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特征与误诊原因分析

丁丁;孙健玮;白凤英;闫楠;高屏;李祖训;毛衡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超声诊断, 病理, 误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特征及其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中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6例术后病理确诊而超声误诊的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术后病理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13例,甲状腺滤泡癌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结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是超声关注的焦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表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及超声表现不典型、良恶性结节的共存导致超声鉴别诊断的困难。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口腔科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了解医院口腔诊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规范口腔科消毒与灭菌工作,加强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控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对本院口腔科的诊疗器械及环境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3年监测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92.59%,消毒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为95.77%,灭菌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为87.91%,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1.67%,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7.22%,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100.00%。结论本医院口腔科消毒效果良好,但灭菌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较低,提示仍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隐患。

    作者:李敏;谢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瘫患儿家属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脑瘫( C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不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在心理上容易出现多种相应问题,其个性情绪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患儿家长因心理负担的加重,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对于CP的康复不是简单的治疗过程,而是一个综合的、全身心的、全方位的功能训练过程。家长的参与,院内、外长期训练特别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的方了解到了脑瘫患儿家属的精神压力,不仅给患儿家属带来了承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其心理也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医护人员需认真做好脑瘫患儿监护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效配合完成脑瘫患儿的长程治疗。

    作者:刘金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妇女心电图P-R间期缩短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对妊娠妇女与非妊娠女性心电图比较分析,找出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的原因,提高对孕妇中出现的 P-R间期缩短现象的认识。方法选择足月待产孕妇500例为观察组,年龄23-40岁,选择同期门诊健康查体女性600例,年龄22-45岁,比较两组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结果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非妊娠妇女。结论妊娠晚期心电图P-R间期缩短与旁路机制关系不大,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有关。

    作者:钟予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6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亚甲蓝淋巴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控制效果和淋巴结清除数目、以前哨淋巴结活检为据缩小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切口美观度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淋巴示踪+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希龙;邱文秀;王金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与糖尿病共同发生社区干预

    目的为了推进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更好地开展,探索慢性病社区干预的新模式,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干预管理效果,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抽样法,选取辖区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人,调查干预对象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情况、疾病控制率和对管理效果的评价。结果干预组在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测量结果均比干预前有所以降低,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慢性病管理应该以定期随访和行为干预为主,针对不同疾病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终在社区医务人员中达成共识。

    作者:彭俊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发性垂体腺瘤进行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复发性垂体腺瘤进行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复发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实施手术时间为46-111min,平均时间为78.56±1.04min;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1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52±1.04天;对患者实施0.5-3年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占2.17%;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干预护理在复发性垂体腺瘤进行神经内镜下经蝶手术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亚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运用

    为加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本文总结了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循证护理的情况,旨在帮助护理工作者认识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郑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按照护理程序采用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观察统计两组的急救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对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和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急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取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金菲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结果部分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预防措施认知不足,与护士的工作经验有关。结论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防跌倒认知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

    作者:黄铣明;严晓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病的诊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与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35例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护理,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我科35例酒精性肝病例诊治护理的回顾性分析,实施对症治疗,健康教育,心理、饮食在内的细致护理。结果治愈酒精性肝病23例,好转7例,死亡5例。结论患者精神情绪波动大;酒精性肝病特点是病情反复,难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需细心观察病情,耐心护理,加强患者教育,是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素英;周海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围术期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2岁。46例痔疮患者中,13例内痔,11例外痔,22例混合痔。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且在患者围术期对其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面的疼痛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采取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面的疼痛护理之后,手术创面经过换药在5-7天后愈合良好,没有出现出血感染。患者的围术期疼痛明显减轻,有力地促进了患者的愈合,有效地防止患者的复发,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并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对痔疮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全面的疼痛护理,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排便护理以及用药换药护理等,促进患者疼痛的缓减,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霞;陈霞;何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男性绝育术后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氟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输精管结扎术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胶囊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其他一般心理治疗相同。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8w末采用疼痛简易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W末,两组疼痛评分无降低,抑郁症状显效率分别为47.5%和48.3%(x2=1.78,0.66,P>0.05),两组治疗4w末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达到大疗效,以后无进一步提高。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刘善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对比探讨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时机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选择不同时机进行营养支持,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2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4天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彭月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的操作及护理

    血液灌流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等。[1]由于它的特殊功效,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时,能更好的清除肌酐、尿酸以及中分子物质等。[2]临床上也更多应用于药物和毒物中毒的抢救治疗。因灌流器要有充足的预冲和保留的时间,患者往往需要先行血液透析治疗,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因此如何做好血液透析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器的操作十分重要,可以减少患者漏血和凝血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我透析中心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血液透析过程中加连血液灌流器联合治疗的患者实施以下操作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下。

    作者:朱鸿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苏州市1022例牙体牙髓科患者就诊原因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苏州地区牙体牙髓科门诊患者就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11.9---2013.5我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1022例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就诊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情况。结果就诊常见的原因为疼痛、牙齿修补、食物嵌塞。结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彭宝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阵发性房颤病人的中医健康宣教及护理难点

    阵发性房颤疾病呈阵发性,发病时病人表现心悸、头晕甚至出现黑蒙,病人恐惧,焦虑,我科除日常给予常规护理外,结合病人不同的证型特征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使病人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了解,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在临床疾病的转归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护理中我们提出了护理难点,供大家共同参考与改进。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供应室工作内容与服务范围的拓展

    我院是总院的新分支医院,科室设置有内外科,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床位设置为688张,占地面积4万余㎡,全院护理人员326人,外科手术较多,每日均在40台左右包括手术室、心导管室、妇科等。手术病人术后需要换药,换药碗、临床护理包应在无菌环境下由专业护理人员配制,为节省人力、财力,故将中心换药室配制换药碗的工作交予供应室完成。2011年6月至今,2年多来,流程顺畅,效果满意,得到了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的肯定。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分成开腹手术组以及腹腔镜手术组,各30例。观察的指标包括:①手术时间;②术中的出血量;③术中的排气时间;④住院的时间;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对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的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明显,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可以作为剔除子宫肌瘤的优选方式。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工作中沟通技巧与护患关系

    目的在儿科门诊中,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的语气问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术;对患者的解释等。避免引起患者的不满或误会,进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在医院护理人员的指导作用下,通过多种方式来跟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采用适当的语言和和谐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感觉到舒适。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关心和安慰,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更加融洽,同时护理人员还是护患关系的桥梁。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护患冲突,使得患者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且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更加顺利。

    作者:顾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联用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是目前医治孕妇产后出血的一种非常常用的临床方法,为了探究其疗效和作用,文章将选择36例无基础疾病、妊娠状态下无其他并发症状出现的剖宫产孕妇进行研究和调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观察组是将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对照组只利用缩宫素。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的方法比对照组的药效和作用更为明显,对产妇产后出现的过多出血以及预防宫缩乏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