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园
目的 研究干预性护理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厚度及血管内中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斑块的大小、厚度及血管内中膜厚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办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媛媛;陶剑芳;孙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腹外疝患者102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康复出院的例数为102,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 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白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世卫组织确定成年人在安静休息时正常血压应为< 140/90mmH g,150-159/90-99mmH g为轻度高血压,160-179/100-109mmH g为中度高血压,≥180/110 mmH g为重度高血压,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研究表明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可减少35%-40%脑卒中事件,20%-25%心肌梗死,超过50%心力衰竭.我社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在围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所收治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婴儿和母亲死亡率等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压力,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术中出血,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吴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接种的副反应与应对措施.方法 复习文献并结合自己工作体会.结果 预防接种的副反应有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和心因性反应等,应对措施包括做好健康教育、科学运输贮存、规范接种操作等方面.结论 为避免或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要加强接种人员的责任心,科学规范各种操作等.
作者:吴宗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76.92%)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3月到2012年12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其中EN组(n=83),PN组(n=83).分别在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第8d检测血清学指标.结果 与营养支持前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第8d血清前白蛋白[EN组,(0.25±0.05)g/L比(0.11±0.03);PN组,(0.19±0.03)g/L比(0.08±0.02)]、白蛋白[EN组,(36.88±01.76)g/L比(32.05±1.23);PN组,(34.52±1.32)g/L比(30.86±1.12)];转铁蛋白[EN组,(2.62±0.34)g/L比(1.86±0.38);PN组,(2.32±0.38)g/L比(1.92±0.43)]均显著提高(P均=0.007);EN组的前白蛋白(P=0.006、0.007)、白蛋白(P=0.006、0.007)、转铁蛋白(P=0.006、0.007)显著高于PN组.结论 对于C0P D患者,EN可显著提高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帖蛋白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态,优于PN的营养方式.
作者:邱双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LC患者50例,均分为喉罩置入组(A组)和气管内插管组(B组).麻醉诱导后,A组置入喉罩通气;B组行气管内插管通气,麻醉维持均采用得普利麻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SBP、DBP、HR等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出喉罩(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 A组置入喉罩前后的心血管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插入气管导管前后的心血管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入喉罩与B组插入气管导管后的心血管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出喉罩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手术结束至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P<0.05).结论 喉罩通气可维持LC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
作者:高德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糖尿病是世界医学领域无法攻克的难题,它是一种终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人体内的血糖值作为临床判定患病的标准.糖尿病的危害性在于糖尿病并发症直接伤害患者的身体和生命.目前无论是中医中药,还是西医西药也只是尽快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无法做到完全治愈.
作者:张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标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状态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旷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连续发生自然流产2次或2次以上,其发生率大概5%.它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西医上能识别病因的仅占50%,包括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母体生殖道解剖异常、自身感染因素、血栓形成倾向、母体自身疾病、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不能识别病因的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通过近几年免疫学的发展研究认为大多数uRSA为免疫异常引起.目前西医的研究领域也集中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中医上称作“滑胎”,以肾虚为突破口,通过五行相乘相侮同时兼顾肝,心,脾,胞宫功能.临床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脂肪乳等治疗是新治疗方法,但是还在测试阶段,确切的说目前RSA还无真正特效药.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并发症实施对症治疗,并确定每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我选自2012年3月到2012年11月期间就诊的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112例,其中有9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对这93例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对症治疗,比较不同并发症的死亡率.结果 电解质紊乱伴高血糖的死亡率17.24%,比其他并发症的死亡率均高(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并发症治疗对此病的预后至关重要,进采用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比较先进的方法经行全面治疗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电解质紊乱伴高血糖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采取有效措施方式电解质伴发高血糖的出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甘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门诊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选取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于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诊的35例被猫狗咬伤或抓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免疫接种并观察免疫疗效.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32例患者免疫成功,抗体滴度≥1:10;3例患者免疫失败,抗体滴度≤1:5,无免疫应答患者0例,对比免疫成功和免疫失败的患者,发现免疫失败的患者平均年龄要大于免疫成功的患者,免疫成功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2.7岁,免疫失败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结论 对狂犬病患者进行免疫疫苗接种效果令人满意,成功率很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呈现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各个行业中不同类型的档案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事项也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标准与要求;档案科学序列化管理方法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有效的对档案进行分类规划,对于档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监测肾功能变化中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住院患者42例进行研究,入院后全部患者在4周内进行两次肾动态显像,每14d进行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进行SCr和CCr检测.结果 第一次利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87.42±23.94)mL/(min·1.73m2),第二次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86.12±32.14)mL/(min·1.73m2);第一次肌酐清除率检测结果为(82.89±31.2)mL/(min·1.73m2),第二次肌酐清除率测定值为(83.71±31.1)mL/(min·1.73m2).结论 采用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要比肌酐清除率有更好的重复性,能更好地监测肾功能变化.
作者: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分娩的80例孕妇(均为窒息新生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抢救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结果 实验中,窒息新生儿中10例羊水过少、18例早产,12例过期妊娠、21例脐带因素、9例其他原因;轻度窒息患儿复苏率达到100%,中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达到94.73%(18/19);重度窒息患儿总复苏率达100%(2例复苏一般,转院).轻度窒息患儿治疗后没有出现并发症,重度窒息患儿1例HIE,占7.1%(1/14).结论 临床上,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医护人员应该加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救治,提高临床上新生儿的复苏率.
作者:侯妍;陈宏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下,患者护理操作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不同,总结微创手术下护理对策的改变.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差异.结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可减少镇痛剂使用,提前开始进食,但术后吸氧时间延长.结论 根据微创手术的技术特点及患者恢复规律,改进护理对策可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小针刀联合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膝关节注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占95%,对照组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医院护士中随机抽取60名,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管理效果及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半年后,观察组的护士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士感觉压力小于对照组,对管理方式更加满意,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管理护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使护士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崔燕姿;刘新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熟悉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形态学特征,掌握诊断标准与分型,减少肺炎性假瘤的误诊.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16例肺炎性假瘤手术标本,经固定、脱水、常规切片、HiE染色制片,光镜诊断.结果 16例肺炎性假瘤中,硬化性血管瘤型8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假性淋巴瘤型2例,组织细胞瘤型2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为肺内局限性病变,非弥漫性病变,以炎性肉芽肿为本病的形态学基础,伴有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肺门淋巴结无肿大,分4个亚型.
作者: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