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理疗结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观察

马巧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理疗,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理疗结合康复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8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综合组患者经针灸理疗后配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9.3%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理疗和康复护理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相较单纯针灸疗法更为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孟鲁司特对于治疗过敏性小儿咳嗽的临床效果,以期探索过敏性小儿咳嗽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将100名小儿过敏性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于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观察该症状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消退时间及六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对于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辖区内50-70岁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及药物治疗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则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三个月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对血压值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了护理干预的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相关知识有所掌握,药物依从性明显好转,血压控制情况较好.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了服药的依从性,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采用护理干预和药物同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高中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种新型长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

    1概 述雷米普利(Ramipril)是一新型高效、长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可以治疗各种高血压病症,也是治疗充血性心衰病症的必备和首选的药物.雷米普利在治疗病症中的优点就是药效作用强而快,持续时间长,用量小,副作用小.通过一些临床证明,雷米普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指数和对肾脏的损害,改善代谢紊乱病症.有效降低了心肌梗塞的死亡率.1989年10月率先在法国上市,商品名Delix/Tritace,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开发生产上市.

    作者:曹忠诚;贺秀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保温输液对引产受术者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保温输液对引产受术者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70例引产受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温输液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非保温方式静脉输入室温液体,保温组静脉输入恒温加热的液体(37℃).观察两组患者输液肢体发冷、寒战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非保温方式的对照组,60例患者都感觉肢体发冷,15例出现全身畏寒,10例有不同程度的寒战,患者输液满意度为32.4%.保温组患者出现畏寒8例,寒战3例,患者输液满意度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温输液能增加引产受术者术后护理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红艳;吴淑萍;周树红;曾梅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比较探讨

    目的 分析采取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的结果.方法 选取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别给予患者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在尿液检查中,可以将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能够将尿液白细胞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有效降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于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7月接待的30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两组:研究组(150例)和参照组(150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经过一段时间后,统一发放问卷对这300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回收问卷(回收率百分之百),并对相关结果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过程体现出了人性化的服务态度,但是研究组的效果更佳,既提高了病患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形象.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满足了病患的需求,不仅做到了完全尊重病患,同时也为他们的隐私做好了保护.此外,优质护理服务也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素质与态度,拓宽其知识面及加强其与病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

    作者:金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采取2011年4月到2012年10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慢性胃炎患者60例标本回到学院的微生物检验室进行检验和研究,以胃黏膜活检标本检测结果为标准. 结果 2种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性均达到90%以上但特异性大大不如单项检测.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非侵入性特点、操作简单、标本易获取、对人体无害、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理想诊断方法

    作者:代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护理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为常用的临床用药,其可对心律失常疾病进行治疗,但此药物会对患者的血管有很大的刺激,其会致使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我中医科予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了1例因应用此药物致使静脉炎的患者,给予患者进行精心地护理,患者各项情况明显好转,报道如下.

    作者:申屠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天麻的质量评价研究

    本文以天麻的有效成份的含量为基准,近年来有关天麻质量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灌流串联(HD-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45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次透析时间4.5h,在透析前,将准备好的灌流器用专用连接管接于透析器前,HD-HP治疗2.5h;每周一次.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5例患者为无效,40例患者为有效.90%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 HD-HP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有好的临床疗效,治疗中应注意各项操作都应符合规范,给予患者密切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马秀玉;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研究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时间长,属于终身性疾病,且并发症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发现,尽早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进行控制,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保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康复和预后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研究,力求在大限度上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上处在舒适满意的状态中以缓解患者的病痛和精神压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减轻、并发症率的降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晋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来我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方法分为时间窗组(<24h)和对照组(>24h),其中,时间窗组50例,对照组52例,同时进行肢体和语言功能锻炼,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时间窗组的50位患者中,有14位基本痊愈,19位患者病情显著进步,9位患者病情进步,治疗有效率达84%.对照组的52位患者中,有8位患者基本痊愈,16位患者病情显著进步,15位患者的病情进步,治疗有效率为75%.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治愈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所承受痛苦.

    作者:李德兵;章燕;隽红燕;殷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方式及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和总结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疾病的护理方式及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78例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宫颈外观正常.一次性手术成功76例,成功率97.44%.未治愈患者2例,在通过二次修复手术后治愈.结论 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于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

    作者:游桃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1-2012年我院104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占41.67%,泌尿道占25.00%,高龄、肺部疾病、糖尿病、吸烟、心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的患者发生率高(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的部位是下呼吸道,高龄、肺部疾病、糖尿病、吸烟、心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等是高危因素.

    作者:殷闯;魏祎;尉娜;谭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6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给予吸氧、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采用甘露醇治疗,另外63例患者为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油果糖,治疗7天、1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脑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糖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且肾损伤较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采取临床治疗,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60例患儿经过治疗之后,其中五天便恢复体温正常的为50例(83.33%),七天恢复正常的为2例(3.33%),十天恢复正常的为6例(20.00%),剩余2例(3.333%)由于病情较重,在十天之后才恢复正常体温;60例患儿中的55例在出院时对胸片进行检查,病灶完全吸收,13例恢复正常体温,病情好转并出院.全部患儿在出院之后1-10周进行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患儿住院时间为6-21天,平均为(5.6±6.3)天.结论 针对惠儿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方法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预后,比如说小儿肺炎性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同时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可以结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进行治疗.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研究

    目的 对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诊断为原发性痛风的患者,患者的资料处理方法为采用Logistic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25-73岁,女性患者仅有3例,其余157例患者均为男性.结论 痛风是外部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原发性痛风应当以早期预防为主.

    作者:田永红;贾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针对1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存在的以及潜在并发症的评估,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方法和实施步骤加以进行具体的护理指导,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存在的潜在并发症得到相应的控制,使患者缩短住院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患者中使用,可以使护理在工作遇到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志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心脑血管科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心脑血管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方法 对患者进行重新分配,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高低、职称情况,将护理人员进行调整,明确每一位护士的工作内容,并进行层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制度.结果 通过对护士的重新分配与层级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护士的值班时间,使医院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了安排不合理造成的人才损失.调查实施连续排班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发现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通过合理排班,也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结论 科学合理的连续性排班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层级管理制度也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提高.

    作者:郭艳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的调查研究

    目的 描述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工作环境现状.方法 该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量表)对浙江省2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4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的现状.结果 护理工作环境在第5维度“医护合作关系”的得分高(3.089),其次是第2维度“高质量护理服务为基础”(3.040),得分低的是第4维度“人力和物力的充足性”(2.719).45%的医院护理工.作环境为“差”,35%的医院护理工作环境为“好”.结论 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环境总体处于一般.护士对医护合作关系方面较满意,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护理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力和对护士的支持,人力和资源的充足性三方面有待提高.

    作者:陈竞萌;沈璐;戚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