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性别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变化

张卫;李俊建;李治松;常琰子;薛文华

关键词:性别, 顺式阿曲库铵, 药效学
摘要:顺式阿曲库铵是较理想的新型中时效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经Hofmann方式消除,不依赖肝、肾功能,不随年龄的增加而作用时间延长,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1-2],反复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临床麻醉一般以患者的体质量、体表面积及年龄等作为给药的参考指标,较少考虑性别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3]发现,女性对维库溴铵、泮库溴铵和罗库溴铵等肌松药较男性敏感.该研究旨在观察性别是否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指标存在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热化疗对Raji细胞生长、JNK通路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化疗对淋巴瘤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Raji细胞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采用3.00 mg/L阿霉素处理细胞)、单纯热疗组(采用43℃加热处理细胞)、热化疗组(采用43℃加热联合阿霉素处理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JNK)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单纯热疗组及热化疗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 ± 0.00)96、(66.19 ± 2.67)%、(63.44 4 ± 2.43)%和(58.93 ± 3.66)%,p-JNK的表达量分别为(0.45 ± 0.05)、(0.49 ± 0.04)、(0.48 ± 0.03)和(0.67 4 ± 0.13),HSP70的表达量分别为(0.55 ± 0.09)、(1.06 ±0.84)、(8.23 ± 2.12)和(6.46 ± 2.22),化疗(a)和热疗(b)及热化疗(a × b)均对以上指标有影响(Fa分别为83.294、17.586和25.176,Fb分别为62.351、14.411和18.553,F(a×b),分别为94.178,25.153和32.189,P均<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可抑制Raji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或部分抑制HSP70蛋白的表达完成的.

    作者:刘新奎;王琳;张明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颈侧入路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观察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的行程及毗邻关系.方法:对10例(20侧)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固定及乳胶灌注头颈标本模拟经颈-乳突人路,观测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的位置、走行及毗邻关系.结果:颈静脉球位于颈静脉孔内,是介于乙状窦和颈内静脉之间的移行部分,兼具2者特点;舌咽神经以单独筋膜包绕经颈静脉孔出颅,与其他3对颅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有一定间距.结论:熟悉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作者:韩云志;游言文;娄卫华;陈四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SE指导下PCI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21例

    近年来,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争论焦点和热点.目前一致推崇以压力导丝和血管内超声测定某些指标来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然而,上述2项技术价格昂贵,临床尚难普及.有研究[1]表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可对筛选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帮助.作者在DSE指导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顺保;刘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围绕问题查阅资料,进行思维、推理并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因此,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2009年7月到2009年12月,作者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霞;郑蔚;杨展;李红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简易水柱法肾盂内压力测定在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大多由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盂成形术后有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亚甲蓝通畅试验可定性反映吻合口是否通畅.为定量测定吻合口通畅程度,作者应用简易水柱法测定肾盂内压力,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范应中;张谦;李泸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Beclin 1和PTEN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P7EN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胃癌组织和36例正常胃组织中Beclin 1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Beclin 1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25/62)和45.2%(28/6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94.4%(34/36)和94.4%(34/36)(χ2分别为27.845、23.800,P均<0.001);胃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Beclin 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越低(χ2=26.230,P<0.001);组织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越低(χ2=10.020、23.296和11.610,P均<0.001).胃癌组织中Beclin 1和PTEN的表达呈正关联(rP=0.578,P<0.001).结论: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郭长青;邵经浩;卢瑞利;曹新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顺铂联合葛根素纯品和葛根粗提物对H446细胞增殖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顺铂(DDP)单独及联合葛根素纯品(sP)和(或)葛根粗提物(CP)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446细胞,随机分为16组,运用噻唑蓝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DDP(1.0、2.0、4.0和8.0 mg/L)单独及联合80 mg/L SP和(或)CP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16组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DDP(F=3 973.386,P<0.001)、SP(F=468.017.P<0.001)和CP(F=789.757,P<0.001)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不同,随着DDP质量浓度的增高,联合80 mg/L SP和80 mg/L CP对H446细胞的抑制越明显;DDP联合SP(F=70.686,P<0.001)、DDP联合CP(F=87.191,P<0.001)及DDP联合SP和CP(F=28.471,P<0.001)对H44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DDP、SP和CP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联合应用SP、CP能增强DDP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韩萍;赵妍娟;裴兰英;朱明君;王旗;时宝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节性硬化16例CT和MRI诊断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脑、皮肤、肾脏及心脏等全身多器官组织.作者收集2002年9月至2009年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确诊的TS患者16例,分析其头部CT和MRI表现特点,旨在探讨CT和MRI对TS的诊断价值.

