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病因机与临床特点初探

闫彪;马丽娜

关键词:风病, 病因病机,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风病病因病机的形成与临床特点,便于临床诊断及辨证施治.结论 风病既为百病之长,又为百病之始,且善行而数变,其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恶风,自汗,发痒外,同时常呈多发性、多变动性、多游走不定性,医生只要掌握这些特点,对风病的诊断就会胸有成竹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妇女产后出血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妇女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产后妇女的安全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具体情况,查明出血原因,迅速采取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并加强感染预防.结果 58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临床上的合理护理,全部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 产后出血一定要提早预防,提早做到准备工作,以备发生出血时能够有调理的采取及时护理处理,完善的检测、急救、护理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健.

    作者:唐继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建立健全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教学秩序的稳定及医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临床带教队伍也亦成为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附属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附属医院的发展需要、临床教学的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临床带教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分析了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临床带教队伍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作者:韩旭;王大壮;张来根;徐民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针刀医学临床探微

    通过反复学习针刀医学理论,研修针刀医学专著,广泛涉猎与针刀相关的书籍,观摩针刀名家的临床治疗,我们学员在临床上也治好了不少病人,体会到了针刀治病的神妙.可是在针刀临床中很多时候仍是穷于应付,似乎同样的疾病,如此这般治疗,有些患者效果还不错,有些患者的症状却仍是没有什么改善.究竟是诊断不准?

    作者:柳百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乙肝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乙肝职业暴露的现状,掌握暴露的高危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某院发生的27名乙肝职业暴露者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过程处理进行登记分析,根据暴露者不同的乙肝抗体情况和暴露级别进行不同的预防性治疗并对其进行追踪、登记.结果 护士有16人(含3名护生)暴露,暴露率占59.26%,医生有11人(含1名实习人员)暴露,暴露率占40.74%.在暴露中,锐器伤有23名,占85.19%,血液体液接触有4名,占14.81%.追踪无1例感染乙肝的医务人员.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原因管理者应该做好预防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乙肝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宫海燕;乐东梅;袁田;徐丽;张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对中医护理培训方案对中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的效果做相关的分析.方法 主要针对本院的20名护士根据相关的中医护理培训方案进行相关的中医院护理培训,然后随机抽取本院没有进行培训的10名(33.3%)护士和经过培训的20名(66.7%)护士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将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实验组,将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列为对照组.结果 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以后,实验组的考核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结论 在中医院中,对护士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方面的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快速提高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

    作者:方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6例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Bobath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灸、推拿、中药外用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36例,显效30例(83.36%);有效6例(16.7%).总效率为100%.结论 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应早期介入避免本综合征发生.临床实践表明采用运动、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综合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芬;白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奇正消痛贴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奇正消痛贴膏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奇正消痛贴配合电针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电针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治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奇正消痛贴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单纯电针疗效显著.

    作者:王国书;李昌生;赖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活血化瘀方治疗卵巢囊肿78例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卵巢囊肿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大黄蛰虫丸治疗,治疗组给予我院自拟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比较2组治疗前、后卵巢囊肿直径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7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治疗卵巢囊肿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之效,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致面神经麻痹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72例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 经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周至6个月时间内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 颅脑损伤后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病后予及时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作者:薛光锐;石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治疗胸部创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胸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和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伤后排痰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好于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其中伤后排痰治愈率提高69%,伤后排痰好转率提高24%,伤后排痰无效率降低7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68%.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治疗胸部创伤患者伤后排痰有良好效果,对减少并发症有一定效果.加强病人的肺部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韦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辨证准确度的思考

    辨证,是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辨证思维.这个思维的过程是在人体整体观点、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变动观点等理论指导下,把四诊所得的资料,在八纲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分析与综合,抓住疾病的本质,然后判断出其证候名称以及疾病名称,为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1].中医辨证灵活性很大,辨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大多数刚迈进中医之门的莘莘学子都已经形成了现代思维模式(从微观方面揭示人体科学的本质特征),他们的这种定势思维与中医主观推测分析的思维(从系统的、宏观的方面来把握生命科学的典型特征)是截然不同的.这些原因都使得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辨证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寻求出如何提高中医学学生辨证的准确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罗广波;林彬;吴跃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1个月及6个月分别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检测血液流变学,2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2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大部分指标的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增强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缺血症状及心衰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姜晓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全麻患者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讨论全麻患者在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431例全麻患者在恢复室内苏醒过程中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431例全麻患者在恢复室内各种指标平稳、安全.并发症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完全清醒后肌张力恢复,保护性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呼吸道通畅,患者意识恢复满意,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结论 全麻患者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应严密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苏醒期.

    作者:熊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柴胡芍药汤治疗湿热腰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以柴胡芍药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湿热腰痛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今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湿热腰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以中药柴胡芍药汤为主药并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的辨证结果进行加减治疗.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7d、14d后的腰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综合以上指标评定柴胡芍药汤加减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7d、14d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痛消失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经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后得出,P<0.05,表明2组间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芍药汤辨证加减治疗湿热腰痛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显军;王君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医诊断学考试辅导

    第一单元绪论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特别是四诊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精华部分,考试所占比例很大.要背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要熟记临床意义.结合试题复习内容,容易掌握.

    作者:杨敏;张京华;孙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脾化瘀汤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44例

    目的 对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4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症状好转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西药组.结论 应用健脾化瘀汤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跃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约占60%.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患者经常处于昏迷或瘫痪状态,如果救护不当,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采用妥当的救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为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富云;赵计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对我院85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的85例异位妊娠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确诊81例,诊断符合率为95.3%,误诊4例,占4.7%.结论 超声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蔡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择期小切口单纯胆囊切除术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25~69岁;体重48~75kg.无合并症.20例随机分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每组20例.术前常规用阿托品0.5mg肌注.

    作者:罗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辨治脑梗死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勤于临床,精于辨证,医术精湛,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得心应手,屡起沉疴.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张老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张老学术经验和诊治思想,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