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邢世江;李晓菊;梁惠芳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卡铂, 化疗
摘要: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联合卡铂(CB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38例,其中腺癌24例,鳞癌11例,肺泡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初治34例,复治4例;Ⅲ期12例(Ⅲ a期2例,Ⅲb期10例),Ⅳ期26例.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滴;卡铂AUC=6,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1例,进展(PD)10例,总有效率为44.7%.中位进展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年生存率53.6%.Ⅲ~Ⅳ度血小板下降36.8%,为主要血液性毒性.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肾毒性及胃肠道等毒性反应较少,血液性毒性可以耐受,患者对治疗有较好的依存性,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且方便门诊应用.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和CEA进行检测.结果3种肿瘤标志物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以CA19-9好,分别为82.0%和79.8%,联合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其敏感性,敏感性可达89.0%.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彭莉;李春岚;朱传金;王更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汽化电切加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复发(附56例报告)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膀胱肿瘤术后行肿瘤周围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吡柔比星(THP)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膀胱肿瘤,经尿道汽化电切肿瘤术后行肿瘤周围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TH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5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3年10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5.88%(3/51),2年复发率11.76%(6/51),3年复发率19.61%(8/51).结论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行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THP,方法简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作者:刘彦军;赵高贤;张卫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痰热清治疗30例胸部肿瘤放疗损伤的观察

    胸部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等,治疗上首选手术,其次是放疗.但部分患者因年龄过大及经济条件、严重心肺疾病,不能手术,还有些患者惧怕手术,所以放疗是适合多数胸部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杨军生;张强;郭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半数,在我国的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首位,全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15万,我国胃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较高的地区.

    作者:陈云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氧化二砷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作用于细胞EC9706,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DNA梯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三氧化二砷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琼脂糖电泳呈现凋亡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株EC9706存在明显的G0/G1期阻滞.结论As2O3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生长作用,其机理是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

    作者:栗敏;马洪宇;赵培荣;樊青霞;王留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64例大肠癌结肠镜资料分析

    目的对564例大肠癌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564例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就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915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者中,共发现大肠癌患者564例,检出率为6.16%.男女比例为1.4:1;≥50岁为高发年龄(占70.39%);直肠病变占多数,乙状结肠其次,分别为52.01%和15.24%,右半结肠癌占25.91%;腺癌仍为大肠癌常见的病理类型(94.25%),鳞癌及腺鳞癌各有1例和2例,腺瘤性息肉癌变48例,占8.36%.结论≥50岁为大肠癌高发年龄,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大肠癌的高发部位,全结肠镜检查是筛查和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袁媛;李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持续胃肠减压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胃肠减压在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进行手术治疗,在同一吻合术式下,观察分析术后不同持续胃肠减压时间的两组病例,观察胃肠减压情况、吻合口瘘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等.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986年1月至1991年1月,吻合口瘘发生率3.86%,治愈率62.5%;1991年1月至2004年1月,吻合口瘘发生率0.36%,治愈率100%.结论适当延长持续胃肠减压时间,可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吻合口瘘治愈率,并可减少术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胸胃症状等.

    作者:王相臣;刘建华;郑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格拉司琼动脉注射预防动脉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动脉注射预防肿瘤动脉导管介入栓塞化疗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病例.观察组133例:动脉插管成功后注入格拉司琼3 mg及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88例:动脉注入胃复安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分别观察第1、2、3天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前后进行KPS评分.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2天、第3天有效率分别为:86.5%、85.7%、95.5%;对照组分别为:55.7%、42.1%、84.1%,两组KP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23.3%、47.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相差均有显著性.观察组不良反应以便秘为主,无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4.8%.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动脉注射预防恶性肿瘤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

    作者:凌华晃;蔡茂德;黄锡梅;吴祥成;苏炳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32例B超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1%和84.4%.11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仅有1例与石蜡切片检查结果不符.30例手术治疗,26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结论影像学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方法,CT较B超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更准确.手术治疗应强调保留肾单位,保护肾功能.

