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乐申;孟奎;陈赟;徐志鹏;孙则禹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102例CHF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3组,18名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测定4组血浆NT-proBNP,二维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impon双平面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心衰各组NT-proBNP水平、LVEDD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F、LVEDD在4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76,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8,P<0.01). 结论 NT-proBNP可以用来评估老年心衰患者的左室功能,是反映心衰的客观指标.
作者:夏思良;周建松;郭振峰;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MP组,制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3、6、12、24 h.MP组于再灌注时腹腔注射MP 30 mg/kg.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率. 结果 I/R组与Sham组相比,脑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aspase-3,HO-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或P<0.01);MP组与I/R组相比,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HO-1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病理形态改变在24 h严重,经MP处理后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MP可能通过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细胞中HO-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宋希;王长来;张铮;秦海东;黄悦;立彦;沈华;鲍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全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2900万痴呆患者.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当前对于痴呆的治疗仅限于改善症状,如果能够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将延缓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认知障碍,目前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MCI的流行病学、诊断新技术、干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海珊;董碧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人群中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以93例老年医学科住院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腰椎骨和股骨区的骨密度(BMD);同时采用超声探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斑块的情况. 结果 在骨质疏松组(46例)中,存在内膜增厚者38例(82.61%),粥样斑块34例(73.91%),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在动脉内中膜增厚(IMT≥0.9 mm)及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上均明显升高(P<0.05);而内中膜增厚组(67例)及斑块组(57例)的BMD分别较其对照组低,并在NECK、WARDs三角、TORCH等部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较非骨质疏松人群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人群也易致骨量的丢失.提示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危险因素.
作者:张爱森;程鹏;丁国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二尖瓣置换术(MVR)中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择期MVR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SFI组、缺血预适应(IPC)组、SFI联合IPC(SFI+IPC)组,每组20例;SFI组分别在术前30 min经中心静脉和开放主动脉后经体外循环(CPB)泵入SFI 1.5 ml/kg;IPC组接受3 min缺血,5 min再灌注的缺血预适应;SFI+IPC组为SFI联合IPC使用,对照组为常规CPB;4组均予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损伤生化指标,观察心脏复跳情况和术后多巴胺使用情况,电镜下观察术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SFI+IPC组心脏指数(CI)、心脏每搏指数(SVI)、左室做功指数(LVSWI)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肌红蛋白(MYO)、丙二醛(MDA)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术后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巴胺用量低于其他3组(P<0.05),术后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损害较其他3组轻. 结论 SFI和IPC二者联合使用更有助于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凯;郑世营;陈智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妇女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妇女接受手术非常普遍,但其身体状况复杂,合并症多,组织修复能力差,手术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高,由此而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增加精神及经济负担,也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有65~81岁老年妇女手术患者228例,发生切口延期愈合26例,发生率11.4%.经综合处理全部按期愈合出院,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琴;金瑞林;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atriptase与其抑制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ctivator inhibitor-1,HAI-1)在前列腺癌(CaP)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atriptase和HAI-1蛋白在24例CaP、15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10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CaP中matriptase表达显著高于PIN (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P<0.01).CaP及PIN中HAI-1表达显著低于良性组织(P均<0.01),前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atriptase表达和HAI-1表达在不同年龄、CaP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癌症是否转移组间存在差异(P<0.05或P<0.01). 结论 matriptase可作为CaP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matriptase可与HAI-1结合作为判断CaP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姚乐申;孟奎;陈赟;徐志鹏;孙则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近些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显著,已居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4位和第5位.根据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消化道肿瘤的演变规律,可以预见大肠癌将成为21世纪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研究表明,大多数大肠癌发生在≥60岁老年人,老年人大肠癌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人[1].
作者:项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肺损伤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以及VEGF在肺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建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SIRS-ALI)模型.以ELISA法观察肺组织和血清VEGF的表达,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肺湿重/干重比值(W/D),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和血清VEGF表达显著增多,MPO活性显著增高,SOD活性降低(P<0.05);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有效抑制上述改变.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抑制肺损伤早期VEGF的表达,发挥保护作用; VEGF可以提示早期肺损伤.
