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方式及措施探讨

游桃香

关键词:LEEP刀, 宫颈糜烂, 护理, 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疾病的护理方式及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78例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宫颈外观正常.一次性手术成功76例,成功率97.44%.未治愈患者2例,在通过二次修复手术后治愈.结论 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于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妇产褥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产妇产前产后及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状况波动情况及心理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 回顾2011年7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产妇产前产后心理的变化情况,以及针对易引发孕产妇产前产后变化的因素,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孩子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手术,有无并发症等,易会引发心理变化的因素.经过针对性的积极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试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对于孕妇和产儿均会产生严重影响,是孕妇及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控制血压,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同时提高自然分娩率.因此,临床上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与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有了新的医疗进展.

    作者:李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眼科不合理用药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眼科不合理用药处方,为眼科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2月本院西药房处方随机抽取1500张进行统计分析.对眼科不合理用药用百分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66张,占11.0%;其中口服药物108例,占65.0%;滴眼剂70例,占42.1%;注射剂18例,占10 8%.结论 在眼科临床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医生和药师都要重视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常用分娩镇痛法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 分析产妇生产时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其阵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1-2011.2所收治80例产妇,根据其阵痛方法的不同,并在得到产妇允许的情况下,将这8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笑气吸入镇痛组(即IA组),另一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即PCEA组);然后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剖宫产几率以及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后再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来对以上两组产妇的疼痛进行评分;并对新生儿进行Apgarg评分.结果 PCEA组产妇的治疗满意度明显比I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FA组的产程、剖宫产率以及VAS评分均低于IA组,这两组产妇的上述指标之间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组新生儿的Apgar's评分比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IA组的镇痛效果,且未对新生儿造成明显的影响,该治疗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肖美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一汽厂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的调查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年龄群体的危险因素及共临床特点,有利于心肌梗死的社会宣教和临床救治工作.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2年4月符合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55岁为A组,≥55为B组,比较两组的两例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生理或疾病因素与AMI的相关性,并对两组AMI临床特点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生理性疾病等与AMI有极大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胸痛,心力衰竭,恶心;心律失常,无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等分析,发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是不同的,其临床特点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刘爽;张玉玲;吕东清;王波;刘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药理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的是学校的生力军,他们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本文站在药理学青年老师的角度上,分析从事药理学教学的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现状,从课堂内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增强语言和形体表现力两个方面;课堂外青年教师加强岗前培训、参与集体备课和说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综合论述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杨宇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氮平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治疗甲基苯丙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1-12月收治的9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氮平组49例和利培酮组49例,采用PANSS和副反应量表评定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3.8%,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7%,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 奥氮平、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冰毒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显著.但奥氮平副反应比利培酮发生率明显低,安全性好.

    作者:潘建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厌食症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小儿厌食症与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小儿厌食症的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小儿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小儿及家属正确的喂养,以及采取中医治疗手段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及中医治疗手段,使小儿厌食症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终使患儿能够正常地摄取营养,达到机体满足量.结论 小儿厌食症与小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儿童生长是关键时期,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与相关治疗控制了厌食症的发展,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雪娟;李雪峰;徐凤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山西省大学生中医学认知水平调查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对中医学认知水平基本情况,找出影响因素,比较认知水平的差异,为今后开展高校中医学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所抽取山西省三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调查问卷.问卷中涉及中医学基本常识的30道选择题,总体及格率为22.96%.调查对象中有52.9%的学生听过中医学有关讲座,有21%的学生获取中医学知识的途径为有关讲座,山西省大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仍有较大提高空间,应在各高校加大普及中医学知识的力度,并通过其他合理途径普及中医学知识.

    作者:柏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腿疼痛的护理

    近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电脑电视的普及、汽车的增多,生活工作姿势的不正确或者外伤等原因[1],急慢性腰腿疼痛已是门诊住院患者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为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在治疗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护理的重要性[2],故我科结合实际情况,在门诊住院患者中实行如下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具有显著的疗效,一般要求卧于加薄垫的木板或硬板床上,床面一定要平整而硬实,仰头时头不可垫得过高,在腰下(从肋缘至骨盆)垫一薄枕使腰部软组织和脊柱肌群得到松弛和完全休息,俯卧时防止背部过度后伸.在急性期,可采取俯卧、屈膝的保护性体位,每日数次,每次30-40分钟,可有效止痛.良好的睡卧姿势配合其他综合治疗,可达到佳疗效.但休息和活动是护理腰腿部疼痛患者的两个方面、应动静结合,防止肌肉无力和失用性萎缩.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脑卒中患者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作业疗法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焦虑程度低,日常活动能力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使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一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提高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质量的探索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中对于检验医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不单单是进行独立的某项检验和质控,同时对于提高准确的临床咨询和应用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满足这一要求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入的改革,从而提高整体的效果.因此,本文对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中的情况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质量.

    作者:李立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皖呼吸内科病房的24名护士,将24例护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9例,一般满意的有2例,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1.7%,对照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5例,一般满意的有4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75%.结论 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护士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贾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动态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运用JCI中PDCA循环管理办法在动态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动态血糖的应用过程中,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办法进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管理.通过加强对动态学糖知识培训、植入探头后维护、血糖监测重点及常见故障处理技能知识的培训,制定动态血糖佩带流程,统一规范佩带前后宣教内容.结果 通过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应用到动态血糖的管理中,护理人员从知识、技能操作、患者满意度及数据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运用到动态血糖监测管理中,护理人员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医患有效沟通,患者依从配合性都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为病人的对症治疗.

    作者:郝睿楠;李萍;王梦云;田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妇待产过程中体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产妇待产过程中体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64例,给予体位护理,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P<0.05).结论 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给予体位护理,可以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有利于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临床治疗精神疾病所用药物的理性分析

    本文截取部分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这些药物的药物机理的分析,阐述这些药在实际治疗工程中的作用,注意这些药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更好的为病患者服务,同时掌握这些药的运行机理可以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应用药物.

    作者:买丽克扎提·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量输血前后血小板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上采用大量输血急救措施前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接受大量输血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大量输血后不进行血小板的补充,观察组患者在大量输血后及时进行血小板的补充,后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即刻及输血后第3、5、7d血小板的数量.结果 62例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输血前,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观察组在输血后第3天血小板数量就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大量输血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血小板补充,能够加快血小板数量的恢复,避免输血治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有助于提高输血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关建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9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6例关节部位疤痕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用皮肤扩张术进行治疗,评估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5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6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1.1%.结论 临床上应用皮肤扩张术对关节部位疤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临床治疗水平与治疗效果.方法 结合某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具体症状特征,通过对于患者的病症类型进行辨证划分与中医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的及时跟踪记录与回顾分析.结果 该医院收治治疗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经过该医院的中医辨证临床治疗后,有20多例患者已经痊愈,并且有50多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症在经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恢复,仅有两例病例患者的治疗是无效的.结论 中医辩证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治疗中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唐健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食管扩张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对食管扩张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行食管扩张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且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为明显,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护理后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率达到90.7%,而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食管扩张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更多应用.

    作者:刘增艳;董效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