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的基础护理

李君

关键词:脑梗死, 基础护理, 并发症
摘要:现今脑梗死疾病有高发的趋势,且多为高龄患者多发,此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性很大,且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也不甚良好.科学在不断发展,医学工作者对此疾病也越来越重视.笔者对此疾病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1 病因及发病机制此疾病高龄患者多发,有统计显示75.8%患者的年龄大于60岁.此疾病会致使患者出现智能障碍、失语、瘫痪等临床表现,患者因疾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疾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严重的影响.故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但要保障患者的生命,还应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CT泪囊造影及三维重建在泪道阻塞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CT泪囊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和泪道系统的CT三维重建(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在诊治泪道阻塞伴功能性溢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非外伤的泪道病变并伴功能性溢泪患者,均采用多层CT-DCG扫描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容积重建图像(VR)对泪道阻塞的病因进行诊断.结果 45例泪道阻塞的患者中,均发现阻塞病因,并经临床手术证实.慢性泪囊炎26例均伴泪囊增大、造影剂潴留,鼻泪管先天发育异常或鼻泪管炎症伴粘膜增厚阻塞8例,副鼻窦炎5例,泪道占位病变4例,下鼻甲肥大伴有鼻中隔偏曲2例.结论 结论多层CT扫描结合三维重组能清晰显示泪道阻塞的部位、范围及其致病原因,对临床明确诊断与选择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军;安奇;曲源;白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妇产褥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产妇产前产后及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状况波动情况及心理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 回顾2011年7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产妇产前产后心理的变化情况,以及针对易引发孕产妇产前产后变化的因素,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孩子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手术,有无并发症等,易会引发心理变化的因素.经过针对性的积极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保温输液对引产受术者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保温输液对引产受术者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70例引产受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温输液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非保温方式静脉输入室温液体,保温组静脉输入恒温加热的液体(37℃).观察两组患者输液肢体发冷、寒战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非保温方式的对照组,60例患者都感觉肢体发冷,15例出现全身畏寒,10例有不同程度的寒战,患者输液满意度为32.4%.保温组患者出现畏寒8例,寒战3例,患者输液满意度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温输液能增加引产受术者术后护理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红艳;吴淑萍;周树红;曾梅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临床研究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卵巢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收治的42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经过全程精心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通过对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不仅有效控制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还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例冠心病猝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近年,我院心血管科护士对心脏病病人虽然做到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对其进行吸氧,心电监护,护士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冠心病患者宣教到位,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使用通便药物,保持大小便通畅,但仍有三例冠心病病人发生猝死,现总结护理方面的教训如下:1病例资料例1顾某,男,60岁,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梗10年,入院2日前,频繁发作心绞痛,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2012年6月3日在无陪同人员情况下,从外地乘车来县级医院救治,次日凌晨2:00时起床排便时,发生猝死.

    作者:吴莅;杜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医疗单位老年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加强社区医疗单位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观察及体会.结果 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结合有效护理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做好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蕾;陈梦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溶血标本对临床肝功能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标本为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共90例,年龄22-45岁(平均33±8.07)岁,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 溶血组ALT、AST、GG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组ALT、AST、GGT水平.结论 溶血影响肝功能的准确性.

    作者:杨硕;陈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8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共收治的8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参照组有效率为71%,两组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比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3年期间,即2009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12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12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措施,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失眠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失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睡眠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30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盆腔灌入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9%,两组数据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采用盆腔内灌注的治疗方法,效果颇为明显,复发率较低,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魏海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收集的84例确诊为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中药方剂,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及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重度痴呆患者人数显著减少,而对照组则几乎不变.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记忆功能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韩琼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在肿瘤患者并肠梗阻的护理

    目的 观察肿瘤患者肠梗阻通过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按入院时间查随机数字表将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大承气汤200ml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

    作者:邱菊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目的 讨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情况,分别采取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随访时间12-24月不等,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统计治疗的优良率,从而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74例选择手术治疗,6例接受保守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持续时间为40±10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ml.其中:采用DHS治疗2例,PFNA治疗70例,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随访,手术治疗效果为优、良、差患者例数分别有60例、12例和2例,优良率为97.30%.保守治疗效果优、良、差患者例数分别有2例、2例和2例,优良率为66.67%.优良率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在各种主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手术治疗.

    作者:曹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的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之间在我镇社区建档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张爱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充血性心衰治疗临床分析

    本院近年收治60例充血性心衰的患者,经给予五联疗法药物治疗,心衰得到很好的控制,笔者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院近年收治60例充血性心衰的患者,所有患者中24例患者为女性,36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40-70岁.16例患者为慢性肺心病,14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脏病,12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8例患者为心衰单发病为冠心病.所有患者均进行心功能评价,结果显示为Ⅱ-Ⅲ级,患者疾病病程为1-6年.8例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12例患者合并有房颤,10例患者合并有室性早搏.

    作者:吴晓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婴幼儿和儿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和儿童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结果和B超、X线的影像学表现及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等.结果 婴幼儿组较儿童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表现明显,而儿童组腹痛症状表现明显;婴幼儿组腹部X线检查中肠管积气和双下肺纹理增强表现的比例比儿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实验室检查无统计学差异;婴幼儿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儿童组低(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婴幼儿组较儿童组临床表现明显,但儿童组实验室检查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肛内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肛内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用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单用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愈后复发率分别为观察组10%,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肛内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忠慧;高健;宋临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自尊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尊心,缓解其精神压力,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的门诊处方4200张按选药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当、配伍及联用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缺乏合理性、滥用药物、用量不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调查处方的3 3%,共计140张其中滥用药物21例、用量不当14例、配伍及联用不合理48例、药物使用方法缺乏合理性17例、给药方式不当10例、选药不合理1 3例、药物使用时间不当17例 结论 加强对医生用药过程的监督,确保合理用药,提高处方质量,并根据不合理用药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有效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保护患者的利益

    作者:乌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手段及护理方法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4万妇女死于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窘迫综合症、凝血功能障碍、休克等,严重的后续影响还包括生育功能的丧失和脑垂体的坏死,甚至还会危及产妇生命.通过保健、医疗和护理手段,尽可能的预防产后出血,及时监测出血症兆和病情,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护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从而大程度的降低生产风险和产妇死亡率.

    作者:娄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