作者:乔莉;张劲松;陈彦;何斌;邵冰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巴马地区≥80岁成功老龄的生物学指标及其与长寿相关的生物学因素. 方法 根据2004年3月12~28日调查的≥80岁267例老年人中符合成功老龄标准的样本,按年龄(83~89岁、90~99岁、≥100岁)分层抽样,共取73例成功老龄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质量、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进行测量,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按体质量、年龄、性别分组对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长寿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73例成功老龄无人达肥胖标准;体质量51~60 kg组三酰甘油(TG)高于<40 kg组,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男性,血红蛋白(HGB)各组随体质量升高而升高,男性红细胞(RBC)、HGB高于女性,≥100岁组血小板计数(PLT)高于83~89岁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生物学指标在各体质量、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 结论 本组成功老龄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具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学基础,而保持正常稳定的生物学基础是以保持正常体质量为基准,以科学行为方式和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
作者:伍业光;张国兵;张春林;李志彬;黄元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每年有超过1%的>80岁老年人由于消化道出血而住院治疗[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结肠镜和(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阴性的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可分为隐性和显性2大类,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大便隐血阳性,后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可见的出血,如黑便、血便.本文主要就老年患者OGIB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策略等作一较为全面的阐述.
作者:戈之铮;冯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中老年人多见,占颅内血肿的10%,为硬膜下血肿的25%,由于头伤轻微,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1].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218例,其中有67例入院前误诊而在他科治疗,现对其误诊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王福林;何二平;刘昊;吕爱华;徐洪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它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确,故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研究表明OA患者关节中含有高水平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NO对关节软骨的损伤是OA发病机制之一[1-2].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作为关节黏弹性补充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OA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但其确切治疗机制还在研究中.有鉴于此,我们首先建立OA动物模型,然后应用SH对其进行治疗,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观察其对模型关节液中NO水平的影响,以期对SH的治疗机制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范步新;贾金生;刘书茂;张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下减少血糖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行CGMS,根据监测结果,按照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MBG)定义为血糖波动大,随机选取30例血糖波动大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4周,试验结束后再次行CGMS监测.胰岛素泵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1)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波动明显改善;(2)胰岛素泵治疗前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39.64±19.09)μmol/L 比 (59.48±16.32) μmol/L](P<0.05),而治疗前ET水平则明显高于治疗后[(117.18±45.03) pg/ml 比 (72.01±25.21) pg/ml](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O与SDBG、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和年龄呈负相关(β系数分别为-50.169、-5.882、-1.779,P<0.05);ET与LAGE和年龄呈正相关(β系数分别为7.894、3.767,P<0.05); 结论 CGMS监测下减少血糖波动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章晓燕;钟远;胡廷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缺血性结肠炎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以腹痛和血便为主要症状.原因是由于结肠供血不足产生缺血性疼痛,造成肠黏膜的缺血性损伤,腹痛是其主要的症状,常急性发作,绞痛样,疼痛持续伴阵发加重,伴随腹痛常有排便紧迫感,后出现腹泻和血便,血便量一般.因此对于出现急性腹痛、血便的老年患者要考虑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并与结肠癌、直肠癌鉴别.
作者:徐肇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肠道憩室是经肠壁肌层薄弱或缺损处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病理结构,多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肠憩室病.憩室性肠炎表示一个或多个肠道憩室有炎症,可引起出血或发生溃疡导致出血,有时可伴有肉眼或显微镜下可见的穿孔.
作者:罗莹;杨云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推拿对脾肾两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BMD)及衰老症状的影响. 方法 43例脾肾两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推拿方法治疗每周3次,3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密盖息鼻喷剂200 IU每日1次,3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组均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月,开始第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腰椎2~4 BMD及多项衰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2组腰椎BMD均有上升,但无明显差异.2组多项衰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推拿对脾肾两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BMD及相关的衰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对衰老症状的改善更为显著.
作者:马荣连;吴云川;徐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和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患者的精神与行为症状的疗效. 方法 对23例AD和15例MID住院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 喹硫平在临床应用中量小,治疗后BSSD总分[(15.86±7.04)分]较治疗前[(13.12±6.13)分]明显增加(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SCAG 19项因子分除不关心环境、社交减弱、生活自理、近记忆缺损无改善外,其他15项因子分与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喹硫平治疗AD和MID的精神与行为症状疗效肯定,且老年患者对喹硫平顺应性较好.
作者:孙长友;王丹;李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消化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其中下消化道出血尤为常见.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危害不仅仅限于原发病性质和严重程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伴随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吸入性肺炎、肺水肿、脑血管病和肾功能不全等.因此我们应对老年下消化道出血予以高度重视.本期专题论坛将对老年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诊断和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
作者:施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