    作者:武天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凝聚胺法鉴定婴儿脐血ABO血型1 815例

    由于婴儿(0~6个月)ABO血型抗原发育不成熟、抗体量少,导致ABO血型鉴定困难[1-2].作者对2 881例婴儿脐血标本进行ABO血型常规定型,对正反定型不符的1 815例采用凝聚胺方法增强凝集强度,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吕先萍;胡利亚;李建英;张克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宫颈癌组织中TSPAN-1与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蛋白TSPAN-1与Ki-6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关联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癌及宫颈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各30例)中TSPAN-1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TSPAN-1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0)、36.7%(11/30)、73.3%(22/30)和13.3%(4/30)、53.3%(16/30)、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37和27.036,P均<0.001,宫颈癌和CIN组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中TSPAN-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4).宫颈癌组织中TSPAN-1与Ki-67表达有关联性(χ2=8.960,rP=0.539,P<0.001).结论:TSPAN-1过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关,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南燕;李红雨;许雅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酸性肽对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酸性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SD大鼠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经传代纯化后分为5组培养:无血清组、体积分数20%的胎牛血清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酸性肽组(分别给予37.5、75.0及150.0 mg/L酸性肽),作用24、48及72 h后,收集星形胶质细胞及上清液,计算细胞存活率,并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另取细胞,同上分组后培养72 h.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培养24、48和72 h后,5组细胞存活率及上清液中LDH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存活率F=149.381、58.817和119.135,LDH含量F=1 247.644、2 381.877和1 102.340,P均<0.001);5组不同时间点间细胞存活率及上清液中LDH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存活率F=62.777、50.993、10.555、38.874和21.742,LDH含量F=775.762、222.799、184.471、59.806和135.954,P均<0.001).培养72 h后,5组细胞增殖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416,P<0.001).与相同时间点的无血清组和胎牛血清对照组相比,酸性肽各组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均升高,上清液中LDH含量均降低(P均<0.05).结论:酸性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作者:马红霞;周运恒;范列英;安玉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多菌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多菌灵通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分离浓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的正离子模式电离和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进行测定,同时对诸如流动相的种类、色谱柱类型、锥孔电压和碰撞能量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多菌灵在0.005~1.000 mg/L范围内对响应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7.3%~1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6);方法检出限为1.0μg/L.结论:该方法测定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作者:苏永恒;张榕杰;冶保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热化疗对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热化疗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H446细胞分为单纯化疗组(单纯使用120 μg/L紫杉醇处理细胞)、热化联合组(采用43 ℃加热联合120 μg/L紫杉醇处理细胞)、抑制荊组(采用43 ℃加热联合120μg/L紫杉醇及1 μmol/L Akt特异抑制剂wortmannin处理细胞),以未处理的H446细胞作对照.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Akt水平.结果: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热化联合组和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 ± 0.00)%、(69.16 ± 2.95)%,(59.83 ±3.36)%和(40.65 ± 0.14)%,磷酸化AKt水平分别为(1.52 ± 0.01),(1.04 ± 0.42),(0.69 ± 0.03)和(0.00 ±0.00),4组细胞增殖率及磷酸化Akt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8.231和6.232,P均<0.05).与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相比,热化联合组细胞增殖率及磷酸化Akt水平均降低(P<0.05),wortmannin可进一步抑制H446细胞的磷酸化,且降低细胞的增殖串(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应用可抑制H446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kt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作者:王琳;徐春燕;刘新奎;师国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MTRR基因A66G及cystatin C基因G73A多态性检测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TRR)A66G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基因G73A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B-RFLP)分析技术检测187例ICVD患者和122例正常对照者MTRR A66G和cystatin C G73A基因多态性.结果:MTRR A66G 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08,P=0.030;χ2=6.045,P=0.014),其中GG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35.3%高于对照组的23.0%(χ2=5.314,P=0.021);cystatin C 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59,P=0.239;χ2=2.886,P=0.089).结论: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CVD相关;GG基因型可能是ICVD的易感基因型;cystatin C G73A基因多态性与ICVD发病无关.

