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付阿丹;鲁桂鸣;杨静;刘芹

关键词:糖尿病,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6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监测血糖、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测定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自我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护士对两种教育方法的认同感调查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健康教育路径也有更高的认同感.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布朗医生日记——别说了,大夫,我的胆固醇是多少?

    令我不解的是无论我怎么做、怎么说,病人就是不注意体检结果而只关心他们的胆固醇是多少.比如,我有位52岁、体重350 lb的病人来诊所取检查结果.我应先说明,10年来,能用电脑上好的方法向病人讲解体检结果使我备感欣慰.以图表的形式,使参加健康动向项目的病人可看到年度体检的编辑数据,包括与平均10年死亡风险相比,某些疾病要高的诱因是什么.

    作者:Sanford J.Brown;周淑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第二届全国高血压基层防治论坛内容摘登

    大会发言人陈燕燕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严晓伟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李小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高血压患者的血糖管理陈燕燕教授:在座的各位同道,上午好!今天我和大家讨论的内容是高血压患者的血糖管理.1 糖尿病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我国高血压及糖代谢异常的防治形势异常严峻.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以及201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中国糖尿病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到2个亿,糖尿病患病人数也已达9 240万,有1.4亿多人处于糖尿病的前期状态.

    作者:陈燕燕;严晓伟;李小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血清脂联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脂联素(APN)、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APN、SAA在冠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拟诊冠心病并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组的APN、SAA水平,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SA组的AP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CS组的APN水平又低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A组的SA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的SAA水平又高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者SAA水平高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者,而APN水平低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者.APN与SAA呈负相关(r=-0.256,P<0.05);SAA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38,P<0.05);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54,P<0.05).结论 APN是冠心病的一个保护性因子,APN可以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少ACS的发生.血清SAA水平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作者:牛新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民工子弟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模式研究

    目的 评价在民工子弟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分析干预后知识的消退规律,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小学4~6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各年级学生按班级进行整群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通过校园橱窗宣传画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上述干预方式外,还采取了三次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在每次健康教育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后,除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外,中年级和高年级干预组的各类知识和总知识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明显改善.结论 在学校通过校园橱窗、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对民工子弟开展健康教育并反复强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及周围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卫生保健意识.

    作者:田子颖;郭海健;李小宁;吴建茹;张学宁;张珍;高倩;王蓓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居民的身体活动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居民的身体活动情况,为改善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1月在上海市嘉定区4个社区随机抽取832名居民,面对面进行身体活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的社区居民的工作农业及家务性身体活动、休闲性身体活动、总静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状况的社区居民的休闲性身体活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总静态时间较长的人群集中在男性、15~39岁年龄段、文化程度为大专和本科及以上者以及职业为行政人员者(P<0.05).结论 男性、15~39岁年龄段、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以及行政职业人群是今后关注的重点人群.

    作者:陶敏亚;张一英;黄芳;彭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全科医生在全科医疗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二)

    相关名词解释: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菌药:抗生素+ 抗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比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但不包括消毒剂.抗微生物药:抗菌药+抗病毒药.

    作者:汤泰秦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展望

    目的 了解北京市新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 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常规数据监测网络平台,采用自填式问卷普查的方法,收集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西城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1 694人,预防保健人员279人,社区医生864人,社区护士545人,医护比为1.59:1.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56.19%;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占74.14%;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85.66%.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但人员素质尚待提高,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完善结构,并落实相关政策.

    作者:李宁燕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350例不同病程的T2DM患者,检查其ABI、CIMT,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2 hINS)、尿清蛋白水平及眼底情况,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根据ABI将患者分为3组和7组,探讨T2DM患者ABI与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ABI和CIMT呈负相关(r=-0.264,P<0.01).以ABI为应变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清蛋白、FPG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 T2DM患者ABI和CIMT有相关性,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指标,ABI<1.11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明显增高,ABI作为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指标时其切入值或应提高;尿清蛋白、LDL-C、FPG是T2DM患者ABI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王庆开;张丽敏;翁雪燕;陈菊;陈绵雄;郑地明;蒙绪标;邓洪;陈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北京市部分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找出这部分人群亚健康状态的高危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城市(北京)人口亚健康状态综合评价、诊断与分型的研究>亚健康调查问卷,对北京市西城区不同行业的职业人群1 000人进行亚健康症状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调查人群间亚健康总分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中女性亚健康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组的亚健康总分高,为(52.78±1.28)分;教育工作人员以及医疗工作者的亚健康总分在不同职业中高,为(53.70±0.84)分.经逐步法筛选自变量,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为工作竞争、接受超出能力的工作;保护性因素为参加体育锻炼、有谈心的朋友、白天停顿休息放松.结论 亚健康状态的高危人群为40岁以上,且女性更容易出现,工作、社会环境因素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应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调整其工作、生活、行为方式,预防亚健康状态并阻止其向疾病转化.

