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球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哮喘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混悬剂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循证医学证据, 显示, 哮喘患儿, 布地奈德,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混悬剂, 安全性, 治疗药物, 气道炎症, 控制, 急性发作, 住院率, 肺功能, 症状
摘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是持续性哮喘患儿的首选治疗药物,能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简写成脑出血-ICH)是指脑内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到脑实质,它有别于原发性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严格讲后两者不属于ICH范畴.在发达国家ICH占全部脑卒中的5%~10%,我国ICH所占的比例高于此数字,占15%~30%,有的地方可能更高.ICH的致残致死率极高,在30 d内的病死率为30%~52%,多因24 h内血肿扩大、严重脑水肿以及形成脑疝所致.幸存者以后每年有8%死于心肌梗死、猝死、颅外其他部位出血和肺炎等,多与首次ICH的合并症有关,只有1/3左右的病人到半年时生活才能够自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不射精症中的应用

    不射精症是较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之一,也是不育的原因之一.多采用西医或中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少[1],尤其是麻黄素、化学假体、穴位注射结合的方法报道更少.1995年以来,我们对收治的82例不射精症患者采用了上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循证医学的教和学

    学完本章后读者应具备的能力:(1)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环境下教和学的策略.(2)制定一个证实循证家庭医疗和综合医疗的教和学方案.评价选择有关家庭医疗和综合医疗的相关文献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确定信息是否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我们如何能有效地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同事、住院医师和医学生?这是每个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就介绍几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急性脑卒中的颅压调控

    脑卒中患者第1周内死亡通常由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引起,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减轻脑水肿对于阻止疾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 急性脑卒中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护士在提高药物疗效中的作用

    护士不仅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在维护患者利益,纠正医师或药师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妥或者错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居重要地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氧磷酯酶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DM)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PON1活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老年人血清PON1活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患者与老年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ON1活性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中均显著降低,提示PON1 活性的降低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尿RBP、β2-MG、NAG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量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管功能与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和激素治疗8周后尿RBP、β2-MG和NAG含量,根据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完全效应、部分效应和无效应3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RBP、NAG、β2-MG和蛋白质含量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RBP、β2-MG、NAG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部分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NA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和NAG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RBP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的敏感度,且效果优于β2-MG和NAG.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特应性皮炎因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恰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疗效.1 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血磷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磷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磷钼酸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磷的含量,分析40例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磷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脓毒症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入组当天血磷含量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1),而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死亡组患者的血磷随病情恶化呈持续下降趋势(r=-0.958,P<0.01).结论检测血磷含量对于尽早发现脓毒症、判断其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21.05)岁;每天12∶00~15∶00和21∶00~24∶00为到院高峰时间;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前6位疾病为颅脑损伤、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胸部心血管创伤;入院率为59.75%.结论 (1)新形势下急诊医学专业,特别是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要以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根据疾病谱确立急诊学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2)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急诊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要重视男性的安全防范教育;(3)要根据患者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与院内急救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神经保护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地位

    近30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发生脑卒中事件200万,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20万,是发达国家死亡人数的总和.每年我国为缺血性脑卒中支付的医疗费用超过100亿人民币.2002年统计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脑血管病均位居第二.预计到2020年,脑血管病将占世界疾病负担的49%.为此,各国政府对此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将是不堪重负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肾上腺髓质素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APSGN患儿(观察组)入院和住院第15 d时血清IGF-Ⅱ与ADM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的血清IGF-Ⅱ、ADM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第15 d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血清IGF-Ⅱ含量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 ,而血清ADM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PSGN患儿存在着IGF-Ⅱ和ADM水平改变.ADM增高可能与APSGN急性期患儿因机体防御作用使血压升高有关;IGF-Ⅱ降低可能与APSGN患儿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其在APSGN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多年来,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存在着分歧,本文在阅读近年来文献的基础上,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包括流行病学、内固定的发展历程、手术适应证、术中的注意事项、手术后处理、内固定手术的预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及预防等.只要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当中注意严格遵守内固定的原则,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有效的办法.了解这一高发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早转往专科医院,从而大程度地减少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的浪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益气活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5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组),并与应用维生素治疗的50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有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抗血栓药--华法林钠的进展与合理应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分为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 Drugs)、抗血小板药(Antithrombotics Drugs)、溶栓药或称纤维蛋白溶解药(Thrombolytics,Fibrinolytic Agents)3大类别.近年来,具有高抗栓活性和低出血副作用的新一代抗凝血药--低分子肝素的出现使临床医师在防治血栓性疾病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在社区开展婴儿抚触术的思考

    婴儿抚触术术是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育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育儿护理疗法,满足了心理、生理和社会等需求.婴儿抚触的概念近几年得到积极的推广,但要使这项技术真正社会化,必须从社区人群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长期开展这项工作.国内有关在社区婴儿家庭中开展婴儿抚触术的报道很少.我们通过有效的社区网络对婴儿及家庭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婴儿抚触术开展的相关因素,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行为干预,希望以此使抚触术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炎症反应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研究证实脂联素具有胰岛素增敏及抗炎作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机制包括:脂联素可增加骨骼肌脂肪酸氧化及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另外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有关.脂联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有关.因此对脂联素的研究有助于为糖尿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2005年全国全科医学函授培训试题(二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请您收藏--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

    自2003年2月始,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与肿瘤病房整体化护理相结合,运用于化疗患者,使其愉快地接受化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