    作者:张爱玲;滕军放;赵莘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雷帕霉素抑制mTOR信号通路对EC9706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活性及雷帕霉素(rapa)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EC9706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5例正常食管组织中mTOR蛋白的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20、50和100 nmol/L)的rapa处理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系,以未处理组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0%(32/50),高于正常组织的13.3%(2/15)(χ2=11.873,P=0.001).与对照组比较,rapa可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F=102.609,P=0.001),且明显促进细胞凋亡(F=916.882,P=0.001).结论:mTOR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被显著激活,rapa能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琼叶;侯桂琴;王莉莉;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患者血清内皮素-1与脂联素检测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因子,可参与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同时还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1-3].作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探讨2者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邹卫东;冉华中;徐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对Hep-2细胞增殖及COX-2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3、4和5 mmol/L的VPA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12、24、36、48、60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方法检测3 mmoL/L VPA处理Hep-2细胞0、24、48和72 h后COX-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VPA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F分别为50.518,80.602,164.699,236.579和243.972,P均<0.001)和时间依赖性(F分别为63.067,126.190,197.807,254.084,294.646和334.773,P均<0.001).以3 mmoL/L的VPA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随作用时间的延长,COX-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F分别为210.290和76.773,P均<0.001).结论:VPA对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COX-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军辉;赵玉林;张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3种提取方法的绿原酸含量及浸膏率.结果:绿原酸在0.015 18~0.151 8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热回流提取法绿原酸含量为(0.421 1±0.013 7)%,超声波提取法为(0.336 1±0.010 7)%,组织破碎提取法为(0.406 6±0.006 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61,P=0.001).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浸膏率为(32.48±0.68)%,超声波提取法为(22.53±1.16)%,组织破碎提取法为(26.79±0.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13,P<0.001).结论:组织破碎提取法具有简便迅速和节能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提取新工艺.

    作者:符玲;毕跃峰;田新慧;王普菊;乐运香;张雁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β-榄香烯乳联合照射对人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观察β-榄香烯乳联合照射是否能提高人舌鳞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细胞凋亡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组、单纯药物组、单纯照射组、药物(1 h)+照射组和药物(2 h)+照射组.观察肿瘤生长时间、肿瘤细胞凋亡率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结果:人组40只移植瘤裸鼠实验期间无死亡.空白组、单纯药物组、单纯照射组、药物(1 h)+照射组和药物(2 h)+照射组肿瘤生长时间分别为(8.62±3.81)、(15.13±6.60)、(22.00±6.32)、(29.00±5.68)和(40.00±4.41)d;药物(1h)+照射组:药物和照射无交互作用(F=0.015,P=0.902);药物(2 h)+照射组:药物和照射有交互作用(F=9.002,P=0.006).空白组、单纯药物组、单纯照射组、药物(1 h)+照射组和药物(2 h)+照射组凋亡率分别为(5.00±2.05)%、(11.99±2.47)%、(19.88±2.83)96、(27.11±4.84)%和(34.84±4.62)%;药物(1 h)+照射组:药物和照射无交互作用(F=0.012,P=0.915);药物(2 h)+照射组:药物和照射有交互作用(F=12.837,P=0.001).结论:β-榄香烯乳联合照射能提高人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治疗效果,照射前2 h应用能起到放射增敏作用;联合作用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且对白细胞没有抑制作用.

    作者:吴大鹏;卢红;张洪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苯丁酸钠体外对YTMLC-90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苯丁酸钠(PB)体外对人个旧肺鳞状细胞癌YTMLC-90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Y7MLC-90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余5组分别给予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ms/L PB,分别作用48、72和96 h.采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YTMLC-90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500和1 000 mg/L PB组,分别作用48和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PB作用48、72和96 h,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2.413、1 633.321和1 196.548,P均<0.05).PB作用48和72 h后,各组细胞G0/G1期、S期与G2/M期细胞百分率及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h=508.347、224.522、19.890和111.849,F72h=311.979、102.923、247.432和177.018,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PB作用后YTMLC-90细胞生长缓慢,细胞阻滞于G0/G1期,凋亡增加(P<0.05).结论:PB可抑制YTMLC-90细胞的生长,使其阻滞于G0/G1期,凋亡增加.

    作者:朱莹;张灿珍;朱岩;魏永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