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王小然;楚金亭;邢利娟;张华玲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压氧, 脑梗死, 老年,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护理中的意义.方法 在HBO治疗每个环节给予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多元化的护理关怀,营造安全、舒心的诊疗环境.结果 人文关怀的实施满足老年性脑梗病人患病后的需求,病人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 人文关怀在高压氧舱治疗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我院诊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扩容等常规治疗后,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温、血糖、NIHSS评分、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医源性原因、脑动脉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等因素,使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显著性相关因素为体温、血糖、NIHSS评分、脑动脉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头颅MRI影像学改变(P<0.05).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与体温、血糖、NIHSS评分、脑动脉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杨正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30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14例(46.7%),椎动脉5例(16.7%),小脑下后动脉5例(16.7%),小脑下前动脉4例(13.3%),多支血管2例(6.7%).临床疗效评价:治愈20例(66.7%),缓解8例(26.7%),无效2例(6.7%),无复发.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 a.随访期间8例缓解患者口服少量卡马西平可完全止痛,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神经功能保留等优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亢患者术后神经损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并发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护理的佳措施.方法 对我院从2008-03-2011-05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并发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严密护理.结果 经过对术后发生神经损伤12例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满意度达9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的比较多,主要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容易出现,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进行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张倩;高雅琪;鲍高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因其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介入治疗是有创性的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所以对冠心病人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脑卒中并低钠血症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并低钠血症分为低钠组和正常组,并对2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36例患者并发低钠血症52例,发生率15.5%.低钠血症的发生与卒中性质、病灶分布及脱水剂使用相关;低钠血症可使脑卒中症状加重、病情恶化.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病灶位于脑室及基底节区、大剂量脱水剂使用患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可作为病情判断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作者:孙顺成;王兰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10-01-2011-12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为2010-01-2011-12我科住院病人,男38例,女12例;年龄38~80岁,平均60岁;均有高血压史;经脑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其中左基底节区出血28例,右基底节区出血22例;出血量30~90 mL;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时间在发病后12~72 h.

    作者:慕海芹;邱茜茜;范波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多,使得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增加,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占全部脑卒中的21%~48%,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达30%~50%.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特点,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措施.为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我们对其预后因素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

    作者:田登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危重、禁食、留置胃管、口腔疾患,生活不能自理者和血液病的患者,目的是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注意特殊的口腔气味,如肝臭味、烂苹果气味等,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口腔护理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循证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和基础,更视病人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佳有效的护理[1].近年来,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我科的口腔护理中,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张利霞;李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9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经CT或MRI证实的9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及肥胖者患病率高,基底节部位多见.结论 预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合理控制体质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降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刘建梅;冯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TLR3在poly(I:C)-LMW预处理后缺糖缺氧诱导的原代皮质神经元的表达意义

    目的 观察TRL3激动剂poly(I:C)-LMW预处理对原代皮质神经元Toll样受体3(TLR3)表达的影响,探讨TLR3在缺糖缺氧诱导的原代皮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7 d的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细胞分别予以正常条件下培养(空白对照组);缺糖缺氧2 h,复糖复氧24 h(OGD组);TRL3激动剂预处理12 h(激动剂组);TRL3激动剂预处理12 h后缺糖缺氧2 h,复糖复氧24 h(激动剂+OGD组).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态,分别以Western blot法、RT-PCR法测定TLR3蛋白及TLR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激动剂及缺氧复氧处理方法均诱导原代皮质神经元TLR3、TLR3 mRNA 表达增强(P<0.05);激动剂预处理后,与OGD组相比,激动剂+OGD组神经元细胞状态较好,数目较多(P<0.05).结论 TLR3参与缺糖缺氧诱导的原代皮质神经元的损伤过程,激动剂可减轻神经元缺糖缺氧后损伤.

    作者:宋璞;崔桂云;陈伟;赵秋宸;花放;沈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场MRI和MRA在成人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低场MRI和MRA对成人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成人烟雾病的临床与低场MR资料.结果 MRI表现:双侧放射冠区、基底节区多发脑梗死、软化14例,顶、枕叶大面积脑梗死2例,其中梗死合并出血6例;单纯脑出血8例,其中放射冠区、基底节区出血6例,左顶枕叶出血1例,脑室内出血1例.MRA表现:单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段狭窄或闭塞16例,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段闭塞8例,丘脑-基底节区有异常血管网12例.结论 低场MRI可显示成人烟雾病的脑实质及血管病变,可作为烟雾病的筛选方法.

