,而受血小板的影响较小,这对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汤晓静;郁胜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287例,分析急性期糖代谢异常在年龄、卒中类型、既往病史等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年龄≥65岁、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分、高脂血症、体质指数≥30 kg/m2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分别高于男性、年龄<65岁、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7分、无高脂血症、体质指数<30 kg/m2的脑卒中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脂血症、体质指数是脑卒中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脂血症和体质指数是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詹红艳;徐应军;马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五年高血压患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高血压患病率五年变化趋势,为对这类特殊人群做好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地区1 226名女性出租车驾驶员进行连续五年(2006-2010年)的健康体检和人口学调查,比较五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高血压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P <0.05);不同年龄组间高血压病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每增10岁平均增长速度为227.38%.不同年龄组女性出租车驾驶员的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缺乏锻炼是影响驾驶员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武汉地区女性出租车驾驶员高血压患病率为18.27%,2006-2010年高血压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增龄效应,应大力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强调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同时,应当引导其循序渐进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建萍;徐沙;陈虹颖;刘恒友;柴婷婷;邓晓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特征

    目的 研究脑灰质异位症(gray matter heterotopia,GMH)伴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我院临床确诊的14例GMH伴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14例患者中部分性发作9例,其中继发全面性发作6例;全面性发作5例.3例智力低下.脑电图结果显示重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8例,轻度异常5例.CT和(或)MRI显示:室管膜下GMH(subependymal GMH,SEH)4例,皮质下GMH(subcortical GMH,SCH)7例,带状GMH(band GMH,BH)1例,混合型GMH 2例.结论 GMH患者的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多见.脑电图结果与影像学检查部位相符.

    作者:王加强;冯凯;王晓飞;唐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全血细胞减少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血液学表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有相似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鉴别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病因不同而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及特异的骨髓像表现.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是造血系统的疾病,但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本文重点介绍了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步骤及首诊时的处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避免延误治疗.

    作者:刘文;吴侠;李峰敏;郭媛媛;宋辉;董平;于艺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 8例SAA患者接受allo-HSCT,其中1例接受亲缘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allo-HSCT,4例接受单倍体相合allo-HSCT,3例接受非血缘全相合allo-HSCT.预处理方案:非亲缘及亲缘全相合移植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单倍体相合移植采用FLU+CTX+马利兰(BU)+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亲缘全相合移植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方法预防,环孢素A(CSA)+短程氨甲蝶呤(MTX),单倍体相合及非亲缘全相合除以上药物外,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和霉酚酸酯(MMF).结果 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10~17 d,中位时间为12.5 d;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9~25 d,中位时间为13.8 d,植入证据检测证明为完全供者造血.5例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血症,3例合并出血性膀胱炎,2例发生急性和慢性Ⅰ~Ⅲ度GVHD,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纯红再障.8例全部存活,存活时间为9~38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20个月.结论 亲缘、非亲缘全相合及单倍型相合的allo-HSCT均是治愈SAA的有效方法,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生存的机会.

    作者:朱玲;薛梅;王志东;闫洪敏;刘静;丁丽;王恒湘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