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索静脉曲张伴发耻骨骨炎7例临床分析

姜海涛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耻骨骨炎, 骨盆平片
摘要:精索静脉曲张是以精索蔓状静脉丛伸长扩张、迂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人群发病率约15%.该病不仅可引起男性不育,也可引起患者多种不适,如:阴囊区坠胀、会阴不适、下尿路症候群、性功能异常和下腹不适等症状[1-3].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部位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红系血细胞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肺泡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表示]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表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3种不同部位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BFU-E和CFU-E集落数的影响.结果与结论:3种培养上清液均能促进BFU-E和CFU-E的分化与增殖,而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上述作用更明显.

    作者:付莉;张宇明;刘健峰;韩芬;柳璐;全宏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正畸微植体支抗即刻负载后微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微植体植入即刻负载后不同时期微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健康犬4只,微型种植体32枚,将其分别植入犬双侧上颌颊侧基骨处,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相邻两钉间即刻加载水平向力1.96 N.实验动物分别于加载后1、2、4、8周处死.采用HE染色及喷金法对加载后不同时期微植体-骨界面横断面各部位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观察期内32枚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周围软组织愈合良好.2周内种植体与骨组织成纤维性愈合;4周时骨界面处有类骨质出现;8周时有层状骨形成.对照组4周时有明显类骨质形成.骨界面处各部位组织反应以颈部重,尖部轻;受力侧以吸收为主,非受力侧以增生为主.结论:界面处各部位骨组织反应不同;即刻加载不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骨整合.

    作者:张月兰;余炜伟;崔淑霞;蔡留意;刘进忠;王世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96例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和预后差等特点,由于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加上合并肝硬化及术后复发等因素,手术切除率低.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作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治疗96例PLC,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甸源;高松涛;石永刚;郭跃信;樊锐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口腔扁平苔藓及口腔鳞癌组织中P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P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糜烂型OLP组织及40例OSCC组织中P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22例(84.6%),糜烂型OLP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21例(52.5%),OSCC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9例(22.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6,P<0.05).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1例(3.9%),糜烂型OLP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12例(30.0%),OS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22例(5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26.46,P<0.05).结论:P16、Survivin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毛兰萍;尚君兰;祝磊;刘沛;刘晓锦;石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和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放射性核素131碘目前成为临床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1].但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的知识,多数患者了解较少,心理负担较重.作者对265例进行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光;孟玉葆;韩静英;程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化相关基因NDRG1的表达及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分化相关基因NDRG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其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近年来,作者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裸鼠移植瘤实验等技术,观察了正常食管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黏膜和食管癌组织中ND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规律;并从体内、外两个角度探讨了NDRG1的诱导分化作用和诱导分化剂佛波酯、维甲酸、丁酸钠、维生素D3对食管癌EC9706细胞NDRG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1-9].

    作者:张蕾;贺付成;张云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侧脑室脑膜瘤8例磁共振成像诊断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但发生于脑室内者少见[1].作者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侧脑室内脑膜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共振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作者:高玉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螺内酯联合咪哒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咪哒普利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咪哒普利+螺内酯组(A组)、咪哒普利组(B组)及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组(C组),治疗6个月,目标血压<130/80 mmHg.治疗前后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结果:3组均同等有效地控制血压.治疗前A、B、C组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分别为(178.1±28.6),(169.0±19.7)和(175.5±21.3)mg/L,治疗后分别为(93.4±23.5),(115.7±17.6)和(169.5±31.7)mg/L,A、B组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低于B、C组(F组间=265.71,F时间=30.69,P<0.05).3组治疗后左室肥厚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A组优于B、C组(LVMI:F组间=137.46,F时间=10.47,P<0.05;E/A:F组间=98.74,F时间=20.17,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与咪哒普利联用可以降低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从而改善重构,且该作用不依赖于血压下降.

    作者:杨俊敏;王颖;燕树勋;李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方法: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于2005年9至11月对河南省46 801名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质量及胸围)、生理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8往返/1000m/800m跑)等方面的检测.结果与结论: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身高、体质量及胸围3项主要身体形态指标提高幅度较大,肺活量呈现负增长,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均有所下降,建议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能训练,重视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作者: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5-FU单药(15.63、31.25、62.50、125.00、250.00 mg/L),VM-26单药(1.25、2.50、5.00、10.00、20.00 mg/L)及联合用药(15.63/1.25、31.25/2.50、62.50/5.00、125.00/10.00、250.00/20.00mg/L)对BGC-823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5.63 mg/L 5-FU、1.25 mg/L VM-26单药及其联合用药0、12、24、48 h各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VM-26和5-FU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63 mg/L 5-FU单药处理后12、24 h时S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减少;1.25 mg/L VM-26单药处理细胞后G2/M期细胞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联合用药24 h后S期细胞显著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多;联合用药处理后12、24 h细胞凋亡率比单药5-FU和VM-26处理相同时间点显著增加.结论:5-FU和VM-26单药均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低剂量联合用药抑制作用较单药应用增加.单药和联合用药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的分布不同.

