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价值

王培丽

关键词: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晕厥,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 所有患者中,出现晕厥症状43例(53.8%),出现心律失常67例(83.75%),且昏厥发作时间与心律失常一致;经T检验,晕厥组与无晕厥组R-R间期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晕厥与RR间期的关系十分密切.结论 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诸如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确度高以及费用低等,应当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社区对223名满月儿体检工作分析

    本文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分析了本社区婴儿体检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主要对223名满月婴儿体检,正确的护理及预防对婴儿湿疹的复发至关重要.

    作者:李泉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应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患有掌指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患有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掌指骨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患有掌指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秦志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方法 选择内分泌科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结果 观察组送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确选择送管方法和送管时机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静;胡志翠;宫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例冠心病猝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近年,我院心血管科护士对心脏病病人虽然做到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对其进行吸氧,心电监护,护士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冠心病患者宣教到位,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使用通便药物,保持大小便通畅,但仍有三例冠心病病人发生猝死,现总结护理方面的教训如下:1病例资料例1顾某,男,60岁,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梗10年,入院2日前,频繁发作心绞痛,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2012年6月3日在无陪同人员情况下,从外地乘车来县级医院救治,次日凌晨2:00时起床排便时,发生猝死.

    作者:吴莅;杜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士如何实现自我保护

    “白衣天使”曾经是大家非常崇尚的职业,可如今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全国各级医疗纠纷普遍呈上升趋势的形式下,大家都开始畏惧这一美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法制意识的提高,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务人员被打、被伤害的事件已屡见不鲜.而护理人员作为医患关系中特殊的一员,也很难幸免.作为护理人员本身,如何采取防范手段,实现自我保护,笔者愿将自己的体会与各位同事分享.

    作者:曲比阿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探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为临床护理带来的可见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护理管理,优化护理文件书写、改变排班模式、实施人文关怀、细化基础护理项目等措施,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护理管理前后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使护士提高了优质护理的意识,对临床上加强优质护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

    作者:于培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胎心监护NST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NST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15例妊娠晚期无反应型产妇病例资料.结果 经分析显示发生率为3.65%,胎心监护异常提示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胎心监护异常与羊水过少,妊高症,过期妊娠,脐带受压有关.结论 胎心监护能了解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状态,能为临床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胎儿缺氧,决定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因素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12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会因素对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不容忽视,孕期产前健康宣教有利于降低社会因素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柏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犬咬伤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及预防对策

    目的 通过对狂犬病病因的探索,提高人群对狂犬病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及时处理伤口,可阻断狂犬病的发生.方法 对于咬伤的病人,如皮肤未出血,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联合使用狂犬病血清或疫苗.结果 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可降低伤口感染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这176例患者经过全程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后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 狂犬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做好预防,就能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胡晓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236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棓丙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杜文和;林平;杨仙珍;何正桥;李仕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严重创伤急诊救治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患者成功脱险,另5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时间均控制在25-55min范围内,平均抢救时间为(35.5±4.4)min.结论 在急救的过程中,时间的控制是救治患者的关键,为此,护理人员需冷静掌握患者病情,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落实急救护理.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偏头痛采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划分,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加强中医辩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预后获得明显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分析葡萄糖酸锌颗粒剂佐治儿童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葡萄糖酸锌颗粒剂佐治儿童秋季腹泻疗效.方法 选取秋季腹泻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42例.均给予抗病毒、补液、酸中毒纠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葡萄糖酸锌颗粒辅助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综合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儿发热、腹泻症状均消失,对照组发热7例,腹泻5例,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观察组患儿42例,经补锌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葡萄糖酸锌颗粒佐治儿童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泽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缓解围手术期痔疮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73例围手术期的痔疮患者,随机将分为两组:特殊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特殊护理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特殊疼痛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对比评价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 特殊护理组成员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痔疮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其他特殊护理方法如舒适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教育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晓;戴国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治疗,患者的流体完全消融率这93.1%,54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甲胎蛋白在术前及术后未出现升高现象,23例患者的甲胎蛋白术后较术前有降低现象.完成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5例患者出现发热、转氨酶升高等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实行随访,患者在三年后的生存率为51.3%.结论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手术对于肝脏肿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鹏;魏玮;杨汇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9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6例关节部位疤痕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用皮肤扩张术进行治疗,评估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5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6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1.1%.结论 临床上应用皮肤扩张术对关节部位疤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回顾性分析

    病毒性肝病为肝脏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发生进一步恶化,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的发生.目前对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有常规指标如:TP、ALB、GLO、A/G等,还有一些新的指标如PA、ADA、LAP等.以上指标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出于对病毒性肝病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回顾分析的目的,对常规指标和新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具体综述.

    作者:莫荣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的门诊处方4200张按选药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当、配伍及联用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缺乏合理性、滥用药物、用量不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调查处方的3 3%,共计140张其中滥用药物21例、用量不当14例、配伍及联用不合理48例、药物使用方法缺乏合理性17例、给药方式不当10例、选药不合理1 3例、药物使用时间不当17例 结论 加强对医生用药过程的监督,确保合理用药,提高处方质量,并根据不合理用药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有效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保护患者的利益

    作者:乌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固体辅料炮制药物的应用研究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药物加入固体辅料炮制后可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

    作者:欧碧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末梢血中锰

    目的 建立一种全血锰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方法 将末梢血用硝酸-Triton稀释液按10倍充分稀释后直接测定.结果 使用PEAA300型原子吸收议检查,平均回收率可达到99.2%,变异系数(CV)为3.4%-5.3%.结论 该法为一种可信度较高,操作性较强的测定血锰的实用测定方法.

    作者:程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