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肌无力合并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研究

刘莲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病,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合并自身免疫病发病情况及合并疾病种类.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01例,分析及统计其一般资料和合并疾病种类.结果 10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共26例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疾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8-64岁,平均(37.5±2.3)岁.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与未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均只合并一种疾病,其中甲状腺亢进8例(30.8%),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23.1%),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15.4%),自身免疫性溶血,Grave病,系统性硬化及炎性疾病各2例(7.7%).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病种类较多,以甲状腺亢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多见,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合并疾病,以免出现漏诊误诊,漏治误治情况.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资料选择2009年——2012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37例,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护理质量评分为96.8分;37例患者36例患者对护理状况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3%;仅出现1例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结论 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癌手术治疗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郝威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与护理

    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婴幼儿缺氧性疾病有明显疗效,为使患儿安全顺利的完成高压氧治疗,通过分析、总结患儿心里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护理对策,有效进行心里疏导,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悦讨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弹性排班在口腔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针对口腔科护理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对排班方法进行改革.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治疗量的不同,在固定排班的基础上,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制,合理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结果 保证了护理助疗的高效运转,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结论 科学、合理排班能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

    作者:王丽;阿提干·阿帕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石杉碱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单用与合用其他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石杉碱甲(单用组)和综合治疗(合用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末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6周和12周末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在24周末合用组明显优于单用组.结论 石杉碱甲单独使用和药物综合治AD短期疗效相仿,而远期疗效以综合治疗较好.

    作者:王水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12例痤疮患者的综合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热毒夹瘀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科就诊的112例热毒夹瘀型痤疮患者,给予药物、面部粉刺挤压、红蓝光治疗等方法,合理的护理宣教等方法.结果 痊愈62例,显效23例,好转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8.4%.结论 痤疮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便于治疗和康复;熟悉疾病的发病因素,减少复发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触性 .

    作者:羊旭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霉菌药物和康复新液治疗霉菌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霉菌性食道炎患者采用康复新液以及抗霉菌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霉菌性食道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抗霉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患者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方面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获得较为明显的改变,观察组改变情况比对照组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霉菌性食道炎患者采用抗霉菌药物进行治疗,症状改善较为明显,患者药敏试验、细菌培养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同样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陈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承气汤对危重症病人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机使用大承气汤对危重症病人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搜集APPACH EH评分在12至20分之间存在肠功能障碍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常规肠道复苏组(Ⅰ组),肠道复苏前应用大承气汤组(Ⅱ组)、肠道复苏后应用大承气汤组(Ⅲ组),给予合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肠功能障碍评分、营养治疗耐受程度、腹腔器官感染率、肠道细菌全身感染率,比较各组结果,得出何时应用大承气汤为佳时机.结论 应用大承气汤的佳时机是肠道复苏前,能够有效的保护肠屏障功能.

    作者:李晓峰;安郁利;姜俊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定岗分级激励机制的作用.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工作1年以上的195名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人员职称的差别,以定岗分级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职称做好奖金系数挂钩以及分配等工作.结果 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文件书写能力有效提高,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定岗分级激励机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促进文件书写能力、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临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研究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且在PC1之前予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同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两组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RA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0.5h、1h、2h的心率及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3%,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丛丛;王怡文;杨敬媛;马靖;陈聪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有水肿和低温度的疾病,重症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本病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寒冷、早产、低体温、窒息等,一般以生后1w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全身表现体温低于35℃,重症患儿低于30℃,局部表现为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一般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患儿反映低下,哭声低弱或不哭,吸吮困难,严重者导致休克、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硬肿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硬肿病患儿有1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鲁侠;张兰平;朱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为了提高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对3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主要采取合理安置、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病情迅速好转.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世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河南省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河南省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况及特征,为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我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721人,死亡3人.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两者占事件总数的81.25%;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占事件总数的62.50%;事件主要聚集在学校内,占事件总数的78.13%.结论 传染病暴发和食品安全仍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发地.

    作者:赵晓静;李少芳;苏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应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科微创手术护理的发展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下,患者护理操作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不同,总结微创手术下护理对策的改变.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差异.结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可减少镇痛剂使用,提前开始进食,但术后吸氧时间延长.结论 根据微创手术的技术特点及患者恢复规律,改进护理对策可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蒙脱石散和甲硝唑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研究

    甲硝唑联合维生素B12口服治疗与蒙脱石散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比较.将87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药治疗组和局部用药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得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部用药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口服药治疗组.

    作者:魏爱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隔离防护研究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隔离防护措施.方法 将我中心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流行病个案调查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年龄7-78岁;男性45例、女性31例;输入性(县外感染或发病)病例22例、本地病例54例;潜伏期1-7d;首发症状以咳嗽、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头痛、肌肉痛较常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多数患者合并低钾血症.经隔离防护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未发生医护人员、院内其他患者感染及感染.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男性略多于女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为主,疫情可能由早期输入病例转为本地病例流行,二级防护可有效预防传染.

    作者:王继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12月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用药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对照组除常规用药外,另加普通肝素,观察心电图、心绞痛疼痛程度及发作次数、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高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节镜技术是骨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近年来关节镜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其具有直视、精确、损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1],膝关节镜手术的成功除需要精湛的操作技术外,其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也非常重要.我院近年来对76例患者施行了膝关节手术,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鑫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患者服用平喘合剂号,每次10ml,每天3次,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用药前后哮喘症状以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痊愈为8例,显效为15例,有效为25例,无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平喘合剂对热哮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涛;华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前后住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合格率和文书书写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往返病房的次数及铃声呼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利娜;温揽月;王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