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孙兰琴;李兴武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哮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本文从支气管哮喘的证治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几点不足之处.
作者:谢金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回顾性对58例胆囊壁弥漫性增厚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探讨胆囊壁弥漫性增厚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其中胆囊炎32例,胆囊癌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8例.文中分别描述了上述几种痰病的二维图像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及脂餐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脂餐试验显示胆囊炎及胆囊癌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消失,胆囊腺肌增生症则胆囊收缩功能亢进.彩色多普勒显示胆囊癌囊壁彩色血流信号丰富,而胆囊炎及胆囊腺肌增生症囊壁血流信号不丰富.
作者:徐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浅谈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5~2007年共收治4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需要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病人进行护理分析.结果:通过对甲亢病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精心周到的护理,45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赵艳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本院6年来收治被延误诊治的肾结核10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及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文永安;蒙继旺;杨金鹏;王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药品检验是政府实施对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抽验,接着分析了慎发不合格检验报告、加强药品检验人员的培训、计算机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后研究了药品复验的取样.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作者:龚洁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术中因游离、剪断胆囊管时损伤胆囊动脉9例(50%),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动脉分支出血4例(22.2%),胆囊变异血管出血3例(16.7%),胆囊穿支血管出血2例(11.1%),处理方法采用钛夹钳夹、电凝止血,全组病例无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曾小东;郭晓东;杨慧;祁晓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影响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讨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永州职院附属医院2006年6月至12月的内科、外科、儿科共856份出院护理病历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856份护理病历书写普遍存在:忽视对患者的整体评估;抄袭医生的病程记录;病情描述不准确,主观与客观的判断有混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加强培训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基础;加强检查、督促、层层把关是保证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关键;合理安排工作,确保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是提高书写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滕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由于脑血管壁粥样硬化,致使血管壁狭窄,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血压升高等诱因的影响下,造成脑血管破裂,产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导致病人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昏迷和偏瘫.因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院多年来收治脑出血病人100多例,在护理此类病人中,笔者有几点切身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对疑有股骨头坏死的58例进行扫描.结果:52例患者中发现81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不规则形状骨密度增高影,骨小梁增粗变形,55个股骨头内出现囊变,24个股骨头碎裂变形,34个股骨头合并关节腔内积液.结论:CT分辨率高,其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比传统X线具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刘兴远;许文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认识到只有使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消除或减少其不良心理活动,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才能有效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促使她们以佳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分娩这个非常时期,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陈会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防风通圣丸属于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中医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咽干、疮疡初起等病的传统药物.近年临床开发出许多新用途,在治疗肥胖、皮肤顽痰、中风、高血脂和偏头疼及脑病后遗留额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
作者:徐婧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血清IGF-Ⅰ水平测定,对血清IGF-1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杨琳琳;李亚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各指标水平的检测,弄清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乃至代谢综合征这一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及60例血压正常者,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相关指标的水平,探讨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结果:年龄、体重、身高以及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胰岛素抵抗及随之发生的高胰岛素血症在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云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作者从对传统阑尾切除法的5个不足进行介绍,提出了四点具体改进措施.
作者:王建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20例和胸腺肽组29例进行对比.结果:细胞免疫功能胸腺肽α1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Ig G水平胸腺肽α1组高于单纯化疗组;胸腺肽α1的有效率93%,单纯化疗组为80%.结论:胸腺肽对化疗有辅助协同作用,使患者有效率提高.
作者:王美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α-HBDH酶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血清α-HBDH酶检测,同时设立3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①40例肌钙蛋白T(cTnT)正常的脑梗死患者平均血清α-HBDH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大面积脑梗死组α-HBDH值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③脑梗死恢复期血清α-HBDH值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α-HBDH可用来判断脑梗死后是否有新的梗死或梗死面积是否扩大及病情好转与否的一个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林国琴;苏建华;唐金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致多发性肋骨骨折伴急性呼吸窘迫征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急性呼吸窘迫征确诊后,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加重急性呼吸窘迫征的诱发因素,同时采用人工供氧,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损害.结果:本组治愈32例病人,另外有8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20.00%.结论:虽然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死亡率较高,但是积极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王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1年~2003年住院的30例老年肺炎进行临床分析,老年患者免疫力差致使发病率高,且合并症多,应及早联合应用抗生素并适当延长疗程,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冀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眼烧伤治疗方法.方法: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将36只酸、碱眼化学烧伤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羊膜移植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将55例(88只)眼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羊膜移植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实验组眼感染率及角膜溃疡、穿孔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对眼烧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抗菌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出现了药物不合理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新课题,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防范.
作者:苏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