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6例男性淋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

周有莲

关键词:男性淋病, 大观霉素, 硫酸依替米星
摘要:目的 讨论淋病治疗中采用大观霉素和硫酸依替米星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男性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观霉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对照组采用大观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5%,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98%,对照组良反应率为18.6%,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男性淋病时,应用大观霉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2例长期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长期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在临床上的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22例长期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结果来分析.结果 患者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往往都与高血糖有关,很容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结论 需要对糖尿病患者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大血管病变.

    作者:李丹昱;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6例临床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与120例临床确诊单纯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 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杜英;徐殿霞;林禄;张兰萍;李静;孙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驻军医院非法行医受处罚后所引发的思考

    非法行医现象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2005年以来,国家对非法行医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但非法行医行业一直是暴利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有不法行医人员一直从事非法行医工作.各地驻军医院也普遍存在面向社会收治患者的行为,随之而来的就存在将本院的科室向外出租、承包的现象,笔者以一起某驻军医院出租承包科室构成非法行医案件处理后引发的思考为例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提出如下个人见解.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参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认知能力及脑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GS)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的作用.方法 GS分三个剂量组即:4mg/(kg·d),20mg/(kg·d),100mg/(kg·d)给小鼠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为生理盐水灌胃;除空白组外,其他组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连续灌胃和注射42d.观察小鼠的基本生命体征,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测定小鼠全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GS灌胃中、高剂量组明显好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全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GS20mg/(kg·d)和100mg/(kg·d)可减少MDA含量.结论 人参皂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认知能力减退具有改善效果,可能与其增加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李珊珊;刘佳;袁婧;朱永俸;吴剑平;黄立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烧伤后功能康复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促进烧伤后手功能的康复.方法 前瞻性研究45例手深度烧伤的病人,对其采取抗瘢痕药物联合加压疗法,功能锻炼,借助支具、器械,作业疗法,中药浸浴疗法,心理疗法,中药调护等方法.结果 45例病人,共68只手.优:50只手(73.53%);良:13只手(19.12%);差:5只手(7.35%).结论 手烧伤后对病人采取以西医康复为主,中医康复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病人手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琼芳;胡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两种介入治疗途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和挠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选择本院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68例,分为2组,A组30例患者采取经股动脉介入术,B组38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术,对两组的手术情况、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鞘管置入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7%和94.7%(P>0.05),A组在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和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高于B组,B组动脉痉挛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两种接入途径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具有相近的成功率,但经挠动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泽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保健营养在慢性乙肝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保健营养对慢性乙肝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为慢性乙肝的患者进行日常的保健营养指导,从饮食、生活锻炼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保健,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用药指导,进而观察其病情的发展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慢性乙肝患者在进行保健营养后身体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其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免疫功能增强.结论 保健营养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力提升,以及肝细胞再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该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将日常的保健营养重视起来.

    作者:王秀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8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24例以及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营养支持前后的白蛋白、血糖、氮平衡、生存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血糖正常率较高(P<0.05),氮量排出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白蛋白、ICr指数优于PN组(P<0.05),EN耐受性及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合理对ICU患者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营养,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其中EN支持与PN相比,更适合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

    作者:刘端绘;刘俊;梁振杰;莫毅;陈泽宇;黄鑫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09——2011年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兴宁市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探讨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前5位妇科病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宫肌瘤、盆腔炎.结论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危重患者护理纠纷与防范

    危重患者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为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因护理工作缺失导致的护患纠纷,在此将危重患者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纠纷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1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1.1 患者及家属因素 患者及家属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无理取闹;对重症疾病治疗上的局限性及高危险性缺乏认识,期望值过高;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维权意识增强;危重患者住院费用昂贵,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家属对抢救及治疗期望值过高.

    作者:黎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

    目的 优化母乳喂养.方法 把2012年后两个月的167例足月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调2012年9、10两个月的15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从入院开始规律、系统的进行宣教;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及指导.以24小时、72小时母乳喂养的情况对宣教工作的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两组24小时内的母乳喂养情况差别不明显;研究组72小时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孕产妇住院期间针对母乳喂养知识行规律、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优化母乳喂养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作者:吴娴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2例给予西医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胃镜复查情况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孟鲁斯特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价值.方法 观察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住院期间给予多索茶碱、酮替芬、雾化吸入万托林+爱全乐2mlbid、舒利迭(50/250ug)吸入bid;出院后吸入舒利迭(50/250ug)控制.B组在A组基础上加口服孟鲁斯特;出院后吸入舒利迭(50/250ug)并口服孟鲁斯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再住院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B组患者住院期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小于A组;治疗后B组患者FEV1/FVC%较A组改善更明显;B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小于A组.结论 联合应用孟鲁斯特可以较快缓解哮喘症状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再住院率.

    作者:张连鹏;周孟恩;张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肝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上对肝病患者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 对肝病科病房中护理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行为.明确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结果 患者投诉纠纷和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对于肝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早进行解决,护士一定要有良好的预见性.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OEMS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该患者存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内分泌病表现,其它主要临床特征有水肿、皮肤改变、硬化性骨病.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少见的伴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

    作者:季静;化罗明;郭明;薛华;由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临床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有关报道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中药外用以及针灸治疗等各种外治措施的临床研究进行阐述分析,发现中医外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医治中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有着安全性好、疗效明显、病患易于接受、副作用少等优势[1].下面对此具体阐述.

    作者:贾延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

    目的 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AMI)进行治疗的临床路径的建立以及评价工作.方法 以AMI的临床治疗指南与益气活血方法为基础,对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MI的临床路径的具体建设分析,并评价临床路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CP)对AMI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基于益气活血的治疗理念,对AMI患者构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可以显著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费用,提高医院对AMI治疗的管理以及控制质量.

    作者:何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固定带教老师在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固定带教老师在提高手术室带教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以我院刚刚步入手术室实习的60例专科五年制护士为对象.根据带教老师的排班情况进行分配,实习护士的排班与带教老师一致,且各实习护士一直由同一老师进行带教.实习期结束后对护士进行考核.结果 无论是教学质量方面还是实习护士考核方面均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手术室采用固定老师带教能有效的提高带教效果,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业务知识.

    作者:宁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65例剖宫产手术中出血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术中出血应该采用怎样的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对剖宫手术中出血量大于400ml的14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手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Lechuy缝合术的效果比填塞法效果好.结论 B-Lechuy缝合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恢复快.

    作者:曹瑞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头颅CT、头颅MRI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应用

    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就是结核性脑膜炎,而且这种疾病对人的危害性很大.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诊断时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现在临床上的诊断方法是根据以往的诊断资料,脑脊液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结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头颅 CT、头颅 MR起着主要作用,下面对此作用简单阐述一下.

    作者:来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