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本文浅谈了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传统中药的优势以及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雅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科于1997年实施整体护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带教工作,至今10年多的时间,每年均有70-80名实习护士进行临床实习,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提出了以概念带教、以症状带教、以病人带教的方法并从心理护理、基本知识、专科技能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运用.从理论和技能两个方面做了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本组实验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78例显效,占78%,21例有效,占21%,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湿化护理、引流护理等,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支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猪留患者60例,根据残余尿量将病人分为轻、中、重度组,给予艾灸穴位治疗2-4周,中、重度组给予间歇导尿并辅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比较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膀胱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艾灸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轻度及中度治疗组效果明显P<0.01,重度组膀胱残余尿量虽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付永丽;张健;何静;李静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钙离子对细胞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胞内钙离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从细胞内钙离子的生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与细胞内钙离子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汤英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就诊于我院,但需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的43例患者于手术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询问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中非语言行为的感受情况,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非语言行为(如亲切感)的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并且其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为平稳,三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不但能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促进其积极配合,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霍祖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在广泛性焦虑症疾病治疗中运用曲唑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分别采用曲唑酮片和阿普唑仑进行一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并采用相关测量表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经HAMA、SAS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1、2、4周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未经特殊处理而缓解.结论 通过本文的临床实践研究,在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中曲唑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系数较高,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根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以“实习带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完善优质就业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规范了管理程序,构建了有学校结合较为紧密、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社会知名度较高毕业就业医院基地群,实现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目前整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协助他们完成就业选择和安置,以此使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
作者:孙立波;万佳欣;刘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的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妊高征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分娩的妊高征患者78例,年龄18-48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30例.孕周33-42周.其中过期妊娠2例,早产16例,双胎6例,巨大儿4例.
作者:项君艳;郭林芝;马玉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于中药汤剂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因此,汤剂是中医药应用早、广泛的一种剂型但中药汤剂仍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改进或改革中药汤剂,寻求既能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又能减少汤剂的不足的剂型,需要引起每一个中医人的高度重视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文荣学;秦德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参归饮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方肖庆;邵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AD)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中有15例(约75%),经多排CT检查确诊.16例(80%)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7例(85%)有剧烈的前胸、后背疼痛症状.分型:A型6例(30%),B型14例(70%),早期误诊6例(30%).结论 本组患者以高血压、病变累及降主动脉相对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而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产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和病残儿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死胎发生率仍无明显下降,我国围生儿死亡病例中,死胎仍居首位.死胎指妊娠20周后的胎儿在宫内死亡,不包括死产.本文收集了2009年我院30例妊娠晚期(即28周后)死胎病例,对引起死胎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围产期保健中值得注意和必须加强监测的内容,目的在于减少并预防妊娠晚期宫内死胎的发生.
作者:陈小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老年痴呆症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发分2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防噎食吞咽技巧训练、吞咽功能恢复训练、调整患者饮食种类等,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皆在护理后3周给予吞咽功能评价,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89.3% (25/28),对照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50.0%(14/28),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17,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痴呆症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吞咽功能和自主摄食的能力,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笑梅;王春霞;田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探讨有效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诱发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5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推注,同时给予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并密切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49例(79.03%)昏迷患者5-58min意识清醒,13例(20.97%)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甘露醇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后好转,其中,重度昏迷患者中有3例(23.08%)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后遗症,1例(7.69%)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及时分析病因,根据病因、诱因对症下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应加强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预防其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许俊峰;杜高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 所有患者中,出现晕厥症状43例(53.8%),出现心律失常67例(83.75%),且昏厥发作时间与心律失常一致;经T检验,晕厥组与无晕厥组R-R间期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晕厥与RR间期的关系十分密切.结论 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诸如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确度高以及费用低等,应当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培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素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调查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统计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高危因素的健康教育.结果 调查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高盐饮食、饮酒、吸烟、缺乏锻炼、肥胖等.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后,指导患者有效地预防血压升高,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高血压患者对自己本身的形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不知情,对其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张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7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传统张力缝合修补手术治疗,治疗组的患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宝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七氟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14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57),七氟醚复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对两组间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麻醉诱导:舒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为0.25ng/ml,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2.0ug/ml,患者意识消失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观察组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2.0%,对照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4ug/ml,两组均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5ng/ml,静脉输注罗库溴铵0.15mg.kg-1.h-1.两组均维持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30%记录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各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及诱导期异丙酚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的腹部手术,但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麻醉恢复较快,更适于老年患者.
作者:陈艳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2种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以致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我院(2007-2011年)58例经急诊救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阿托品静脉持续微泵入(10mg/h),对照组给予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愈率高,死亡率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品持续静脉泵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用药量精准且速度一致,能使患者迅速达到阿托品化,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使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直至痊愈出院,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许韶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