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8例治疗体会

王文庆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抢救措施
摘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酮体包括B-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大代谢紊乱,不但血糖明显升高,而且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在肝脏经B氧化产生大量乙酰辅酶A,由于糖代谢紊乱,草酰乙酸不足,乙酰辅酶A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而缩合成酮体;同时由于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血中成糖、成酮氨基酸均增加,使血糖、血酮进一步升高.易发生于Ⅰ型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以及遇有急性应激情况时(例如各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麻醉、妊娠与分娩等),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以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 总结青少年支气管哮喘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给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评估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78例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健康教育后,所有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的咳嗽、气急、胸闷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三凹征等临床体征也显著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自我管理显著提高.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改善青少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碧君;林瑞兰;余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几点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方法 观察中药房228种中药材,总结中药材变色原因.结果 228种中药材中变色占38.60%(88/228);变色原因为加工或储存不当29例,氧化26例,湿度23例,温度12例,日光照射8例,杀虫剂8例.结论 中药材变色的原因复杂,中药房应加强管理,妥善保管中药材.

    作者:乔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青州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和内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路珍;刘伟;路光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对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5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护理.结果 36例患者完全缓解,11例患者基本缓解,总的有效率是94%.结论 要为肾病综合症患者补充优质的蛋白质,预防发生并发症,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相应护理.

    作者:陆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在妇科功血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妇科功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36例宫血患者的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功血患者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后治愈率97.4%、闭经率93.4%、复发率2.6%、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4.6±1.3)mm,显著低于治疗前厚度(12.4±2.6)mm.而60例采用炔诺酮治疗者3个月后治愈率78.3%、闭经率68.3%、复发率21.7%、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5.4±1.1)mm,显著低于治疗前厚度(12.3±2.5)mm.米非司酮组治愈率和闭经率均高于炔诺酮组,复发率低于炔诺酮组,且治疗后米非司酮组较炔诺酮组子宫内膜薄,性激素水平也高于炔诺酮组.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为临床治疗更年期宫血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齐海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临床探究

    目的 分别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方法以及膝正中入路的方法来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探讨他们的临床疗效.方法 主要选取2012年2月到2013年1月到本院进行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治疗的88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的病患分成A组和B组,A组病患采取联合小切口入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病患采取膝正中入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各部位功能的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B组总有效率93.18%,A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B组不良反应情况3例,A组骨折愈合时间要比B组短并且膝关节各部位功能的总平均分要低于B组,并且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劲波;姚雄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指导

    总结67例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指导的重点为肺功能训练,胃肠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负重站立训练,形体训练.67例脊柱侧凸患者术后cob氏角大45度,小20度,平均25度.

    作者:鲁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临床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2012年10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肠套迭16例,肠粘连9例,肠肿瘤3例,小肠扭转1例,炎症1例.术前CT检查正确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28例,诊断符合率93.3%.结论 CT检查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候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内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共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均出现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期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得到改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开展心理性护理能够提高内科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间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任凤云;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为同期保守治疗患者26例,给予单一甲氨蝶呤用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30例,成功28例,失败2例,成功率93.3%;对照组26例,成功19例,失败7例,成功率73.1%.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并发症较单一用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阳;梁桂云;潘博;吴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氨茶碱对冠心病标本兼治的观察

    氨茶碱化学名称1,3-二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1,2-乙二胺盐二水合物,本品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许多人都知道茶碱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兼有微弱的利尿作用,可是人很容易忽略的是茶碱还有降血脂作用,可以对冠心病人标本兼治.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过多的脂肪堵塞了冠状动脉血管久之栓塞了冠状动脉而引起心脏功能逐渐衰竭而导致肺脏功能衰竭,在心功能不全的同时而出现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胡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患者43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康复锻炼等.结果 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其中38例患者术后第4天可下地活动,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为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护理措施,不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雅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髓芯减压钽棒植入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采用髓芯减压钽棒植入与髓芯减压植骨术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3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病人,按术式分为钽棒组35例和植骨组27例,分别采用髓芯减压钽棒植入和髓芯减压植骨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术式在围手术期的相关参数及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术后Harris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髓芯减压钽棒植入组术评分明显高于髓芯减压植骨患者(P<0.05).②髓芯减压植骨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髓芯减压钽棒植入组(P<0.05).③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镇痛泵使用天数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减压钽棒植入术可明显改善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效果比髓芯减压植骨术要好,缺点是住院时间较长.

    作者:王海新;刘政帅;崔宪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作用与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作用与观察.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华佗中风胶囊》治疗和预防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统计分析——附160例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华佗中风胶囊>(原名<消栓治瘫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及方法,为寻求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脑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先兆症及后遗症纳入治疗和预防范围观察,其中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本院生产的<华佗中风胶囊>(国家发明专利号:ZL02138726.5)进行临床观察治疗;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纯西药内服预防治疗,对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均参照国内外统一规定,比较两组临床预防治疗效果,对颅脑CT、颈动脉B超、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和血脂进行评估,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及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治疗后经X2检验均(P>0.05),(P<0.05.P<0.01).<华佗中风胶囊>治疗和预防中风病疗效满意,颅脑CT、颈动脉B超、TCD和血脂分析,治疗组药物无副作用,在中风病后遗症的康复和控制及预防中风病的复发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熊涛;张振;赵秋麦;郑海清;陈宗华;周姝;庄光禹;钱兴皋;熊治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西乡镇卫生院在基本药物采购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出现了哪些问题.方法 按照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不同批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的院长进行访谈.结果 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种类、生产配送、乡村一体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实际问题.结论 政府应结合基层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作者:冯晨;王前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24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且碳十三呼气试验阳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12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荆花胃康胶丸.所有患者停药后4周复查胃镜和碳十三呼气试验,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84.3%;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87.5%;对照组转阴率79.1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总有效率,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吴艳巧;汪柳燕;叶瑞艳;任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氯气中毒的胸部X线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氯气中毒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提高急性氯气中毒的诊断水平.方法 本文收集已诊断急性氯气中毒病例98例,结合历次拍摄胸部X线片、临床表现和职业病史,加以整理分析.结果 9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肺部病变.主要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门影增大,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不规则点状或小斑片状边界模糊阴影,或可出现大片状融合阴影.诊断为轻度氯气中毒38例,中度中毒氯气42例,重度氯气中毒18例.结论 常规X线检查是急性氯气中毒的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摄片,对于氯气中毒的诊断、判断肺部受损程度、有无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宋燕;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区医疗卫生体系也在日渐完善,其初具的规模已经形成.社区医疗卫生体系较之于医院,更重视的是预防.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养生、保健与康复的促进等方面的优势都比较独特,且受众的群体比较广泛,在社区的医疗卫生体系中有着更好的发展.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绝育手术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效应.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内凝绝育法和开腹抽芯包埋结扎各100例,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离床时间及手术失败等均较开腹组少.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因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无需住院观察,无需拆线,能够较好的保护受术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姚全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