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刘洪焱

关键词: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考察合理血液透析和相关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积极意义.方法 现对我科3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详尽的健康教育及相关护理指导.结果 对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护理指导后,所有患者对于疾病的有关负面情绪均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相关后遗症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原来对自身病情持消极态度的部分患者对于后续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转而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结论 合理的血液透析和相关的健康护理,对于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实际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将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在妇科功血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妇科功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36例宫血患者的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功血患者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后治愈率97.4%、闭经率93.4%、复发率2.6%、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4.6±1.3)mm,显著低于治疗前厚度(12.4±2.6)mm.而60例采用炔诺酮治疗者3个月后治愈率78.3%、闭经率68.3%、复发率21.7%、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5.4±1.1)mm,显著低于治疗前厚度(12.3±2.5)mm.米非司酮组治愈率和闭经率均高于炔诺酮组,复发率低于炔诺酮组,且治疗后米非司酮组较炔诺酮组子宫内膜薄,性激素水平也高于炔诺酮组.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为临床治疗更年期宫血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齐海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法是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后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患有脑中风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策略.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与护理后,患者的痊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护理总有效性高达98.3.治愈前与治愈后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观察与护理具有有效性,其能够提高患者的心情指数,使患者能够配合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改进患者饮食习惯,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体会

    通过科学、规范的全面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高效、严谨的工作秩序,促进和提高医院专科专病诊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罗孝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偱证护理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偱证护理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偱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24h、术后48h疼痛评分同术后清醒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术后48h疼痛评分下降明显,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偱证护理模式对妇科进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减轻腹部手术患者的切口疼痛,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高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10ng∕ml时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比值(f/t)在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行分析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83例患者.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间采用t检验.血清中fPSA与tPSA测定通过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均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结果 本组中51例为前列腺增生(62%),32例为前列腺癌(38%).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f/t平均值分别为0.16和0.23,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组之间tPSA、fPSA无显著行差异(P>0.05);当f/tPSA比值以0.16作为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率.但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1).结论 以0.16作为f/t临界值在灰区内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起到重要意义,可以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邹恩泽;才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鹿茸的研究现状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骨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痔毒之功效.现代医学已证实鹿茸含有多种有效活性物质及生理作用.为了能进一步对鹿茸这种传统动物药进行开发研究,本文对目前鹿茸的研究现状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王炜明;赵东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患者服用10mg/d的米非司酮.结果 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5.31%.患者治疗之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发生明显的变化,FSH、E2、LH以及P平均浓度相较于治疗前减低,患者的子宫动脉以及肌瘤的主要血管阻力指数出现显著的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焦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侧单颌后磨牙缺失可摘义齿修复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侧单颌后磨牙缺失可摘义齿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0年至我院就诊的132例患者,颌位关系正常且双侧单颌后磨牙缺失,修复前覆颌覆盖均为正常,采用可摘义齿修复,从第三年随访至第十年,观察其长期效果.结果 双侧单颌后磨牙缺失可摘义齿修复后第五年开始出现I度以上深覆颌(含I度).结论 双侧单颌后磨牙缺失应用可摘义齿修复有较好的疗效,但应定期复诊,及时发现和解决随诊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深覆颌及其他不良后果,从而确保可摘义齿修复的长期疗效.

    作者:林文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析47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脑出血患者的救治与护理,找到治愈脑出血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7脑出血患者.结论 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全面的治疗和精致、细心的护理,大大提高了脑出血的治愈率.

    作者:韩高雷;陈勇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诺环素在痤疮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米诺环素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于我科室就诊的83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罗红霉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口服米诺环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所有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疗程加长,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面部囊肿显著减少(P<0.01);组间比较发现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患者不良反应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痤疮抗生素治疗药物.

    作者:艾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肿瘤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的含量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在脑肿瘤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治疗组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7天、手术后第21天空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测NSE含量.结果 治疗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的NS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手术前含量与手术后第 7天、2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第7d与第21d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血清NSE水平手术前显著升高.手术后NSE含量较手术前逐渐下降.测定血浆NSE含量有助于脑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司长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护理探讨

    消化性溃疡属于易复发的、慢性的内科疾病,人们会选用减少胃酸的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意识,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治疗方法和护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好的实现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镜下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下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对4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后的疗效和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全面观察、整理,问卷调查.结果 止血成功率97.6%,静脉曲张消失率85.4%,再出血率9.8%,健康教育达标率95.1%,满意度97.6%.结论 内镜下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术前术后合理完善的优质护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提高满意度,降低再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水秀;殷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应用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份到2010年8月份来我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从中检出有70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10例患者中有70例出现心律失常,约占63.4%,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早搏合并房性早搏98-633次,经过12导联心电图检查均出现左室肥厚,重构的心肌容易导致电传导折返和异位兴奋灶的形成.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左室肥厚形成,这对于发生非室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很大,高血压心律失常应及早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的恶化,甚至猝死,危害生命健康.

    作者:吴非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常见原因与防范

    急性心肌梗死(即AMI)作为内科常见的急症,能否及时诊断对该类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临床资料表明,在收治的符合AMI诊断标准的486例患者中有76例被首诊医生误诊,误诊率达到15.6%,而这些误诊病例多来自基层医院,严重影响了治疗的佳时机.探讨影响AMI诊断的原因对减少误诊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庭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比护理,对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无论是在住院费用、时间,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程序化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程序化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后立即接受程序化的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治疗前后运用肌力的评估进行疗效的评价,观察两组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 康复治疗28d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程序化康复护理能明显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乔果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前牙反(牙合)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主要临床表现,它是一种与发育有关的畸形,病因机制较为复杂,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二者兼而有之,并且多伴有遗传因素.目前治疗方面使用广泛的乃是上颌前方牵引.本文主要对其作用机制、原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艺杰;秦明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急诊救治与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采取急诊救治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服毒患者70例,对其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调查,统计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完善有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采取急诊救治后,70例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对其进行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远期生活改善情况也显著占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服毒自杀未遂患者,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恢复疗效,并保证其远期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吕桂兰;刘爱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