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王胜才;韩英;黄正爱

关键词:体检中心, 健康教育, 重要性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在体检中心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2012年到我中心体检的300名健康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全方位分析体检者的综合满意程度、疾病知晓率以及自身身体状况等.结果 健康教育知识应用在体检中心的体检工作中,体检者对疾病知识、自身身体状况等了解程度均明显提高,满意程度高达99.3%.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在体检中心的工作中,能够提供相对完善的医学保健知识给体检人员,促进体检人员整体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方法 以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全面检查,对两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统计,比较两组诊断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病灶及周边血流参数.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9%,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9.4%;利用超声诊断两种疾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利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病灶和子宫腺肌瘤病灶的血流参数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历档案管理

    病案是医务人员客观真实的诊疗记录,是重要的医学信息.它不仅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更为重要.因此,要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用各种法律条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提高自己遵法的自觉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刘海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进一步研究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按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统计入院迎接、响铃应答、巡视病房、按时治疗、宣传疾病先关知识等方面的分数.结果 观察组的入院迎接、响铃应答、巡视病房、按时治疗、宣传疾病先关知识等方面的分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点名表扬人数、护理投诉次数以及总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良好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40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间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2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诊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者187例(78.1%),无症状而妇科检查发现者53例(21.9%).手术方式以金子宫切术为主,占44.6%,其次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占30.0%,次全子宫切除术占25.4%.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肌瘤大小、数量、位置及生育情况及病理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途径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及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覃庆锋;潘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7例腹膜后血肿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

    腹膜后血肿可因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多系高处坠落、挤压、车祸等所致腹膜后脏器(胰腺、肾、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端脊柱骨折和腹膜后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后,血液可在腹膜后间隙广泛扩散形成巨大血肿,并可渗入肠系膜间.巨大血肿的失血多达3000-4000ml.其常合并严重复合伤、可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可达35%-42%.

    作者:麦麦托合提·麦木塔吾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大疱切除186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大疱切除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13年2月期间186例双侧肺大疱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手术,并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8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时同为7-16天,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6±2.4天,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保证手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尤其应该重视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作者:钱顺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以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34例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对比.结果 除冠心病外,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除Fib、D-二聚体、UA、HDL外,观察组患者其余指标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酗酒、血脂异常、tHCY以及C反应蛋白的提升均可导致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微动脉病变,推动血栓的形成,进而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张永银;林星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考察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EH)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70例EH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36例(51.43%),改善29例(41.43%),无效5例(7.14%),有效率92.86%.本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6周的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共出现7例,其中眩晕5例,乏力2例.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治疗E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超声与CT检查的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临床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采用CT与超声检查影像结果,分析两者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计86例,将其临床CT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其中65例AP患者表现为轻型,余下21例表现为重症.结果 轻型AP患者中,超声及CT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AP患者中,临床CT检查结果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胰腺炎轻型患者的诊断,CT与超声诊断准确率相差无几,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增加临床检出率;针对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的诊断,C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结果.

    作者:李坚;伍业冬;聂小平;俞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计划生育中使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统计计划生育中使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加以分析.方法 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对2008年2月——.2009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某社区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的200例采取药物终止妊娠的孕妇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药物终止妊娠的孕妇中,临床产生过敏现象的有5例,占2.5%;流产不完全的20例,占10%;流产失败的8例,占4%;产生不良反应的24例,占12%.其中172例终止成功,占86%;12例需要加上其他方法辅助终止妊娠,占6%,且随访6个月都没有产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终止妊娠采取口服药物的方法能比较有效地减少一般手术流产导致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且在排除干扰因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药物终止妊娠的效率与安全性.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三联药物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治疗体会——附84例报告

    目的 探讨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84例腹部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甲硝唑三联腹腔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甲级愈合79例,占94%,乙级愈合5例,占6%;术后随访12-36个月,发生术后肠粘连7例,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有效率为91.67%,肠粘连发生率为8.33%.结论 腹部手术在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中,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甲硝唑三联药物腹腔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疗效较好,值得临床酌情选用.

    作者:唐长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经X线检查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过上述综合疗法的治疗大大加速了颈椎病的康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靳福强;陈建华;柴淑慧;徐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柔性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度未实施柔性管理为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柔性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主动工作能力增强,护士对工作性质有所改变,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护理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第一个高峰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问题已经凸显,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心里健康水平,让他们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安度晚年,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和医务工作者共同研究、解决老年人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对每一位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30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宫腹腔镜进行输卵管插管手术,术后观察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术中准确诊断出导致患者输卵管不孕的各种原因,术后受孕率提高.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效果显著,手术安全可靠,患者受孕情况有较大改善.

    作者:周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三基规范化培训与中医基础知识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培养对象为2009年——2010年新入本科、专科护士67人,制订培训计划、目标,设置培训课程,实施护理部集中培训和科室轮转培训,考核.结果 67名护士经过1年的培训,三基理论、操作及中医护理理论、操作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结论 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能起到显著成效.

    作者:吴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考察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除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28例经确诊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时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收集麻醉管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满意度达到了94.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顺利完成了手术,并且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时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安全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开兰;王艳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意义,从而对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曾行腹部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明确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准确率.结果 所收集的183例病例的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完全符合诊断者共157例,符合率85.79%,其中,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高,可达100%,而胰腺破裂难检出,其诊断符合率仅有54.54%.实质性脏器损伤者其符合率可达89.17%,而空腔脏器损伤者的诊断符合率为62.96%.结论 B超检查可以有效的确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多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防止节育术中子宫穿孔的体会

    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钳刮、取放IUD手术严重的并发症,若穿孔较大,并有内出血、感染或合并其他内脏损伤,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十几年来,我站在技术服务中,做到了万例手术无子宫穿孔事故.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1 造成子宫穿孔的原因人工流产、钳刮、放置宫内节育器、取出宫内节育器并不复杂,但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全凭手术者的感觉与临床经验,手术器械在宫腔内盲目操作是造成子宫穿孔的基础.主要原因有:1.1 术前未查清子宫位置、大小或子宫倾曲度.

    作者:李金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赤峰市Rh(D)阴性献血者血型分布特征及表型库的建立

    目的 了解并掌握赤峰市无偿献血者中Rh(D)阴性血型基因型与ABO血型、民族之间的分布特征,使血液的库存重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建立Rh(D)阴性血型表型数据库及冰冻红细胞库,减少稀有血液资源的浪费,保证临床正常和特殊用血.方法 对2008年11月1日——2013年3月17日期间的83569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血清学方法确定ABO及Rh(D)血型,确认为Rh(D)阴性者进一步测定C、c、E、e抗原表型,并使用改良凝聚胺试剂对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对确认的Rh(D)阴性献血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Rh(D)阴性血型表型数据库和冰冻红细胞库.结果 在83569名无偿献血者中确认为Rh(D)阴性的有439人(阴性率为0.525%),对Rh(D)阴性献血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赤峰市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在AB0各血型中的分布频率、表现型的分布情况、在我市几个主要民族中的分布情况.结论 赤峰市地区的Rh(D)阴性血型分布频率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Rh(D)阴性表型分布频率及不同ABO血型的分布情况指导了患者的配血及Rh(D)阴性不同ABO血型血液的库存比例,建立Rh(D)阴性血型表型数据库并采用深低温冰冻保存血液,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临床急诊急救用血需要.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