    作者:孟庆山;蔡万军;孔长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脑胶质瘤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及75例脑胶质瘤标本中survivin、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正常对照组和胶质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和45.3%,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33.3%、74.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p53在正常脑组织和人脑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41.3%,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p53的阳性表达率0%、41.7%、67.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75例胶质瘤组织中survivin与p53共阳性23例,共阴性33例,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38,P<0.01).结论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而升高;2)突变型p53蛋白的活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p53基因的突变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3)p53的突变与survivin的激活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马林;徐国本;宋来君;张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清NSE TSGF CA125 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NSE,CYFRA21-1,CA125,和TSGF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技术,测定74例肺癌患者、4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体检正常者血清NSE、CYFRA21-1、CA125、TSGF的水平.结果肺癌组的4种标志物NSE、CYFRA21-1、CA125、TSGF的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及正常对照组(P<0.01).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分别以NSE、CYFRA21-1、CA125、TSGF升幅较为明显.NSE、CYFRA21-1、CA125、TSGF的灵敏度分别为47.3%、54.0%、59.46%、55.4%,但4种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89%,明显优于1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单项测定.结论血清NSE、CYFRA21-1、CA125、TSGF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特异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小红;王静;王红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治疗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恶性肿瘤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40例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综合保肝治疗,治疗组在综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天.结果治疗组对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复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对化疗相关的肝功能损害疗效确切.

    作者:仲爱生;沈波;包建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的侧方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04年8月间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加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52例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9.62%(5/52).有侧方淋巴结转移者多为浸润型和溃疡型,肿瘤较大占1/2肠周以上(直径>4 cm),肿瘤浸润全层并有局部外侵,分化差的低分化及黏液腺癌及年龄<50岁.结论应有选择性地对溃疡型或浸润型、肿瘤较大及分化差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宰守峰;王简;郭明;谢振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紫杉醇加顺铂结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方案结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放组23例,鼻咽及颈部病灶:DT60~70Gy/6~7周,颈部预防量:DT50Gy/5周.化放组25例,用紫杉醇50mg/m2静脉点滴d1,8,15,顺铂75mg/m2静滴d2~4,3~4周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放疗与化疗同期进行,放疗方法同单放组.结果化放组25例,CR 7例,PR 9例,总有效率(CR+PR)64.0%;单放组23例CR 4例,PR 5例,总有效率39.1%.1年和3年生存率化放组88.0%和76.0%;单放组为65.2%和60.9%.化放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结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松定;宫福花;石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肺功能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的围麻醉期处理

    目的探讨肺功能减退肺癌患者施行全肺切除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功能减退患者行全肺切除手术在围麻醉期的管理,行右全肺切除者10例,左全肺切除者13例.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围麻醉期死亡.结论全面衡量患者情况,积极治疗影响肺功能的疾患.术前进行必要的呼吸功能锻炼,术中适当的麻醉处理和术后全面监护、合理的机械通气,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围麻醉期.

    作者:蒋大明;顾连兵;黄凤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体外激活血卟啉治疗消化道肿瘤6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激活血卟啉、开展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选血卟啉衍生物(HPD)皮试阴性患者,采用体外激活HPD的方法开展光动力学治疗(PDT).结果累计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66例,总有效率66.7%,与传统瘤体内激活报道效果类似,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该疗法简单易于掌握,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疗效满意不失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手段.

    作者:崔迎春;王德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科治疗桥本病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桥本病临床经验.方法收集1998年6月至2004年8月手术治疗桥本病72例,对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术后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72例手术治疗桥本病,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诊断符合率36%(26/72),手术正确率66.7%(48/72),合并甲状腺癌3例,合并恶性淋巴瘤5例,术后出现甲低4例.结论桥本病误诊、误治率较高,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术中根据大体标本情况判定及快速冰冻病理切片诊断有较高的正确率,一般情况下的桥本病行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较为适宜,合并甲状腺癌者按甲状腺癌根治,合并恶性淋巴瘤者术后要补充放化疗.

    作者:蔺瑞银;邢云飞;邓震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卵巢上皮性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与预后.

    作者:霍延琴;金玉芹;丁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肝转移40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患者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CR+PR)37.5%,不良反应少,外周神经毒性可以耐受且可逆.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药物.

    作者:徐皖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TERT和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hTERT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和survivin在84例TCCB和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4例TCCB中hTERT、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0/84)、48.8%(41/84);hTERT表达的阳性率与TCCB的病理分期、分级无相关性;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与TCCB的病理分期、分级有相关性;hTERT与survivin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hTERT和survivin的表达均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survivin和hTERT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应文群;李巧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主管: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