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射精症是较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之一,也是不育的原因之一.多采用西医或中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少[1],尤其是麻黄素、化学假体、穴位注射结合的方法报道更少.1995年以来,我们对收治的82例不射精症患者采用了上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学完本章后读者应具备的能力:(1)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环境下教和学的策略.(2)制定一个证实循证家庭医疗和综合医疗的教和学方案.评价选择有关家庭医疗和综合医疗的相关文献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确定信息是否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我们如何能有效地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同事、住院医师和医学生?这是每个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就介绍几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细胞外基质处于不断代谢更新、降解重构的动态平衡中.然而病理性重构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血管再狭窄,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参与血管重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者,女,40岁,公务员.主因鼻塞、头痛3个月,症状加重伴发热20 d入院.患者4个月前行拔牙术后出现发热3 d,应用消炎药物治疗后好转.1个月后,自感鼻塞、头痛,即在当地医院做CT检查示:鼻窦炎.予抗生素、对症等治疗后症状好转.3个月前患者出现小腿静脉突出皮肤形成肿块,并感疼痛,诊断为结节性静脉炎,经碘化钾等治疗后好转.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是持续性哮喘患儿的首选治疗药物,能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分为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 Drugs)、抗血小板药(Antithrombotics Drugs)、溶栓药或称纤维蛋白溶解药(Thrombolytics,Fibrinolytic Agents)3大类别.近年来,具有高抗栓活性和低出血副作用的新一代抗凝血药--低分子肝素的出现使临床医师在防治血栓性疾病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简写成脑出血-ICH)是指脑内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到脑实质,它有别于原发性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严格讲后两者不属于ICH范畴.在发达国家ICH占全部脑卒中的5%~10%,我国ICH所占的比例高于此数字,占15%~30%,有的地方可能更高.ICH的致残致死率极高,在30 d内的病死率为30%~52%,多因24 h内血肿扩大、严重脑水肿以及形成脑疝所致.幸存者以后每年有8%死于心肌梗死、猝死、颅外其他部位出血和肺炎等,多与首次ICH的合并症有关,只有1/3左右的病人到半年时生活才能够自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研究证实脂联素具有胰岛素增敏及抗炎作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机制包括:脂联素可增加骨骼肌脂肪酸氧化及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另外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有关.脂联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有关.因此对脂联素的研究有助于为糖尿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发生马尾综合征等神经毒性的报道逐渐增多,局麻药对脊髓神经的毒性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局麻药脊髓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损伤部位、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APSGN患儿(观察组)入院和住院第15 d时血清IGF-Ⅱ与ADM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的血清IGF-Ⅱ、ADM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第15 d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血清IGF-Ⅱ含量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 ,而血清ADM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PSGN患儿存在着IGF-Ⅱ和ADM水平改变.ADM增高可能与APSGN急性期患儿因机体防御作用使血压升高有关;IGF-Ⅱ降低可能与APSGN患儿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其在APSGN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肢体、胸腹壁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我院于近两年采用辩证分型中药口服治疗该病13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量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管功能与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和激素治疗8周后尿RBP、β2-MG和NAG含量,根据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完全效应、部分效应和无效应3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RBP、NAG、β2-MG和蛋白质含量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RBP、β2-MG、NAG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部分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NA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和NAG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RBP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的敏感度,且效果优于β2-MG和NAG.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1 概述介入神经血管内治疗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在X线监测下,利用经血管内操作技术,在先进计算机数字剪影(DSA)系统的引导下,借助导引器械(导管、导丝)将药物或其他特殊材料递送到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喉以及脊柱和脊髓因血管异常原因造成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进行诊断与治疗,以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脑卒中患者第1周内死亡通常由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引起,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减轻脑水肿对于阻止疾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 急性脑卒中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婴儿抚触术术是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育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育儿护理疗法,满足了心理、生理和社会等需求.婴儿抚触的概念近几年得到积极的推广,但要使这项技术真正社会化,必须从社区人群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长期开展这项工作.国内有关在社区婴儿家庭中开展婴儿抚触术的报道很少.我们通过有效的社区网络对婴儿及家庭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婴儿抚触术开展的相关因素,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行为干预,希望以此使抚触术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心电图是院前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手段.ACS的心电图改变能够恰如其分地提示患者的严重心肌缺血或从心肌缺血发展到损伤进而发生心肌坏死的全过程,因此缺血、损伤、坏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的3大特征,这种特征是ACS患者发病时心肌供血情况合理的解释,牢牢记住这3大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和发生机制,就能较好掌握ACS的心电图诊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1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4例鼻咽部巨大血管纤维瘤患者,术前均采取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治疗,3~6 d再行手术治疗,期间予以如下护理:(1)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向患者讲解行DSA栓塞术的必要性;(3)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摘除肿瘤组织,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均顺利出院.经手术后随访,其中1例复发,未进行继续治疗,余3例均无复发,恢复良好.结论精心细致、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