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目的 探讨乌梅丸(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43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收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22例患者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其余21例选择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45%,单纯西药治疗总治愈率为61.9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乌梅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综合我院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及分析.结果 针对剖腹产围手术期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稳定了产妇情绪,使分娩顺利完成,未见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消除产妇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能够起到增强信心、促进产妇康复、确保母婴平安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CT和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肠梗阻患者检查时的操作难度、消耗时间、图像质量、患者舒适度和图像显示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这五大方面来比较CT、X线DR平片的技术及价值,同时对患者及开单医生对这两种检查的接受度进行比较.结果 CT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操作难度、检查时间、图像质量、患者舒适度及图像显示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面明显优于X线DR平片;但临床中不易被患者和开单医生所接受.结论 CT对于对肠梗阻的检查诊断时很有价值.
作者:曹沛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消炎痛、幽门螺杆菌(Hp)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胃炎动物模型.方法 BALB/c小鼠,小鼠断食断水12h后给予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5mg/ml消炎痛NaHCO3溶液0.3mg/10g,12h后再给予HP新鲜混悬菌液(109CFU/ml)0.4ml灌胃,1h后恢复正常饮食.每2天重复1次,连续6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炎模型组小鼠胃粘膜损伤严重,有炎症细胞浸润及Hp定植.结论 采用消炎痛、幽门螺杆菌(Hp)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的胃炎小鼠模型,其病理变化持续、稳定,方法简单易行,发生率高,适合于实验细菌学研究.
作者:于敬达;于敬茹;董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头孢菌类抗生素种类以及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从头孢菌类抗生素品种的特点、使用方式、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了头孢菌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头孢菌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而且附带的不良使用症状较少.结论 频繁的使用头孢菌类抗生素会增加人体内病菌的抗药性,会伴随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应该选择性地使用头孢菌类抗生素,减缓病原体耐药性增加的速度.
作者:李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外科护理中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在入院起就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统计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统计观察组有4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19例患者感觉一般,无不满意和投诉患者;对照组有3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14例患者感觉一般,10不满意,2例投诉.结论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让患者感受到非常周到体贴细致的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罗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原因及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综合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衰患者98例,对其诱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结果 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治疗不当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诱因.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治疗护理得当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杜伟;刘世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研究剖宫产术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方法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这两年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象,而对照组则选择同一时期分娩的且无子宫肌瘤的60例孕妇进行研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以及分娩方式、分娩时肌瘤的处理以及产后的随诊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孕期以及分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剖宫产率增加,出血量也增加.研究组42例患者成功的在剖宫产时同时进行子宫肌瘤的剃除术.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的存在能显著增加孕妇在孕期、分娩期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阴道分娩的几率降低.同时研究组的结果也显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只要准确掌握适应症,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当前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日趋成熟,这为提高整个医药行业临床护理的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老年病临床护理带教的常用模式,并提出了CP、PBL相结合的带教模式,这对于提高临床护理的带教效果、提高老年病临床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先锋;梁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门诊在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在对照组中给予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后,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降低护患纠纷,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治疗水平,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敏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治疗仍有不足之处,经过采取心理、防止再出血等护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作者:赵志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氨茶碱化学名称1,3-二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1,2-乙二胺盐二水合物,本品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许多人都知道茶碱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兼有微弱的利尿作用,可是人很容易忽略的是茶碱还有降血脂作用,可以对冠心病人标本兼治.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过多的脂肪堵塞了冠状动脉血管久之栓塞了冠状动脉而引起心脏功能逐渐衰竭而导致肺脏功能衰竭,在心功能不全的同时而出现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胡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肠粘连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后关腹前于切口处涂布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涂布透明质酸钠凝胶5-10ml,以预防术后肠粘连.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痊愈27例,好转9,无效14例,包括出现腹痛腹胀6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排便困难4例;治疗组50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2例,肠蠕动和切口均恢复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12月,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6例,肠梗阻4例;治疗组未出现上述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发生,且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泉洪;张军群;肖育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2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睡眠情况、患儿体重及黄疸指数.结果 实验组患儿安静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患儿能在更安静的状态下接受治疗.结论 舒适护理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增强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黎肖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纯鼻病引起,也可由外伤或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由双侧.由于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填塞后局部疼痛、呼吸不畅、甚至休克等特点,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专业护士在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的同时,注意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处于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现将我科的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归纳分析本院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1--2012年收集的456例ADR报告,按上报情况、患者一般情况、怀疑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级别、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6例ADR中,临床科室上报438份,占96.05%;40-49岁的ADR发生率高,达38.16%;男性ADR发生率远高于女性;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多,达205例,占44.96%,其次为抗感染药物;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ADR为309例,占67.76%;一般ADR439例,占96.27%,严重ADR17例,占3.73%,新的ADR6例,占1.32%.药物所致皮肤及其附近损伤为常见,共249例,占54.60%,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结论 继续完善深入临床的ADR监测网,重视上报、分析、评价ADR工作,促进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黄婷;吴琳琳;蒋均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对其中14项检验项目分别于1h、4h、8h、24h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4h时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的项目为GLU(血糖);8h时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的项目为TBIL(总胆红素)、BUN(尿素氮)GLU(血糖);24h时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的项目为ALB(白蛋白)、ALP(碱性磷酸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TP(总蛋白)、Ca(钙)、P(磷)及TBIL(总胆红素)、BUN(尿素氮)、GLU(血糖).结论 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临床检验中应注意不同检验项目对时间的敏感性,对于不稳定的项目应在有效的时间完成检验.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控制效果,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共暴发手足口病疫情23起,发病人数156人,波及人数2242人,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暴发高峰集中在4-6月,3岁组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91%的手足口病例发生在幼儿园,9%的病例发生在家中.新安街道为暴发起数多的街道.10起暴发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检出率60.00%,柯萨奇病毒A16型检出率占40.00%.91.30%的暴发病例是通过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而发病.结论 宝安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经过综合防制后,控制效果显著,今后的防控重点应在春夏季节,人群为3岁组托幼儿童.宣传教育教师及家长注重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做好玩具与被褥的消毒,避免日常接触传播病毒.
作者:朱奕;马智超;李苑;陈兵;周小涛;黄振宇;熊田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91例患有牙列间隙的临床确诊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6例,采用正畸治疗行口腔修复;对照组45例,采用局部义齿法行口腔修复.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人数及病患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患有口腔疾病需要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而言,临床采用正畸治疗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大化远离不良反应,并且病患治疗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宝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酮体包括B-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大代谢紊乱,不但血糖明显升高,而且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在肝脏经B氧化产生大量乙酰辅酶A,由于糖代谢紊乱,草酰乙酸不足,乙酰辅酶A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而缩合成酮体;同时由于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血中成糖、成酮氨基酸均增加,使血糖、血酮进一步升高.易发生于Ⅰ型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以及遇有急性应激情况时(例如各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麻醉、妊娠与分娩等),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以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
作者:王文庆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