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娟;邢东民
目的 探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与T2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T2DM患者以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予分为单纯的T2DM组(I组),早期DN组(II组),分别测定各组间患者血Hs-CRP、CysC、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UAER的浓度,并且与对照组(III组)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的T2DM组、DN早期组中的血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DN早期组中的血Hs-CRP、CysC水平明星高于单纯的T2DM组(P<005).随着DN病情的进展,血Hs-CRP、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DN的发生发展中,血Hs-CRP、CysC浓度变化水平与DN患者病情成正比,可作为诊断DN的早期敏感、可靠的常规性指标.因此,在DN早期,血Hs-CRP、CysC可为诊断及监测病变进展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卫;龙艳;苏珂;胡璟;黄漓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采用子宫全切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寻找出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外加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如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产后出血以及感染的发生.
作者:于娥;赵红;张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分析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当中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自我院2012年收治的无出现基础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现病史,无痛人流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共20例,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和患者建立沟通,让患者清楚无痛人流手术的特点,详细介绍负责手术与麻醉的医生,更好地突出患者家属支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结果 2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的情绪平稳,手术中体征稳定,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且术中使用的麻醉药不多,患者对术后的疼痛有较好承受力.结论 对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护理当中,使用心理护理有着很大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贞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门诊在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在对照组中给予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后,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降低护患纠纷,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治疗水平,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敏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重症脑外伤患者加强输液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6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8例,对照组为30例.观察组进行加强输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38例,治愈33例,治愈率为86.84%;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比率为10.53%,死亡1例,死亡率为2.63%.对照组30例,治愈21例,治愈率为70%,并发症8例,比率为26.67%,死亡1例,比率为3.33%.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患者实施加强输液护理,可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亚玲;郑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支持用于普外科重症病人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们医院住院的106例普外科重症病人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营养液组,查看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营养监测指标的改变.结果 临场效果很好的是营养液组,其显著改善了营养指标.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重症病人对营养液有着生理需求,可使病人的营养状态得到显著的提升,使病人在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康复.
作者:王明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9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40例进行常规治疗,另40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1.24%,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显效率为4.96%,总有效率为38.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方便.
作者:尹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Braden量表对1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对危险因素采取压疮预防管理方法,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压疮发生率为6.88%(13/189),Braden量表对糖尿病患者的压疮风险识别率为35.45%(67/189).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血清白蛋白、HbA1c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及高HbA1c的管理是减少压疮发生的关键.
作者:余月霞;郭碧君;林瑞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1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慢阻肺护理措施,增强慢阻肺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身心健康,防止并发症出现.方法 对我院近段时间来的48例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48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病情的缓解状态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出现.讨论 应当重视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工作,加大临床护理研究力度,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属于易复发的、慢性的内科疾病,人们会选用减少胃酸的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意识,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治疗方法和护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好的实现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浅谈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体会.方法 应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共108例,分析各种骨折的疗效.结果 外固定器在四肢骨干的闭合性、不稳定性骨折,四肢长骨干开放性骨折合并股感染,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等方面疗效满意,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四肢Ⅲ度开放性骨折和伤后6-8小时的Ⅱ度开放性骨折有其独特优越性.结论 在外固定器应用技术中,正确地操作,骨折解剖对位可增加外固定支架系统的稳定性,国内的外固定器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妥,穿针少,针径细,灵活压板等特点,外固定器组成一个类似工程框架的弹性结构,实现原骨骼功能的暂时替代,并使骨折端获得均匀而适度的生理应力刺激,从而达到加速骨折愈合、早日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作者:尹七东;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进行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记录治疗6个月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据.结果 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效,能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组治疗半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有利于老年人糖尿病的控制和康复.
作者:周玉芬;赵琴;曾文力;杨胜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常态环境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现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决策指挥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分析及定性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决策指挥体系.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包括组建专业和精干的应急救助队伍,完善人力、物质、后勤保障、编制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而高效、权威、统一的组织指挥机构是应急活动的中枢.结论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决策指挥系统,发挥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共同参与,落实人力物质保障,加强监测预警及信息网络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作者:何景忠;谷寒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80例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给予术前及术后整体护理.结果 对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病例随访1年,未见有病例复发.结论 在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可使患者恢复较快,病情不易复发,获得临床满意效果.
作者:李雪;郑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行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病例98例,对其临床抢救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8例患者在实施抢救过程中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57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者41例,全部穿刺成功,无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留管时间较长.结论 在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行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良好,能够为手术操作给予辅助操作,值得关注.
作者:庞鸿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配合董氏奇穴针灸治疗手掌指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7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120例手掌指皮肤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自拟中药方(苦参、黄柏、蛇床子、龙胆草、白鲜皮)外洗配合董氏奇穴(木穴、指驷马穴)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皮炎平软膏外涂治疗,两组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洗联合董氏奇穴针灸治疗手掌指皮肤病,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显著,起效时间短,有效缩短病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略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空腹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在糖尿病筛查诊断中的偏性.方法 针对空腹末梢血与静脉血两种不同血液样本,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情况进行比较,对比2种不同血液样本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OGTT,对2种标本检测的情况进行偏性评估.结果 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偏差率12.35%;两种血液标本偏差率分别为23.73%、18.56%.结论 空腹末梢血与静脉血两种不同血液样本的检测情况与OGTT不完全吻合,两者均不足作为替代指标,不能糖尿病患者筛查诊断工作中的确诊指标.
作者:孙桂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社会化,促使医疗服务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医院健康教育在这些变革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医院结合医院的中心任务,向患者及其家属,以提高广大人民群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提高医疗质量为重要目的 和策略.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周期疗法与孕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孕激素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比治疗前明显变薄(P<0.05),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月经恢复正常率、功血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月经稀发率和绝经率方面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比孕激素疗法具有更大的优势,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纪金梅;韩爱娜;綦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