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学观察

孔芹;孔庆恒

关键词: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药学特点
摘要:目的 对在儿科临床应用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药学观察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患儿,并随机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与10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非阿奇霉素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后,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疹、发热、抽搐、听力损害.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给予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其药学特点合理的用药,在大程度上降低阿奇霉素给予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剖宫产者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期间给予舒适护理的195例产妇为观察组,另取120例剖宫产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活动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舒适度,促使患者以佳状态配合手术.

    作者:邱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即单纯全麻组(G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EG组),G组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EG组在使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的同时,进行复合硬膜外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全麻所需药物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结束后患者苏醒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 G组使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用药量明显比EG组多,G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比EG组要长;EG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比G组好,且MAP低于G组、HR慢于G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更好的药物治疗效果,麻醉使用的药量少,患者血液动力学比较平衡,手术后,苏醒时间短,能提供可靠稳定的学流动力学的变化,值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积极推广.

    作者:蒋红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眼科专业特点决定了它是高风险专科之一,眼科护理工作的护理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如果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则往往是不可逆的,易引起法律纠纷.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眼科是我院重点科室,日门诊量在150人以上,病人相对集中,病人自身情况相对复杂,眼科门诊治疗相对集中,因此,探讨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制定管理对策.实现安全护理是眼科护理管理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现将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唐广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 根据我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在临床运用的疗效观察.方法 经2011-2013年收治178例的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运用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护理方案后的观察.结果 在心理护理解除外伤后患者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同时,配合医生为患者进行电疗、TTP、用药、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在心理护理解除外伤后患者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同时,配合医生为患者进行电疗、TTP、用药、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卿明翠;杨旭梅;杨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临床药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介绍

    目的 通过对临床药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介绍,促进临床药物的正确应用.方法 查找国际、国内的临床医药评价方法、标准的相关资料,经过分析、运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而综合提高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 经反复查找与实践后,明确了国内患者病情的大体需求及医生的临床用药方法是否正确有效.结论 对于我国多数患者的临床用药,医生不仅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同样重要的是患者的经济负担,如果两样同时兼备,就是对患者好的治疗与照顾.从而更加能够体现我国现代医生的道德与医术巨大进步.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降压益心胶囊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探讨

    目的 旨在探讨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拟定的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EH-LVH)的作用.方法 将68例EH-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34例),对照组(依那普利,3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UCG)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为97.06%;两组超声心动图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除LVDd外,LVM、LVMI、PWT、IVST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作者:王美芝;陈少蕾;于晓斌;尚庆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资料选自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的患者68例,共100只眼,临床诊断中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38眼为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5眼超声检查呈假阴性;有62眼为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经超声检查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62例老年白内障中合并症出现38眼.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合并症检出率高,且无辐射安全,是其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药学,任重道远——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如教育模式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通过以上途径,希望能够解决临床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陈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癌性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性疼痛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极其容易影响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功能,同时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对于癌性疼痛病人而言,心理疗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意义.相关的护理人员运用语言、图画、文字、电影等手段对潜移默化影响患者的心理,从而实现治疗目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病痛,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心理治疗.本文主要针对癌性疼痛的护理展开研究与探讨,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

    作者:夏忠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激光联合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激光联合鼻窦高负压置换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我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的患儿96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鼻窦高负压置换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弱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为4.2%,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高负压置换治疗和激光治疗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而将两者联合应用能较快缓解病灶炎症,进而恢复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功能,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四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儿歌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儿歌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在本院患者中选择10岁以下儿童30例,26例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复位后均以石膏外固定,平均住院天数12.5天.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严重或旋转移位,局部明显肿胀,影响手法复位或手法复位失败者.在复位及固定的当日即可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良好的解剖复位是骨折愈合成功的一半,而恢复肢体与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则依赖于积极且有效的功能锻炼.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迎合了儿童的口味,拉近了距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论 以儿歌的形式更容易让患儿接受,增加了愉悦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肖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8例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诊断和治疗外伤性膀胱破裂.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11例患者进行彩超引导下的注水试验,注水的出入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12例患者采用膀胱造影测定;10例患者采取腹腔穿刺液肌酐测定;5例患者采取血肌酐测定.经过测定后证实为膀胱破裂.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膀胱破裂修补术、膀胱造瘘术.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腹腔穿刺液肌酐测定、血肌酐测定、彩超引导下的注水试验等方法,能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对手术的积极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令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肠道肿瘤术后营养支持(附800例分析)

    目的 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后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探讨和分析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我院收治了80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其葡萄糖和电解质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剂等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d,空腹血糖分别增高(4.79±2.80)mmol/L、(2.11±2.09)mmol/L;同时试验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对其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李家琪;李鑫;周娟;王军;孔界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并对治疗与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2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PH、BE有明显改善,同时PCO2与HR下降明显,而SaO2明显上升,治疗与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后,给予积极的护理,如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气道护理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相关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邓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ER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ER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乳腺标本共80例,对ERβ表达和临场参数进行检测.结果 ERβ阳性表达率为60%.ERβ的表达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与病理分型相关,组织分化低则ERβ表达减少;与Ki67表达呈负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β与乳腺癌细胞分行和增值密切相关.

    作者:王贺;许东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青年胃癌患者90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究青年胃癌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2年住院治疗的190例胃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90例,老年组100例,两组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占46.3%,粘液腺癌占21.0%.青年组有报警症状65例,占72.2%;老年组90例,占90.0%;老年组比例较青年组升高17.8%.对比两组预后情况,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老年组优于青年组.结论 青年胃癌无特异性症状、高恶度,经积极治疗青年胃癌预后并非差于老年胃癌.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准确性的探讨

    通过对某医院2013年上半年12472份出院病案主要诊断的书写的检查,了解临床医师对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的书写的准确性,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临床医师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不够重视;对诊断原则和修饰规则把握不好;编码员掌握临床医学知识不够和编码原则不熟练.文章提出了重视对新毕业生以及新调入和外来进修人员的上岗前培训;病案编码人员的疾病分类继续教育培训;加强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的终末质控力度,使临床医师正确、严谨书写病历诊断.

    作者:原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75例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的探究

    目的 对胎膜早破孕妇采取阴道分娩的临床路径进行探讨性研究.方法 对我院的75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治疗,将其随机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产妇在病情知晓率、满意度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住院费用、产前、产后的感染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胎膜早破孕妇采取阴道分娩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可有效的提高孕妇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对孕妇在分娩和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其控制、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中院内感染8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介入操作等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监控意识并改进方法,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免疫力等临床干预措施,减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谈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乳房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如何对急性乳房炎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怎样预防产后急性乳房炎.方法 观察产后不同时期及非哺乳期乳房炎患者,分析乳房炎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 Ⅰ组:4例,产后3天,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并排空乳汁,2天后好转;2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Ⅱ组:4例,产后3-4周,2例经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3天后好转,1例经过热敷、按摩乳房,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4天治愈;Ⅲ组:非哺乳期女性2例,1例经热敷,外涂鱼石脂软膏3天后好转;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3天治愈.结论 急性乳房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应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了解预防急性乳房炎的相关知识,一旦发现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非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乳房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破坏更多的乳腺小叶组织,使病程延长.

    作者:姜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