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外家庭医学杂志近期目录摘登--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2005,VOL.3,NO.4)

关键词:家庭, 医学杂志
摘要: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口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136例临床观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肢体、胸腹壁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我院于近两年采用辩证分型中药口服治疗该病13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抗血栓药--华法林钠的进展与合理应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分为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 Drugs)、抗血小板药(Antithrombotics Drugs)、溶栓药或称纤维蛋白溶解药(Thrombolytics,Fibrinolytic Agents)3大类别.近年来,具有高抗栓活性和低出血副作用的新一代抗凝血药--低分子肝素的出现使临床医师在防治血栓性疾病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护士在提高药物疗效中的作用

    护士不仅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在维护患者利益,纠正医师或药师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妥或者错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居重要地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英国发布帕金森病诊断与管理指南

    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国家慢性疾病协作中心(NCC-CC)发布的这份指南提出了有关帕金森病(PD)的好临床建议,它是根据好证据和专家意见编写的,它使患者参与到治疗的选择和决策中来.这份指南从与看护人员的交流、PD的诊断、神经保护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针对非运动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其他种类的干预治疗和姑息护理等方面,从临床背景、研究方法、证据阐述、健康利益、推荐证据和建议等多个角度做了系统阐述.作者还根据临床证据的水平在建议后面列出了推荐的等级[A、B、C、D四级,良好实践点(GPP)和诊断性研究(DS)].本文将着重介绍指南中所有56项推荐内容,分别以R1~R56表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21.05)岁;每天12∶00~15∶00和21∶00~24∶00为到院高峰时间;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前6位疾病为颅脑损伤、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胸部心血管创伤;入院率为59.75%.结论 (1)新形势下急诊医学专业,特别是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要以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根据疾病谱确立急诊学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2)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急诊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要重视男性的安全防范教育;(3)要根据患者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与院内急救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鼻塞、头痛、咳嗽伴发热(韦格纳肉芽肿)

    患者,女,40岁,公务员.主因鼻塞、头痛3个月,症状加重伴发热20 d入院.患者4个月前行拔牙术后出现发热3 d,应用消炎药物治疗后好转.1个月后,自感鼻塞、头痛,即在当地医院做CT检查示:鼻窦炎.予抗生素、对症等治疗后症状好转.3个月前患者出现小腿静脉突出皮肤形成肿块,并感疼痛,诊断为结节性静脉炎,经碘化钾等治疗后好转.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脑卒中康复五例报告

    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02年起,在西城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和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专家指导下开展了脑卒中社区康复工作的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急性脑卒中的颅压调控

    脑卒中患者第1周内死亡通常由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引起,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减轻脑水肿对于阻止疾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 急性脑卒中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的心脏结构特点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陈-施呼吸(CSR)﹞患者的心脏结构.方法应用睡眠初筛仪(瑞典博雅SC20)对住院的5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按呼吸紊乱指数(AHI)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AHI<15者为不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对照组),AHI≥15者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实验组);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白天动脉血气分析;每位患者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及其他相关数值.结果睡眠中两组患者的低血氧饱和度、夜间氧减饱和度指数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白天清醒时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aO2、PaCO2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1)CHF患者合并CSR显示左房内径及肺动脉内径明显增大;(2)CHF患者合并CSR可引起和加重夜间低氧血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尿RBP、β2-MG、NAG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量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管功能与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和激素治疗8周后尿RBP、β2-MG和NAG含量,根据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完全效应、部分效应和无效应3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RBP、NAG、β2-MG和蛋白质含量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RBP、β2-MG、NAG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部分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NA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和NAG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RBP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的敏感度,且效果优于β2-MG和NAG.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1例漏、误诊临床分析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早期漏诊率较高,我们自1999~2003年共收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早期漏诊患者3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

    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颁布的建议指南(见图1~8)和术语解释见表1.表1 2001年通过使用术语指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2005年全国全科医学函授培训试题(二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暴力性伤害与坠落伤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

    目的研究暴力性伤害(Violence Injury)与坠落伤(Fall Injury)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差异.方法对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收治的103例暴力性伤害和87例坠落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暴力性伤害与坠落伤均以男性为主,以36~45岁人群分布多,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救治结果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但救治去向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暴力性伤害和坠落伤患者的救治去向中随诊病人仅占24.3%、24.1%.结论应针对青年男性加强暴力性伤害和坠落伤的生命安全教育,制定防治策略,提高急救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益气活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5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组),并与应用维生素治疗的50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有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不射精症中的应用

    不射精症是较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之一,也是不育的原因之一.多采用西医或中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少[1],尤其是麻黄素、化学假体、穴位注射结合的方法报道更少.1995年以来,我们对收治的82例不射精症患者采用了上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局麻药的脊髓神经毒性

    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发生马尾综合征等神经毒性的报道逐渐增多,局麻药对脊髓神经的毒性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局麻药脊髓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损伤部位、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儿童癔症误诊16例临床分析

    儿童癔症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如不引起重视,易致误诊误治.1999~2005年我们收治了16例误诊误治患者.其中院外误诊13例,本院就诊误诊3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介入神经血管内治疗学的现状和发展

    1 概述介入神经血管内治疗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在X线监测下,利用经血管内操作技术,在先进计算机数字剪影(DSA)系统的引导下,借助导引器械(导管、导丝)将药物或其他特殊材料递送到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喉以及脊柱和脊髓因血管异常原因造成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进行诊断与治疗,以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循证医学的教和学

    学完本章后读者应具备的能力:(1)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环境下教和学的策略.(2)制定一个证实循证家庭医疗和综合医疗的教和学方案.评价选择有关家庭医疗和综合医疗的相关文献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确定信息是否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我们如何能有效地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同事、住院医师和医学生?这是每个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就介绍几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