    作者:张一平;李琳琳;张林;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干扰素-α抗体的检测意义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MG) 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α抗体(IFN-αAb)的含量,并探讨其与MG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MG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NC)及20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OND)血清中IFN-αAb.结果 发现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MGT)血清中IFN-αAb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不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NTMG,11.5%)及对照组(P<0.05);晚发型MG者IFN-αAb阳性率为29.41%,明显高于早发型MG患者 7.69%(P<0.05).结论 伴胸腺瘤的MG患者及晚发型MG患者外周血中IFN-αAb表达增高.

    作者:董礼全;徐东;张勇;鞠晓华;丛燕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1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 采取小骨窗开颅治疗的157例高血压脑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病死率、病残率较常规手术方式轻.结论 小骨瓣开颅术后并发症少,创伤较轻,手术时间缩短,止血相对容易,预后好,但在病例的选择、手术技巧应用与术后综合处理需引起外科医师高度注意.

    作者:孙道法;张帆;谢均灿;张运良;刘庆华;危晴天;许刚;许永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进展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实验组,同时期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颈动脉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颈部血管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实验组颈部血管狭窄发生率及重度狭窄率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紧密相关.

    作者:常娜;聂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帕金森炎症细胞模型的建立与炎症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对小鼠中脑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 取孕13 d的C57/BL小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以LPS为工具药激活小胶质细胞,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计数TH阳性细胞数目并观察形态的变化,ELASA法观察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LPS(0.1、1.0和10.0 mg/L)处理72 h与相同浓度LPS(1 mg/L)不同时间点(8 h、24 h、72 h)分别处理原代混合细胞多巴胺神经元,TH阳性细胞减少,大部分细胞表现为突起数目的 减少,突起变短并有串珠样改变.分泌细胞因子TNF-α含量与给药组相比显著增多(P<0.001).结论 LPS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TNF-α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作者:王进华;赵辉;崔桂云;王娇;赵秋宸;昝坤;沈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30例老年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癫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9-07-2011-07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癫患者的临床资料、脑电图、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老年癫患者,部分性发作20例,全面性发作10例,其中3例以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1例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头晕,1例发作后的精神混乱状态持续1~2周.常见的发病原因为脑血管病(63.3%),脑肿瘤、脑萎缩、变性病也是常见的原因.对抗癫药物治疗的反应好,治疗1 a内发作控制有效率达90%,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自行停药.结论 老年癫多为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原因,多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癫持续状态发生率高,发作后的精神混乱状态持续时间长,抗癫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由于共患疾病及老年人自身特点,选药时要了解药物特点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吴玉彬;王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5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次口服,3 次/d,观察组加服黛力新(1片/d),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结果 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7/50),观察组总有效率90%(45/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焦虑等精神症状,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郭玉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血栓和脑栓塞的症状鉴别和院前急救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引发多种临床表现,如何正确、及时、有效的进行脑血栓和脑栓塞的症状鉴别和院前急救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2010-06-2011-06我院急诊科采取脑血管疾病的症状鉴别和院前急救护理相互配合,共抢救脑血管疾病患者95例,与同期发病后自行就诊84例患者比较,分析脑血栓和脑栓塞的症状鉴别和院前急救护理配合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伟伟;何俊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策略.方法 以HUNT-HESS分级系统对78例SAH分级,采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治疗19例,罂粟碱静脉输注治疗19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40例,观察指标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所见,如DSA 、CT 、MRI及EEG.结果 在DSA的监视下,通过动脉插管注射罂粟碱可直接见到血管痉挛减轻,采用尼莫地平、罂粟碱单项治疗的19例病人与采用尼莫地平、罂粟碱单项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优于前者.结论 尼莫地平、罂粟碱单项用药加脑脊液置换是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敏;刘恒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诱因.方法 2006-02-2011-02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68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263例为肺炎组,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305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诱因、结果、致病菌构成.结果 革兰阴性菌243 株,革兰阳性菌50 株,真菌29 株;对照组死亡35例,病死率11.48%,肺炎组死亡88例,病死率33.46%.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问题,应保持昏迷患者气道通畅,规律拍背、吸痰、翻身,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以达到避免或减少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

    作者:仝旭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