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

关键词:化学治疗, 舒适护理
摘要:自2003年2月始,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与肿瘤病房整体化护理相结合,运用于化疗患者,使其愉快地接受化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5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组),并与应用维生素治疗的50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有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氧磷酯酶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DM)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PON1活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老年人血清PON1活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患者与老年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ON1活性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中均显著降低,提示PON1 活性的降低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介入神经血管内治疗学的现状和发展

    1 概述介入神经血管内治疗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在X线监测下,利用经血管内操作技术,在先进计算机数字剪影(DSA)系统的引导下,借助导引器械(导管、导丝)将药物或其他特殊材料递送到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喉以及脊柱和脊髓因血管异常原因造成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进行诊断与治疗,以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不射精症中的应用

    不射精症是较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之一,也是不育的原因之一.多采用西医或中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少[1],尤其是麻黄素、化学假体、穴位注射结合的方法报道更少.1995年以来,我们对收治的82例不射精症患者采用了上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请您收藏--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脑卒中康复五例报告

    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02年起,在西城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和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专家指导下开展了脑卒中社区康复工作的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国外家庭医学杂志近期目录摘登--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2005,VOL.3,NO.4)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心血管基质重构

    细胞外基质处于不断代谢更新、降解重构的动态平衡中.然而病理性重构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血管再狭窄,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参与血管重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局麻药的脊髓神经毒性

    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发生马尾综合征等神经毒性的报道逐渐增多,局麻药对脊髓神经的毒性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局麻药脊髓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损伤部位、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抗血栓药--华法林钠的进展与合理应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血栓药主要分为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 Drugs)、抗血小板药(Antithrombotics Drugs)、溶栓药或称纤维蛋白溶解药(Thrombolytics,Fibrinolytic Agents)3大类别.近年来,具有高抗栓活性和低出血副作用的新一代抗凝血药--低分子肝素的出现使临床医师在防治血栓性疾病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英国发布帕金森病诊断与管理指南

    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国家慢性疾病协作中心(NCC-CC)发布的这份指南提出了有关帕金森病(PD)的好临床建议,它是根据好证据和专家意见编写的,它使患者参与到治疗的选择和决策中来.这份指南从与看护人员的交流、PD的诊断、神经保护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针对非运动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其他种类的干预治疗和姑息护理等方面,从临床背景、研究方法、证据阐述、健康利益、推荐证据和建议等多个角度做了系统阐述.作者还根据临床证据的水平在建议后面列出了推荐的等级[A、B、C、D四级,良好实践点(GPP)和诊断性研究(DS)].本文将着重介绍指南中所有56项推荐内容,分别以R1~R56表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炎症反应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研究证实脂联素具有胰岛素增敏及抗炎作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机制包括:脂联素可增加骨骼肌脂肪酸氧化及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另外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有关.脂联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有关.因此对脂联素的研究有助于为糖尿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护士在提高药物疗效中的作用

    护士不仅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在维护患者利益,纠正医师或药师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妥或者错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居重要地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尿RBP、β2-MG、NAG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量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管功能与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和激素治疗8周后尿RBP、β2-MG和NAG含量,根据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完全效应、部分效应和无效应3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RBP、NAG、β2-MG和蛋白质含量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RBP、β2-MG、NAG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部分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NA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和NAG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RBP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的敏感度,且效果优于β2-MG和NAG.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急性脑卒中的颅压调控

    脑卒中患者第1周内死亡通常由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引起,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减轻脑水肿对于阻止疾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 急性脑卒中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鼻塞、头痛、咳嗽伴发热(韦格纳肉芽肿)

    患者,女,40岁,公务员.主因鼻塞、头痛3个月,症状加重伴发热20 d入院.患者4个月前行拔牙术后出现发热3 d,应用消炎药物治疗后好转.1个月后,自感鼻塞、头痛,即在当地医院做CT检查示:鼻窦炎.予抗生素、对症等治疗后症状好转.3个月前患者出现小腿静脉突出皮肤形成肿块,并感疼痛,诊断为结节性静脉炎,经碘化钾等治疗后好转.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神经保护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地位

    近30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发生脑卒中事件200万,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20万,是发达国家死亡人数的总和.每年我国为缺血性脑卒中支付的医疗费用超过100亿人民币.2002年统计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脑血管病均位居第二.预计到2020年,脑血管病将占世界疾病负担的49%.为此,各国政府对此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将是不堪重负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

    自2003年2月始,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与肿瘤病房整体化护理相结合,运用于化疗患者,使其愉快地接受化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1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4例鼻咽部巨大血管纤维瘤患者,术前均采取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治疗,3~6 d再行手术治疗,期间予以如下护理:(1)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向患者讲解行DSA栓塞术的必要性;(3)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摘除肿瘤组织,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均顺利出院.经手术后随访,其中1例复发,未进行继续治疗,余3例均无复发,恢复良好.结论精心细致、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暴力性伤害与坠落伤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

    目的研究暴力性伤害(Violence Injury)与坠落伤(Fall Injury)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差异.方法对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收治的103例暴力性伤害和87例坠落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暴力性伤害与坠落伤均以男性为主,以36~45岁人群分布多,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救治结果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但救治去向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暴力性伤害和坠落伤患者的救治去向中随诊病人仅占24.3%、24.1%.结论应针对青年男性加强暴力性伤害和坠落伤的生命安全教育,制定防治策略,提高急救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