    作者:董晶;路甲鹏;闫宇翔;刘佑琴;王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社区首诊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2007年以来,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社区首诊比例不断提高,2010年社区首诊比例达到67.08%.本研究对观澜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社区首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为全国类似地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黄俊芳;王庆川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社会支持对赴川救灾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赴川救灾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对160名赴川救灾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性别的医护人员在主观支持(t=2.685,P<0.01)、社会支持总分(t=2.602,P<0.01)、替代性创伤总分(t=-2.380,P<0.01)、情绪反应(t=-2.660,P<0.01)和行为反应(t=-2.310,P<0.01)因子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赴受灾程度不同地区的医护人员在客观支持(F=4.179,P<0.01)和生活信念(F=6.349,P<0.001)因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年龄阶段的医护人员在认知反应因子(F=8.809,P<0.001)和主观支持(F=4.659,P<0.01)及社会支持总分(F=4.629,P<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与替代性创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19,P<0.05);(5) 回归分析中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对替代性创伤有预测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和替代性创伤存在性别及年龄的差异,且受地区灾情程度的影响;医护人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所受的替代性创伤越小.

    作者:李丽娜;张郢;宴丽娟;郭鑫;张姗姗;苑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

    目的 以河北省调研数据为基础,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和评价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卫生部门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象限图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981分,满意度水平偏低.结论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医疗设备落后、医疗收费不合理、医疗技术水平低、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方面亟待完善和改进.

    作者:桂莉;王兴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以江苏省某县级市为例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江苏省某县级市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居民对药品价格及基本药物制度了解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典型调查和偶遇抽样相结合方法,对江苏省某县级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问卷中,22.90%的居民认为药价还是升高的,39.66%的居民认为药价高的地方是医院;过半居民(54.16%)表示对基本药物制度并不了解,仍有20.45%的居民认为基本药物价格仍偏高.结论 应从对居民的宣传教育、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配套措施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作者:范博园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一家基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现患率及识别率.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自评量表、国际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等工具对基层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基层综合医院抑郁症的现患率为18.0%,识别率为20.8%.结论基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识别率仍有待提高.

    作者:黄非荣;王化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6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监测血糖、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测定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自我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护士对两种教育方法的认同感调查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健康教育路径也有更高的认同感.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付阿丹;鲁桂鸣;杨静;刘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全科医生处方集——止泻剂与止吐剂

    1 止泻剂(Antidiarrheals)1.1 碱式水杨酸铋(bismuth subsalicylate,艾悉、佩普) 2片或30 ml(262 mg/15 ml)PO每30 min~1 h 1次,大量8剂/d.儿童:6~9岁:10 ml(262 mg/15 ml)或2/3片;3~6岁:5 ml(262 mg/15 ml)或1/3片.由于水杨酸盐组分,儿童存在Reye综合征风险.

    作者:方玉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实践教学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针对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科学、系统地构建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技能为一体的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实践指导体系.在实践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更新实验教学理念,以农村社区需要为出发点,规范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的 、内容与方法,建立实践基地管理与考核制度,并在实践教学平台上着重学生全科医学社区综合卫生服务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意识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郭化山;徐江荣;徐韻杏;方义湖;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澳大利亚John Murtagh全科病案研究(四十)——一位旅行者得了荨麻疹

    译者按:全科医学服务的对象既包括常年生活在社区里的常住居民,也会有从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来的流动人群.国内和国际的人群流动不仅仅有自身特定的健康需要和需求,也会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问题带到我们的社区里来,给本地的居民健康带来新的问题.Murtagh教授在这个案例中,和我们讨论了因为人口移动带来的健康问题,提示我们在诊病过程中要关注病人的旅行史,从而判断是否是由于旅行所携带的病原体给病人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

    作者:John Murtagh;杨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2型糖尿病的共病及其社区干预的意义——快乐生活俱乐部TM注项目报告(八)

    背景快乐生活俱乐部TM慢性病管理项目的 目的,是通过帮助患者改变行为生活方式,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利用医疗服务,改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共病现象增加了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成本,对共病的管理将有利于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本文的目的 是通过快乐生活俱乐部TM试点的数据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的共病及其对社区干预计划和实施的意义.方法 在试点社区招募100名5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成干预组和对照组.10名经过澳大利亚健康心理学培训的社区医生和护士,对干预组患者提供以动机谈话为主的健康教练服务.研究者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和临床检查监测,掌握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共病状况.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心血管疾病,37%的糖尿病患者患骨关节疾病.凯斯勒心理忧郁量表筛查结果,32%的患者评分大于22.48%的糖尿病患者患1种共病,31%的患者患2种共病,7%的患者患3种共病.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收缩压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病,其次为骨关节病.糖尿病患者心理忧郁的可能性较高.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行为危险因素.对膳食和身体锻炼的行为干预,将有利于对慢性病的综合管理,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

    作者:Colette Browning;Shane Thomas;杨辉;Anna Chapman;Sean Cowlishaw;李志新;张拓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健康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只进行1次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56.25%),显效9例(28.12%),有效3例(9.38%),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8例(25.00%),显效12例(37.50%),有效5例(15.62%),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2%.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和Ig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血清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和IgE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疗法通过提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纠正患者Thl、Th2淋巴细胞的平衡失调;降低IgE水平,达到减少细胞递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的目的,从而实现对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坚将;刘辉;陈狄;李晶;王超;金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