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郑荣花;刘玲红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分娩方式可分为剖宫产组(22例)及自然分娩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时间、休克发生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引起自然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及胎膜残留;引起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切口感染、内膜炎及切口裂开,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不同分娩方式晚期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邓建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确定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年资系数、岗位系数、专业素质等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同时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这些指标进行评分估计.结果 通过实行关键指标法,临床上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实行关键指标法之前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键指标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的公正性及客观性,而且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对于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印忠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病例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病患采用单纯黄连素治疗;给予治疗组病患在黄连素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硫糖铝与黄连素联合用药的方法对于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凡宾;洪培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 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采用益气养胃汤治疗,总有效率89.6%(43/4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广泛应用.
作者:郝巨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的有效护理对策,对照患者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式情况下的恢复状态.方法 把我院2010年到2012年老年收取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并症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干预后,无论是食欲、疼病情况,还是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有效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加强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开展,护士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事业的发展,使患者能放心、舒心、安心地在医院治疗.
作者:孟凡香;于悦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氧气吸入是医院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一根鼻塞型氧气管的长度约为140cm,临床上因科室病人增多,床位增加,使原有的床头中心给氧装置偏离床位,使病人氧气吸人时单根氧气管长度不够,影响了护士操作,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度.起初,我们采用胶布将两根氧气管连接,但使用过程中胶布粘性不够,特别是遇到水的时候,导致连接口松动漏气,影响吸氧效果.后来改用玻璃接头连接氧气管,但玻璃接头易碎,且不易取材,需重复消毒重复利用.
作者:罗良华;郭君强;陈智群;张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5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00%、8.0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6.00%、100.00%,实验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疾病治疗.
作者:韩清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减少病人鼻饲管的滑脱,用棉质绷带固定鼻饲管法对长期使用鼻饲管的病人进行实验及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组30例采用棉质绷带固定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胶布固定方法.结果 两组胃管滑出率相比,实验组的滑出率小于对照组的滑出率;两组舒适度相比,实验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两组的固定时间相比,棉质绷带一般5-7天更换1次,对照组每天更换3-5次,有较大差距.结论 棉质绷带固定鼻饲管的方法更为安全、可靠、简单、舒适.
作者: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光动力疗法作为常规治疗手段,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及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四吡咯化合物卟吩衍生物作为光动力药物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我们研究共轭双光子四吡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作者:夏娇;丁海林;陈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关系,制定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出生质量.方法 收集2012年我市8家出生缺陷监测单位,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我市8家监测单位围产儿8972人,出生缺陷53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03%.结论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做好婚前保健,提高婚检率,正规孕期检查、孕期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
作者:曹明玉;郭凤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7月三级甲等医院普外三科化疗性静脉炎患者160例,根据观察到的静脉炎先后顺序编号,逢A号入选实验组,逢B号入选50%硫酸镁组,逢C号入选新癀片组,逢D号入选湿润烧伤膏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新癀片浓茶叶水结合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B、C、D各组采用相应药物外敷,并比较各组病人静脉炎的好转率.结果 实验组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高于其他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癀片浓茶叶水结合湿润烧伤膏交替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优于B、C、D各组的药物,提高了护理效果.
作者:黄丽萍;郑荣花;刘玲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厄贝沙坦与稳心颗粒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糖尿病合并有阵发性房颤患者10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使用药物厄贝沙坦,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使用药物厄贝沙坦与稳心颗粒联合应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厄贝沙坦与稳心颗粒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阵发性房颤症状,并且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伟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皖呼吸内科病房的24名护士,将24例护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9例,一般满意的有2例,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1.7%,对照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5例,一般满意的有4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75%.结论 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护士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贾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采取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的结果.方法 选取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别给予患者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在尿液检查中,可以将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能够将尿液白细胞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有效降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于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中频对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及具体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接收诊治的100病例,将全部病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病例采用超短波方法治疗,观察组50病例采用超短波联合中频方法治疗.结果 在椎动脉管径上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椎动脉血流峰速,每搏血流量和每分钟血流检测指标方面观察组差异性极其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中频对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手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10例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手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5例患者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105例术后应用酮基布洛芬治疗,应用疼痛程度计分(VAS)、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率、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表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估.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计分(VAS)实验组为(3.5±2.0)分;对照组为(3.4±1.8)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实验组为(81.3±3.2)分,对照组为(81.1±4.3)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为(80.1±2.9)分,对照组为(81.5±4.5)分.后随访时,VAS评分实验组为(1.1±0.8)分,对照组为(2.3±1.2)分;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实验组为(89.9±7.3)分,对照组为(82.0±4.1)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实验组为(91.3±7.3)分,对照组为(81.9±5.4)分.实验组随访与术后各项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试验充分证明,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手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对治疗手术后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的效果确切,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突出效果,并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飞;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马成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研究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硝酸脂类等),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1].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电图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改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恩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药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泛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危害的性质.在我国古代中草药书籍当中,介绍药物时,先要表明其毒性,经过对中药毒性的深层次研究,在现代药学中,中药毒性理论获得了广泛应用,是现代中药学的发展基础.
作者:李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被大量推广.
作者:齐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