    作者:周云;罗执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先天性肾积水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6例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56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肾积水程度、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前先天性肾积水的肾盂前后径明显大于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的前后径(t=11.68,P<0.05).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较轻,梗阻较易解除,以保守治疗为主;先天性肾积水大多积水程度较重,宜采取手术治疗.2组患儿均顺利出院.

    作者:范应中;张震;张谦;张大;李泸平;王家祥;原艳丽;马威;王海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5至2007年郑州市二七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郑州市二七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作者对2005至2007年该区127例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秀菊;武英杰;李润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监测及基因型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造成严重的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有资料[1]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而日益增长,某些地区新生儿ESBL分离率已达到了将近60%.明确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耐药性及基因型,可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冯羡菊;苟建军;曾利;徐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半相合间充质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顽固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研究[1]表明,扩增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和造血干细胞(HSC)共移植可以促进HSC的植入,降低潜在移植失败的发生率.

    作者:黄琛;李宁;宋永平;魏旭东;房佰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9锶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311例疗效观察

    乳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晚期多伴发骨转移,其中约50%的患者伴有持续且日益加重的骨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转移性骨痛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及核素内放射治疗,其常用的姑息疗法为放射治疗[1],在预防可能发生的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灶的剧痛方面作用较大.

    作者:王庆祝;刘保平;孟玉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31例新鲜卵巢癌组织进行处理,准确地获取较纯的卵巢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时选取9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28例(90.3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检测到相对分子量200000~220000 DPPⅣ蛋白;29(93.54%)例扩增出228 bp的DPPⅣ mRNA.卵巢癌组织中DPPⅣ蛋白和mRNA含量分别为(1.49±0.36)和(1.28±0.31),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0.48±0.29)和(0.5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0、6.23,P均<0.05).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蛋白:F值分别为8.58,9.15,t=1.65;mRNA:F值分别为7.02、7.31,t=1.87,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DPPⅣ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卵巢癌的检测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索振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重组p53腺病毒感染p53突变mBGC-823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重组p53腺病毒(rAd-p53)感染含突变型p53基因胃癌BGC-823细胞(mBGC-823)对顺铂(C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d-p53(5×1010vp/L)感染mBGC-823细胞48 h后P53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rAd-p53单药组(5×109、5×1010、5×1011vp/L)、CDDP单药组(3.125、6.25、12.50 mg/L)及联合用药组(5×109/3.125、5×1010/6.25、5×1011/12.5vp,mg/L)作用后m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与凋亡率.结果:rAd-p53感染mBGC-823细胞48 h,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3.74±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80±5.32)%(t=-13.039,P<0.001);rAd-p53、CDDP单药及联合用药均可抑制细胞生长,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均<0.001).rAd-p53单药产生以G2/M期为主的阻滞,凋亡率为(11.76±2.33)%;CDDP单药产生以G1期为主的阻滞,凋亡率为(24.70±2.42)%;联合用药组产生G2/M期为主阻滞,凋亡率为(51.88±2.03)%;各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620.595,P均<0.00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mBGC-823细胞改变了细胞内在突变的p53状态,诱导凋亡并增加对CDDP的敏感性.

    作者:周云;王晚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金莲花黄酮对K562、HeLa、Ec-109、NCI-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金莲花黄酮对K562、HeLa、Ec-109、NCI-H446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①采用CCK-8法检测0.793、1.586、3.172、6.344、9.516、12.688 g/L金莲花黄酮对K562、HeLa、Ec-109、NCI-H446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②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0.793、1.586、3.172 g/L金莲花黄酮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①金莲花黄酮在0.793~12.688 g/L范围内对体外培养的K562、HeLa、Ec-109、NCI-H446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F=6.72,9.81,8.54,4.83,P均<0.05).②金莲花黄酮可使K562 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F=12.56,20.86,P均<0.05).结论:金莲花黄酮对体外培养的K562、HeLa、Ec-109、NCI-H446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金莲花黄酮可使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可能是其抑制K562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作者:孙黎;程建贞;罗强;张秀昌;白雪梅;安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9例磁共振质子波谱影像

    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组多系统受累疾病,如同时累及骨骼肌和中枢神经系统,则称为线粒体脑肌病(ME)[1].关于ME的传统影像学表现国内外均有一些报道[2-3],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对ME的诊断应用也逐渐开展,但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仅见少量个案报道[4].

    作者:闫峰山;徐俊玲;李永丽;史大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闭合蛋白-3和闭合蛋白-4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闭合蛋白(Claudin)-3和Claudin-4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laudin-3和Claudin-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laudin-3和Claudin-4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2者的相关性.结果:①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laud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λ2=35.443,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laudin-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λ2=40.258,P<0.05).②卵巢上皮性癌中、低分化组Claudin-3和Claudin-4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λ2分别为14.249和9.991,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laudin-3和Claudin-4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λ2分别为4.710和4.065,P<0.05).③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呈正相关(rP=0.588,P<0.05).结论:Claudin-3和Claudin-4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赵先兰;王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