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后勤管理加强的探讨

田现力

关键词:医院, 后勤管理, 现代化, 科学化
摘要:作为整个医院工作的基础,作为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医院后勤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其他部门工作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医院能否正常的运转和发展,关系到每个医院职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关系到医院的方方面面,所以,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要科学加强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产褥感染的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产褥感染患者经有效性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共收治54例产褥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自评量表积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84%,两组总满意率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这对于产褥感染的临床治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龚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术前彩超发现甲状腺癌颈转移病人52例(56侧)作为实验组,并选取术前颈部淋巴结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癌颈转移病人57例(65侧)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曾完成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统计并分析两组病人术前彩超和术后病例状况.结果 实验组术前彩超确诊率为88.6%;术前彩超可发现41.5%的隐匿性转移,术前彩超和病理检查对于多分区转移的检验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术前彩超能够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确诊率,特别对于转移性、隐匿性转移灶的定位较为精确,为临床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提供依据,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静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妊引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168例采用口服米非同酮伍米索前列醇,探讨新的12周-24周妊娠引产方法.方法 将168例因各种原因终止12-24周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4例,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84例应用利凡诺引产,从产程长短、疼痛程度、出血量、发烧率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非米司酮组产程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出血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烧率明显降低.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24周妊娠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道三维彩超介入治疗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介入治疗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盆腔囊肿的患者5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7例,观察组使用经阴道三维彩超介入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随访一年复发率.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率、随访一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超介入治疗盆腔囊肿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微创、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低、远期复发少的优点.

    作者:李希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 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验组,以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血糖水平达标率、生活质量为效果的评价标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血糖水平达标率、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泌尿系统疾病所致早期肾损害的尿液改变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所致早期肾损害尿液改变特征.方法 选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早期肾损害患者52例(研究组),另选5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随机取两组尿液,进行尿液成分常规检查及尿沉渣检查,通过对比分析患者尿液变化特点.结果 发生肾损害的患者NAG/Cr阳性率及ALB/Cr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且尿蛋白为阳性的肾损害患者NAG/Cr阳性率及ALB/Cr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蛋白呈阴性的患者(P<0.05).发生肾损伤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沉渣镜检发现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HPF含量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病各指标水平上升为明显,且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呈阳性时上述指标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泌尿系统疾病引发肾损伤后尿液NAG/Cr阳性率及ALB/Cr阳性率、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HPF含量均有上升现象,可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

    作者:林逾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高龄冠心病患者98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临床研究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笔者医院近两年收治的9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综合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其中治愈者33例,好转者65例,临床有效率达到100%,治疗中未出现严重影响生命安全的并发症疾病.结论 超高龄患者冠动脉病变极易引起各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及特殊的生理特征,临床护理较为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更加精心地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窒息对新生儿末梢血糖的影响,并动态监测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方法 对76例窒息新生儿血糖在生后1h内进行测定,并与7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评价窒息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 生后1h窒息组血糖紊乱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高(χ2=15.134,P<0.05),窒息组新生儿血糖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高(5.09±3.35mmol/LVS3.82±1.31mmol/L,t=2.964.P<0.05);重度窒息组发生血糖紊乱的比例高于轻度窒息组(χ2=8.525,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糖水平相对于轻度窒息组显著增高(6.15±4.33mmol/LVS4.37±2.24mmol/L,t=-2.343,P<0.05).经过干预,绝大部分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可在24h内得以纠正.结论 窒息可加重新生儿血糖紊乱,必须加强窒息新生儿血糖的早期监测并给子合理干预,使之尽快恢复正常,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作者:常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流程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回收配送工作中的探讨

    目的 发现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问题,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杜绝院内感染.方法 利用流程化管理模式,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管理模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回收配送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各类灭菌物品的质量.使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安全、高效.结果 应用流程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确保了无菌物品消毒灭菌的质量[1].结论 供应室流程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杜绝了院内感染、加强了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密切联系.

    作者:李月梅;郭瑞新;韩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综述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PDCA循环能提高医院药学管理效率,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结论 医院药学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更利于工作开展.

    作者:李桂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区医疗卫生体系也在日渐完善,其初具的规模已经形成.社区医疗卫生体系较之于医院,更重视的是预防.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养生、保健与康复的促进等方面的优势都比较独特,且受众的群体比较广泛,在社区的医疗卫生体系中有着更好的发展.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前牙反(牙合)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主要临床表现,它是一种与发育有关的畸形,病因机制较为复杂,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二者兼而有之,并且多伴有遗传因素.目前治疗方面使用广泛的乃是上颌前方牵引.本文主要对其作用机制、原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艺杰;秦明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3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加速康复计划方案和常规方案进行手术护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速康复计划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不但安全有效,而且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病情恢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任攀红;代德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有无基础病、血糖、血压及血脂归类对比分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疗效不同,发病年龄<70岁较发病年龄≥70岁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和无三高患者疗效不同,无三高患者临床疗效优于三高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无胸痛的临床表现,加大了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的难度,对于年龄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有基础病的患者应加强其对心肌梗死知识的了解,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降低临床病死率.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0例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观察

    目的 改进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方法,提高疼痛护理的有效性,保障患者身心健康,防止其他并发症出现.方法 对我院骨科40例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临床资料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40例观察组的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护理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的患者形成了突出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当加大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这对安抚患者心理情绪、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等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作者:张晓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1].近几年来,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发生,每年都有许多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医院感染,从而使其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甚至残疾或死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

    作者:张锦娟;邢东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定期复查,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过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之后子宫以及肌瘤的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缩小.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除1例经期延长、1例贫血患者外,其余均在18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地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大多较轻,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夏春望;毛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致卵巢囊肿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手术后受体阳性(ERh和PR)的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目前有为数众多的患者正在口服三苯氧胺治疗.因此,对于三苯氧胺的副作用及治疗方案有必要加以重视.本文就我院2009年7月--2012年5月口服TMX治疗的绝经前后乳腺癌妇女其卵巢囊肿发病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隋春阳;李丹;张升瑞;李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术后应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预防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米非司酮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日一次;孕三烯酮组46例,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两次,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疗效,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对于控制复发率,提高不孕患者妊娠机率,疗效均较好;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于孕三烯酮,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传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并做相应评分.结果 经心理护理后,60例为显效,占75%;18例为有效,占22.5%,2例为无效,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佳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所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亚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