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夜查房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朱淑珍

关键词:护士长, 夜查房, 护理质量管理, 作用
摘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是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为了强化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根据我院护理管理相对薄弱环节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护士长夜查房制,是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感染患者100例,根据ICU时间分为Ⅰ组(n-53例)和H组(n-47例),Ⅰ组患者的ICU时间≤48h,Ⅱ组患者的ICU时间>48h,比较两组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慢性健康状况系统H评分(APACHEH)、乳酸水平以及MODS与DIC的发病率.结果 Ⅰ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MODS与DIC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Ⅱ组,Ⅰ组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明显高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以及MODS与DIC的发病率为ICU重症感染患者危险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影响因素进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剑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长在产科安全管理中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管理技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医疗领域也不断得到了推动,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强烈,也使得医疗护理工作更为重要.产科是医院单位中较为特别的一个科室,其在临床上变化较快,风险性较高,一旦发生危险,对母子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产科在临床上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新生儿以及产妇的安全,降低产科工作的风险性,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科护士长作为管理者,更加需要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负责,并对产科的相关制度加以完善,运用管理技巧,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产科安全管理的质量.本文就护士长在产科安全管理中,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管理技巧进行阐述.

    作者:王洪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对12例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12例急诊入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内容包括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有效的心理防护与健康教育等.结果 患者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谐服务态度,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等.结论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前提,完善、有效的健康宣教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的质量保证,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倪嘉伟;刘峥;覃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影响儿内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影响儿内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根据儿内科的工作特点,从社会、医院、家庭、个人4个方面对影响儿内科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儿内科护士的职业幸福感已受到威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维护.结论 儿内科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社会地位,争取职业幸福感.

    作者: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洗剂联合微波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洗剂联合微波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洗剂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纯中药洗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5%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47.5%(P <0.05);观察组的复发率2.5%要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2.5%(P <0.05).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采用中药洗剂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提高了治愈率而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尚巧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与质量控制相关性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对检测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给予关注,同时对于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高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现就以如何提高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与质量控制相关性的应用和发展给予综述.

    作者:李荣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抗凝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抗凝作用.方法 研究组于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于早晨服用阿司匹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XB2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XB2水平、DBP水平及SBP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于晚间服用阿司匹林,可取得较好的抗凝效果,有效降低TXB2水平,同时具有降压作用.

    作者:覃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及治疗措施

    目的 对妇产科患者中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治疗,探析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和相应的治疗举措.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8例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举措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均进行了开腹手术并化疗、放疗,未有并发症病例报告;1例患者开展了介入治疗,出现恶心症状,程度较轻.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有着较好的作用,患者的疾病痛苦能够得到减轻,其康复的可触性 也较大.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风险的主要因素.方法 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疾病行手术治疗案例中选取80例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2例(2.5%),死因左心衰(1例),脑梗(1例);并发症18例(22.5%),其中感染9例,肺不张2例,肾衰7例.结论 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受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刁振斌;李长波;赵静华;李越鹏;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和探讨

    目的 根据、WS/T310.2009规范[1]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102年版)实施细则》[2]要求,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植入物、外来器械实施生物监测.目的 加强对外科植入性手术器械、外来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 按照WS/T310.2009规范要求在植入物、外来器械灭菌时,利用含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的生物试剂进行48小时生物监测.结果 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室应用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

    作者:白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穿术后按压止血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穿术后按压止血中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肾穿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满意度、SAS和SDS评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无再出血现象,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再出血率为8.3%,总满意度为83.3%;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穿术后按压止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的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张彩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患者,调取资料分析实施的护理方式.结果 A组患者实施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治愈率为95.0%,B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式,治愈率为80.0%,A组患者护理效果较B组患者更优,A组患者无转院病例发生,B组患者存在1例患者转院.结论 使用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方式,能够明显增大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病痛,疗效良好,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广泛,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饶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小儿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此次所收治的97例小儿哮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0%(48/50)、2.0%(1/50);87.2%(41/47)、12.8%(6/47);此外,试验组患者FEV1和PEEP以及FVE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措施

    目的 对产科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管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相关不安全因素.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我院共65例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安全风险出现的原因分布为有53.85%因医护人员责任心问题导致,有58.46%因护患沟通障碍导致,有53.85%因业务水平不足导致,有64.62%因孕产妇自身潜在的危险因素导致,有63.08%因医护人员自身的危险因素导致.结论 产科医护人员应该针对产科护理的特殊性,认真分析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以提高母婴质量,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韦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监测肾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监测肾功能变化中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住院患者42例进行研究,入院后全部患者在4周内进行两次肾动态显像,每14d进行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进行SCr和CCr检测.结果 第一次利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87.42±23.94)mL/(min·1.73m2),第二次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86.12±32.14)mL/(min·1.73m2);第一次肌酐清除率检测结果为(82.89±31.2)mL/(min·1.73m2),第二次肌酐清除率测定值为(83.71±31.1)mL/(min·1.73m2).结论 采用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要比肌酐清除率有更好的重复性,能更好地监测肾功能变化.

    作者: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42例报告

    目的 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经尿道等离子体电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内科、麻醉科的协助下,术前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将手术风险尽可能降低至低限度后再行PKRP.结果 本组42例安全实施PKRP,随访1-10个月,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30.5分降到9.0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6分降到2.0分;残余尿由平均450ml降至平均20ml,未出现水中毒、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后IPSS、QOL、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KRP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勇;沈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而护理纠纷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也表明了护患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护患关系指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的特殊人际关系,心内科病人病情危重、治疗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几率随之增加[1].因此,怎样从护理角度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防范纠纷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分析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樊彩波;王慧芳;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与护理

    目的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支气管粘膜炎症所致小气道阻塞的结果.方法 平喘药是指能作用于诱发哮喘的不同环节,缓解或预防哮喘发作的一类药物,将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形式直接作用于呼吸气道.结果 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莫星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的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对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比夫定治疗达完全应答后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比夫定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替比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替比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后显效28例(56%),有效18例(36%),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比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显著提高乙肝标志物转阴率,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肝细胞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