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肠梗阻80例临床分析

李牧;陈兵

关键词:肠梗阻,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肠梗阻80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肠梗阻中治愈75例,占93.75%;好转4例,占5%;死亡1例,占1.25%.结论 肠梗阻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根据病因部位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应广泛应用手术治疗肠梗阻.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变应性鼻炎32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我院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体会.方法 使用统计学手段采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针对患者临床表现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确诊病例,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并结合准确的临床护理.手术方式包括:前组筛房手术治疗、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和鼻中隔粘膜下手术治疗.同时对变应鼻炎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观察分析和术后康复性统计.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药物无明显改善后采用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有30例疗效显著,占93.75%;1例好转,占3.13%;1例无好转,占3.13%.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根据其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徐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在治疗急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住院的急性肠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俩组,每组人数为50例.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都给予相同基础的治疗,两组患者都是用相同的止吐、补液、纠正其电解质等的常规性治疗 3至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78%.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但在止吐的时间和体征好转的时间上少于对照组(P>0.01),并且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明显、迅速、临床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急性肠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花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宫外孕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时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妇产科处理的10例宫外孕情况,通过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措施,分别对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开展干预护理,并对患者的心理做好疏导和引导.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没有发生并发症,手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宫外孕患者进行积极的纠正治疗,为手术准备缩短了时间,有利于抢救成功,所以,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陈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类型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病原菌类型,为控制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12年8月间行腹部手术的946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946例患者行腹部手术,有84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88%,其中,急性阑尾穿孔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高达20.25%.病原菌送检结果显示,11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34%.结论 行腹部手术过程中,应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无菌化操作意识,彻底清理术野污染物,并正确留置术后引流管,针对性地提高患者个体的抵抗力,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罗光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的方式,口服550mg/次的替比夫定,2次/d,治疗组患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规定5周为一个行程.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和有效标准上的人数均大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74%)远高于对照组(64%),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着疗程的增加HBV、DNA的阴转率均大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发生各项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疗效明显,HBV、DNA的阴转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极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傅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嵌顿性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嵌顿性胆囊结石采用腹腔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嵌顿性胆囊结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OC组(开腹胆囊切除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LC组21例患者20例成功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仅1例因炎症较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5.2%,21例OC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C组(P<0.05);LC组无并发症出现;OC组发生胆漏1例,1例出血、2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8%,L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义;张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GA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CAG诊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胃复春4片3次/d,叶酸10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维酶素1.0g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复查胃镜及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仅为3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时照组仅为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复春联合叶酸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分级.

    作者:石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治愈率,降低消化道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 对2009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非手术组9例,手术组5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发现非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优于手术组,P <0.05存在显著差异;手术组有1例病死,两组相比较其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病因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非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时应慎重者虑.

    作者:朱秀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控制中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层次分析危险因素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主要危险因素,在患者不同住院时期给予适时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制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再发病发生率和心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存在文献因素,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并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生存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曲唑酮治疗46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广泛性焦虑症疾病治疗中运用曲唑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分别采用曲唑酮片和阿普唑仑进行一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并采用相关测量表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经HAMA、SAS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1、2、4周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未经特殊处理而缓解.结论 通过本文的临床实践研究,在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中曲唑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系数较高,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根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原因及干预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干预及缓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设计及编制调查问卷,邀请护理人员对问卷内容进行填写,并整理和分析填写结果,以此作为干预和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依据.结果 护理人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因素和职业本身因素.结论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承受着来自身心的双重压力,对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产生了直接影响,需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朱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研究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时间长,属于终身性疾病,且并发症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发现,尽早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进行控制,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保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康复和预后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研究,力求在大限度上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上处在舒适满意的状态中以缓解患者的病痛和精神压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减轻、并发症率的降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晋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12例孕期及产后饮食营养结构调整

    目的 提升妇女孕期及产后饮食营养摄入质量.方法 对我院112例产妇孕期及产后的饮食营养结构调整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同普通摄入大众化饮食的产妇相比,经饮食护理、营养结构调整的112例产妇孕期及产后身体健康素质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更为良好.结论 应当加大对产妇孕期及产后的饮食护理力度,对她们的饮食营养结构进行调整,确保产妇及胎儿能够更为健康.

    作者:董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措施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合适的术中护理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手术中护理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该办法要可行性高,符合实践要求,并且要拟好相关实施的细则,方便管理与实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对医院手术中护理的流程和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更规范地进行操作.并要同时进行术中护理的监测与考核,加强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术中护理的相关流程等.结果 采取以上的护理管理办法,可以明显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升了其控制术中感染发生的能力.随着术中感染护理的流程逐渐规范与优化,护理人员的术中护理缺点也逐渐减少,从而使术中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结论 制定详细的术中护理实施流程,加强对术中护理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术中的感染率.

    作者:管继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79例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术应用于牙髓病和根尖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9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采用一次法或多次法根管治疗82颗患牙,77颗患牙成功治愈,成功率93.9%;失败5颗,占6.1%;失败患牙于随访时拔除2颗,3颗复发再次接受治疗.结论 根管治疗术可有效治疗牙髓坏死与牙尖周病,只要适应症选择合理,操作规范、谨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琼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肾功能改善以及蛋白尿减少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间入选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局部取穴针灸疗法,平补平泻,10次为1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熏蒸疗法,1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构成不同(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痊愈(35.3%)与显效(36.8%)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4.2%、32.3%);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水平(85.5%),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可明显提高针灸效果与总体有效率,具备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顾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然分娩产妇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针对自然分娩产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针对对照组产妇采取产科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统计产妇三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常规产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结合的观察组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总发生疼痛的程度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77.8%的良好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0%.对照组在三个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远远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帮助产妇调节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心理,以佳状态来保证自身顺利分娩和胎儿安全.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细胞内钙离子的研究进展

    钙离子对细胞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胞内钙离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从细胞内钙离子的生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与细胞内钙离子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汤英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硬膜外联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硬膜外联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将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随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联合全麻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全麻,并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苏醒后烦躁反应例数少(P<0.05).结论 硬膜外联合全麻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年术中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苗荷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