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峰
2011年10月,在“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介绍: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为7.18%,乙型肝炎的发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现在,病毒性肝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久治不愈却找不到原因!科学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致病机制并非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诱导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的肝细胞病理免疫损伤结果.正常免疫反应筑起了人体抵御外来侵扰的主要防线,主要由两类护卫军组成:细胞型护卫军——T淋巴细胞和体液型护卫军——抗体.
作者: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学术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疾病总是在以各种形式侵害着人们的健康,身体肿块危害也甚是可怕.九大“吓人”肿块有啥大病兆一定要知道!1.口腔里的肿块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病兆.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如饮料瓶、矿泉水瓶、塑料购物袋、塑料奶瓶等.然而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塑料制品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使有毒有害物质溶入食品,对人体带来危害.如双酚A,它是添加在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作的太空杯、餐具、水壶和婴儿奶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以让塑料产品变得无色透明、耐用、防摔,在加热时会溶到食物中.有报道称:双酚A不仅会导致心脏病,还会导致糖尿病和某些肝脏疾病,影响胎儿及儿童的大脑发育,甚至增加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又如去年台湾省的“塑化剂”风波,其“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主要用在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等软塑料里,以增强颜色和柔韧度,在高温及油脂环境下会释放出来.研究表明,塑化剂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因此,我们在选择家用塑料制品时,要学会辨识塑料,以达到健康使用塑料制品的目的.
作者: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的毒素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大家可以学习以下常见人体健康信号.小便:喝完啤酒就想上厕所的人,是肾脏健康的证明.喝完啤酒,20岁的人在15分钟内,30岁的人在20分钟内,40岁的人在30分钟以内上厕所,就是健康身体.总之,肾脏功能越强,上厕所时间也越早.小便时,尿力不足也是肾脏衰弱的证明.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我们躺着不动,我们体内的一切也在运动:血液在流动,呼吸时胸腔在扩大和收缩,消化道在消化食物、排泄废物,大脑在思索、感受、梦想.我们去上班、看电影、看朋友、买东西时也是在运动.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食品安全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广大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2011年,我国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双汇瘦肉精、雨润烤鸭问题肉、地沟油、牛肉膏、染色馒头、毒豆芽、波及多行业的“塑化剂”风波等,每次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牵扯着国人的神经,令人触目惊心,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着公众的化学知识,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日前,全球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新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受到“瘦肉精”和“塑化剂”等事件的冲击,中国的食品行业信任度很低.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作者:黄中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今年4月18日,卫生部在对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的复函中明确表示,从2012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此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乳制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产品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为原料的乳制品,应当按照相关食品标准执行.这则消息一经公布,让很多父母精神紧张了起来,也有不少人疑惑:被不少家长视为婴幼儿高档营养品的牛初乳,为何被禁止添加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是都说给宝宝吃牛初乳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发育吗?怎么突然就不让用了呢?
作者:董海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发病率高,目前治疗效果并不好,且并发症多,可导致多器官与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而且病程长,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糖尿病在中医上属于消渴,病因多为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病机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疡、泄泻、水肿、中风,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作者: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药物治疗给人类解除病痛,带来健康,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或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高达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选择或使用过程中应用不当所引起的.所以,服用药物时要牢记以下五点.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化妆品是一种日用化学工业用品,目前世界上约有7 000多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料,这些以原料和添加剂作为化妆品组分的化学物质,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其中不少对人体能产生一定的急、慢性危害,如可使人体过敏、刺激皮肤黏膜,甚至有些化学物质可使人生病,以致诱发癌症等.在化妆品中常见的化学毒物为汞、铅、砷、甲醇及雌激素等.而引起皮肤功能障碍的原料中危险的是香料,其次为色素和防腐杀菌剂,它们被称之为化妆品的“三害”,比例为香料占50.6%,色素占43.9%,防腐杀菌剂占4.9%.
作者:孙绍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身在职场,我们总会为许多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一点点的小事也会成为我们爆发的导火索,哪些是职场人的心理雷区呢?我们来细数这些职场上的心理雷区.心理雷区之一:过度紧张对象:没有太多经验的职场新人症状:考试、笔试等统统没有问题,一旦到了面试,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觉得紧张、失眠、大脑混乱,面试的时候,脑子常常是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好像突然舌头大了一圈,更有甚者会紧张到胃痛、心跳加速,面色潮红.
作者:张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比较苦,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孩子哭闹拒绝服用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去药,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好不要加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可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白可以祛寒,治风寒、感冒等.但是,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药性,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而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
作者:静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盐按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盐、工业用盐和其他用盐.1.食用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别结构区别:食用盐是较纯净的氯化钠;工业用盐中除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亚硝酸钠等.性质区别:食用盐性质较稳定,水溶液呈中性;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在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但能缓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外观区别:食用盐含碘,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显黄色或淡蓝色;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水分含量大,亚硝酸钠也可能微显淡黄色.
作者:何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问:我前些天检查出患有高血压病,请问一天中何时服药为佳?答: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存在着自发性波动.研究表明,8:00和15:00~17:00血压高.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到高峰,因此,7:00和14:00服降压药合适.当然,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起床后即服药,若中午不休息,则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夜间睡眠时,血压可大幅下降.患者若白天忘了服药,而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在睡前服用降压药,睡后血药浓度到达峰值,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会出现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诱发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药在患者早上还没有起床或刚起床的时候服用,效果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若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措施,如加大剂量、联合用药、换药等.
作者:徐双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日三餐,人们很难完全避免食品添加剂.比如方便面、饼干、茶饮料、酱油、鸡精等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了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才能吃到口感好、颜色好且更容易保存的食品.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目前不断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台湾食品塑化剂”、“皮鞋酸奶”等事件让人谈“剂”色变,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偏见”.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好的,而事实上上面提到的这些“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工业明胶”等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食用物质.长期以来,一些单位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用物质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使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误解.
作者:李宁;齐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由于化妆品导致的皮肤病急剧增加,已成为医学界、美容界及化妆品界的专家们研究的一大课题.身边的朋友也总是在抱怨:每次买化妆品都提心吊胆.目前,化妆品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香料、色素和防腐杀菌剂,这些含量不高的添加成分,大多数为有机化学合成产物,往往成为皮肤的致敏源,而且不会对肌肤有任何益处.
作者:张少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形有三,表、里、枢,合称三部.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部为病,则表部形成太阳病,厥阴病;里部形成阳明病,太阴病;枢部形成少阳病,少阴病,合称六病.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全球的每个角落都有爆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列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公共安全特征决定了食品药品安全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是中央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部署.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适应证适应证是指本药品所直接对应的疾病.处方药,在你购买药品时,必须事先经过医生诊断你自己患有什么疾病,依照处方买药.购买非处方药时,患者根据说明书指出的适应证,对照自己的症状选药,必要时请咨询药师.并以此确定您购买的药品是否对应自己的身体症状.
作者:郝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都需要营养素,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毒性研究历史较长,对机体健康作用也较清楚.不同人群,不同生命时期对营养素需要量则不完全一样.从各种营养素功能的发现历史来看,总体来说都是在机体出现营养素缺乏症后给以补充获得恢复,才能肯定其需要.所以过去制定营养素需要量都是以防治缺乏病为目的.1955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我国居民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以此为标准指导居民从膳食中提供足够的各种营养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患病率明显上升,研究表明,某些营养素与上述各种慢性病有关联,建议在膳食标准之外,补充某些营养素,可能对防治某些慢性病有益.
作者:陈孝曙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