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红
目的 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将158例实施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9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79例实施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围术期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大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两种口腔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70例接受根管治疗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组以及钴铬合金作为桩核材料,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修复手术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玻璃纤维组桩核折断、脱落和根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钴铬合金组,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说明玻璃纤维在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要优于钴铬合金材料.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2月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组病例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肺癌21例,乳腺癌9例,恶性胸腺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28例胸腔积液中找到癌细胞,另有4例胸水中未找到肿瘤细胞,经X线、CT、B超、病理组织学、胸水理化性质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KPS评分均>60分;预计生存期2个月以上;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近4周内胸腔内未注射过其它抗肿瘤药物或生物制剂.
作者:郑超;孙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综合治疗以及护理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实施综合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临床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胎盘早剥孕产妇的相关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并采用回顾性的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6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58例是剖宫产分娩,10例是阴道分娩;20例胎儿存活,48例死亡;有66例产妇存活,2例死亡,5例产后大出血,4例抢救成功.结论 针对胎盘早剥孕产妇,实行全方位的护理,可以将其临床好转率进行提高,并减少死亡率,进而增强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史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即单纯全麻组(G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EG组),G组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EG组在使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的同时,进行复合硬膜外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全麻所需药物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结束后患者苏醒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 G组使用丙泊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用药量明显比EG组多,G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比EG组要长;EG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比G组好,且MAP低于G组、HR慢于G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更好的药物治疗效果,麻醉使用的药量少,患者血液动力学比较平衡,手术后,苏醒时间短,能提供可靠稳定的学流动力学的变化,值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积极推广.
作者:蒋红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彩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非心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彩超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分析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组中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0%,数据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关系密切,彩超检查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崔哲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在围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所收治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婴儿和母亲死亡率等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压力,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术中出血,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吴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易发生喉痉挛,重症因黏膜高度充血肿胀,易导致喉梗阻而引起窒息死亡.本文通过对48例小儿急性喉炎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论,适量抗生素联合雾化吸入,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对促进疾病的好转与痊愈、可降低病死率,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一起典型狂犬病案例调查,分析狂犬病免疫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防治狂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顶山市2012年网络直报的一起狂犬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平顶山发生此起狂犬病疫情是犬只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传染源的存在;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不足;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掌握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和原则.结论 建议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加强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
作者:宋倩倩;王艳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0例实施静脉输液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儿一次注射成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徐宗萍;邱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钙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其使用中的问题上进行相关的药学分析.方法 从药学的角度对钙制剂的种类进行分析,对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临床使用钙制剂的选择方法以及合理方法.结果 临床上应从钙制剂的品种、生物利用度、剂量以及维生素D等角度进行合理的利用,要对机体的吸收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便对钙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有一个较好的指导.结论 在临床应用钙制剂时,应从其作用、不同钙制剂的特点、机体利用度以及选用等多角度进行充分考虑,为患者合理地选择质地优、含量高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的钙制剂,保证其治疗以及保健的效果.
作者:姚宏伟;孙筱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孕期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7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和引产且终诊断有畸形的384例新生儿和引产儿的资料,以产后终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开展产前超声规范化检查前后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与出生率,评估中孕期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 本组胎儿畸形发生率18.10/00,产前超声对384例患儿的畸形总检出率为76%.规范化超声检查对降低≥28周胎儿的引产率、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都有重要的价值,开展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前后的以上各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大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黄梅凤;欧阳艳文;黄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加强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出血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皮下出血2例,颅内出血1例,其他出血1例,出血总发生率为8.7%;对照组患者皮下出血2例,颅内出血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其他出血3例,出血总发生率为23.9%;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溶栓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出血并发症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对于降低其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霍金秋;孙亦粉;朱靖;张玉花;宋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力、阑尾的病理改变以及主管医生的手术技术、术后处理措施等有关.根据我们多年经验,参照国内外文献,我们认为下列因素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①患者因素.年龄> 60岁,体温>38℃,病程> 24h;有腹膜炎体征,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穿孔性阑尾炎.②处置方式.术者年资<3年;局部麻醉;手术操作时间> 60min,术中腹腔渗液> 50mL;术中切口保护不当;阑尾逆行切除;切口污染未行药液冲洗;术前、术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术后切口处理失当[1].
作者:牛华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采用舒适护理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在手术过程中充满了信心,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杨伟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层级护理联合PDCA循环法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肿瘤患者42例,平均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联合PDCA循环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康复锻炼动作准确率为52.4%,观察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护理联合PDCA循环法是提高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纪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桡骨远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十分常见,约占1/6[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亦日益增多,且大都为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有学者主张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长期制动可加重废用性骨质疏松,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科学进步,以外科手术治疗为首选,配合内科用药、生化监测与康复锻炼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更易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所以术前对于骨折的具体类型、关节面的损伤塌陷程度等情况的了解尤为重要.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骨折的特征,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术式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我院近三年来3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行螺旋CT三维重建及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俊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关于产褥期的家庭护理,笔者从产妇的护理包括修养环境、饮食营养、产后运动、产后性生活及避孕指导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产褥期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
作者:于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耳鸣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比灵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在西比灵基础上,加以敏使朗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全血黏度性指标较对照组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耳鸣患者西比灵联合敏使朗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韩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