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鑫;赵一农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人餐后低血压(PPH)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 方法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99例在我科住院治疗、病情相对平稳的老年人进餐前、后的血压. 结果①住院老年人PPH发生率为74.7%,早餐(65.7%)高于中餐(20.2%)和晚餐(16.2%),P<0.01;增龄、基础疾病和药物对PPH发生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②PPH一般于餐后20~80 min发生,收缩压下降20~40 mmHg(1 mmHg=0.133 kPa),大达80 mmHg;舒张压下降10~25 mmHg,大达45 mmHg;餐次、增龄、基础疾病和药物对PPH血压下降水平、餐后血压开始下降时间和PPH发生时间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③PPH可引起心脑缺血症状. 结论住院老年人PPH发生率高,可引起餐后心脑缺血事件,应加强识别与干预.
作者:官玉红;蹇在金;彭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2DM)血糖水平的因素较多,但尿碘含量与老年2DM血糖水平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尚不多见,有报道非老年2DM的尿碘含量低于正常水平[1].
作者:陈健;李宁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还丹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诊断标准的老年痴呆患者58例,随机分为脑还丹组30例,脑复康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脑还丹胶囊和脑复康片(吡拉西坦)治疗,疗程3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积分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估,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E2/T比值,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水平变化. 结果脑还丹胶囊能提高E2和T水平,降低E2/T比值(P<0.05);能降低血脂,改变血液流变学,脑还丹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60.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MSE和ADL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脑还丹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 结论脑还丹胶囊对老年痴呆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提高E2、T水平,降低E2/T比值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关.
作者:黄启辉;李庆明;谭朝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吡柔比星(4'-0-Tetrahydropyranyldriamycin,THP)是新一代低毒蒽环类抗癌抗生素.为了进一步观察吡柔比星在老年人累积剂量与其心电图关系,我们对妇瘤科使用吡柔比星治疗的2个年龄组100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曾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纳络酮是阿片类药物的拮抗剂,能阻止吗啡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可增加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病人的呼吸频率.近年也有用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报道.本文就纳络酮对老年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在呼吸系疾病中治疗作用.
作者:王文志;唐婧;马锦富;安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内外生殖器萎缩,致使取器困难,甚至失败.我院自1993年4月至2002年5月对618例绝经后取器的妇女,于取出宫内避孕器(下称取器)前1周服用尼尔雌醇来改善内外生殖器官的局部条件,以达到减少患者取器中的痛苦和提高取器成功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鲍温样丘疹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外阴和会阴部的皮肤病,多见于男女青年.本文报道4例老年妇女鲍温样丘疹病,讨论其病因、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嫣红;季珊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从1989~2001年对46例老年重症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急性肾衰(ARF)的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HD),疗效满意,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立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口腔常见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加强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我们于1998年9~10月,对1 30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腔常见疾病作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峰;赵汉华;代全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P-选择素、血栓烷(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2001年5月~2001年9月住院治疗的45例≥60岁的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式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中P-选择素、TXB2、6-keto-PGF1α的含量,计算TXB2/6-keto-PGF1α.设老年健康对照30例,青年健康对照30例. 结果老年UAP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55.18±5.32)%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44.18±6.25)%,P<0.01.TXB2/6-keto-PGF1α水平在老年UAP组(6.54±1.79)%也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5.13±1.31)%,P<0.05.而且此二者水平在老年健康对照组较青年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结论血小板活化与内皮细胞的损伤在老年UA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奡燕;胡健;贺业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老年人常因多器官疾患并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发生变化,抗病能力和器官储备功能均显著下降,加之心肌缺血或高血压以及药物的毒性作用等因素,使心脏发生不良重塑,造成心肌结构功能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左室顺应性减退,外周阻力增加,极易诱发心衰,且难以控制.本文就1998~2002年间收治的50例60岁以上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曹梅芳;沈元红;徐文蔚;方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有人统计31%老年人有口腔功能损害,其中缺牙未经义齿修复者,其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1],说明维护口颌系统正常功能对老年人营养、体质及生活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牙列缺损与缺失是老年口腔患者常见的疾患之一.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经济状况合理选择修复材料及技术,修复缺失牙列,重建咬NC152功能,一直是口腔修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口腔修复学在国内外已成为口腔医学中发展迅速、活跃的一门学科.
作者:骆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病,尤其在急性加重期易出现低氧血症,使患者体内激素合成和代谢发生障碍.
作者:刘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老年口腔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较活跃的一个学科,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领域,有其良好的发展前景.老年口腔医学几乎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学科,还涉及到老年学、老年医学、衰老生物学、衰老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人口学及哲学等诸方面.
作者:栾文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0例,其中60岁以上16例,现对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张改华;王晶璠;李静;杨玲;邵芙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LipoPGE1,凯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7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又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将2组病例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IDN)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CD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凯时2 ml(10 μg)+生理盐水10 ml静脉推注,1日1次,共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IDN患者24 h 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CDN患者24 h 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且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 结论凯时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阎宛春;葛伟;梁立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部分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状况. 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荧光试验(ELF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进行RSV IgG、RSV抗原、特异性核酸检测. 结果 164例呼吸疾病患者血清标本,RSV IgG阳性率为39.63%,其中老年组为45.63%,中青年对照组27.87%(P<0.05).ELFA与RT-PCR法检测支气管肺泡冲洗液标本中RSV抗原和RSV RNA阳性率分别为10.98%(18/164)和13.42%(22/16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中,RSV感染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作者:蒋文玲;罗宪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约15%~20%原发笥高血压(HP)患者表现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睡眠呼吸斩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加剧了高血压患者的这种变化,由此增加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
作者:陆甘;任斌;仲肇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 方法观察113例老年RE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钙离子拮抗剂(CCB)和硝酸甘油类(NGs)药物服用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同时记录酸反流、烧心、胸骨后灼痛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鸣等). 结果老年RE组吸烟、饮酒、服用NSAID、CCB、NGs分别占24.8%、23.9%、10.6%、16.8%、9.7%,而非老年RE组则分别为17.2%、13.8%、3.4%、8.6%、6.8%,2组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RE组HP感染率为34%,非老年RE组HP感染率为52.6%(P<0.05);老年RE组酸反流、呼吸道症状分别占67.3%和54.9%,而非老年RE组分别为47.7%和25%(P<0.05和P<0.01),烧心和胸骨后灼痛发生率老年组为41.6%和28.3%,而非老年RE组分别为70.4%和56.8%,2组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老年人饮酒、吸烟、服用NSAID、CCB、NGs是R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临床症状老年人以酸反流和呼吸道症状为常见,而烧心、胸骨后灼痛相对少见;HP感染在老年人可能减少RE的发生.
作者:何一然;朱一丹;张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