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荣;霍军;袁海;付慧鹏;刘俊德;邱松伟;张岩滨
目的:探讨冠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置入单个支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其中成功置入DES 43例,成功置入BMS 40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而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对照,3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变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72 h和2周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术前3组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DES和BMS组血浆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但DES组升高幅度较小(P<0.05).术后2周3组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S可能不会引发PCI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刘鹏;卢长青;韩战营;宋文翔;黄斌;邱春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占全部眩晕疾病的17%~22%[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起床、躺下以及仰卧位翻身等动作诱发出现一过性眩晕.BPPV的病理变化一般认为有2种,一种为嵴帽结石症,另外一种为管结石症.临床上常见的BPPV为累及后半规管的BPPV,但是目前发现水平半规管来源的BPPV也并不少见,Chiou等[2]报道水平半规管来源的BPPV约占到全部病例的31%.
作者:崔勇;蒙翠原;葛润梅;盛晓丽;陈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克隆苦瓜MAP30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测定MAP30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MAP30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861 bp的苦瓜蛋白MAP30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苦瓜MAP30原核表达质粒pET-28a-MAP30,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MAP30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层析纯化MAP30,并采用真菌抑制实验检测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克隆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一致,表达的MAP3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000,MAP30体外能抑制镰刀菌的生长,镰刀菌能诱导MAP30基因的表达.结论:MAP30基因可能参与植物早期的过敏反应并在植物的抗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剑鸣;许君;张巧;姚武;徐玉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连翘药材水分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以药典法测定87个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的水分含量,并用其中65个样品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22个样品来验证.结果:65个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 0.99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277.用22个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86,回收率中位数为101.36%.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准确的特点,能满足生产中连翘药材水分检测的精度要求,对于其他中药材的水分测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白雁;王星;陈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bet和GATA-3的失衡表达在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n=10),相应建立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组大鼠淋巴细胞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和变应性哮喘组大鼠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7)及(0.09±0.02),较正常组的(0.60±0.09)减少(P均<0.05);GATA-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8±0.15)及(1.41±0.21),较正常组的(0.92±0.21)增多(P均<0.05);而变应性鼻炎组和变应性哮喘组间2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bet和GATA-3的失衡表达可能是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发生的一个共同因素.纠正其平衡很可能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提供一条新思路.
作者:张文静;吴玉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生化项目α-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胆汁酸(TBA)在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取186例肝炎患者(急性肝炎23例,慢性肝炎26例,肝硬化76例,重型肝炎61例)和68 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述5项指标,应用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FU和ADA水平均增高,AUC分别为0.813(95%可信区间(CI)为0.743~0.892)和0.611(95% CI为0.542~0.683).慢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升高,AUC为0.762(95% CI为0.683~0.847).肝硬化患者血清ADA、TBA水平均显著升高,AUC分别为0.667(95% CI为0.595~0.738)和0.621(95% CI为0.543~0.702).重型肝炎患者血清PA和ChE水平降低,PA和ChE的AUC分别为0.861(95% CI为0.663~0.921)和0.849(95% CI为0.762~0.913).结论:AFU和ADA对急性肝炎有诊断价值;TBA对慢性肝炎有诊断价值;ADA和TBA对肝硬化有诊断价值;PA和ChE对重型肝炎有诊断价值.
作者:刘萃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0例DN患者(临床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及正常白蛋白尿各30例)和30例正常人血清IL-18含量,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 (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DN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随UAER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DN患者IL-18水平与UAER、TC和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8,0.019和0.032,P均<0.05),而与SCr、空腹血糖无关(r分别为0.468,0.361,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DN的形成与发展;IL-18有望成为判断DN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宝平;杨素霞;时军;陈芳;赵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调查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集102名河南汉族无关男性个体静脉血样,提取DNA,PCR扩增DYS19、DYS385、DYS389Ⅰ/Ⅱ、DYS390、A7.1、H4等7个Y-STR基因座,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GD值.结果:7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99种单倍型,1种出现3次,1种出现2次,其余均出现1次.积累GD值为0.999 235.发现1个国内群体中的新等位基因.结论:7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
作者:李杨;孙莉;黄文君;郑明;陈辉;李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NR)基因5'上游序列(Pnr)是否可以驱动外源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的表达.方法:利用改进的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SOEing),将杜氏盐藻NR基因5'上游序列(Pnr)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融合.同时将NR基因3'端序列(Tnr)与克隆载体pEGM-7zf连接,构成中间载体pEGM-7zf-Tnr.后将融合片段Pnr-Tnr与中间载体连接,构建含Pnr-bar-Tnr表达盒的盐藻真核表达载体p7NBT.电击法转化杜氏盐藻,通过草丁膦培养筛选转化藻株后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转化藻株总RNA的RT-PCR结果扩增出与bar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目的片段.结论:杜氏盐藻NR基因Pnr能够驱动外源基因bar的转录.
作者:闫红霞;李杰;王莉莉;冯英才;曲东京;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核基质附着区(MAR)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上杜氏盐藻MAR结合蛋白的cDNA全长序列设计出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法获得MAR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全长,将其克隆至载体pMD18-T中.酶切连接到pET-28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MBP,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验其表达结果.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MBP,对表达的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Ni2+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质,纯化后目的蛋白在总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0%.结论:成功地克隆杜氏盐藻MAR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且纯化了MAR结合蛋白的融合蛋白.
作者:冯英才;王天云;王鹏举;刘红涛;刘兰琦;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乳糜胸(腹)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胸(腹)腔淋巴管破裂,使淋巴液漏入胸(腹)腔所致[1],其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1986年7月至2008年4月,作者采用外科综合方法治疗乳糜胸(腹)患儿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武;陈琦;孙雪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豫医无毛小鼠等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D2Nds3、D3Mit16、D3Mit85、D3Mit41、D4Mit2、D5Mit66、D7Mit164),应用PCR技术对7个近交系小鼠(豫医无毛小鼠、BALB/C、C57、CBA、DBA/2、C3H/HeJ、FVB/NJ)进行了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结果:18个微卫星DNA具有稳定扩增效果.不同品系个体之间11个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具有多态性,其中5个位点(D6Mit36、 D6Mit81、 D16Mit4、D6Mit149、D7Nds1)具有显著多态性;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表现为单态性.结论:所检测的小鼠符合近交要求,运用筛选出的11个位点(D3Mit17、D3Mit18、D3Mit15、D3Mit21、D3Mit22、D6Mit192、D6Mit81、D6Mit36、D6Mit149、D16Mit4、D7Nds1)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能够快速、经济地对近交系小鼠进行品系鉴别和遗传背景监测.同时也反映了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与其他品系小鼠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作者:杨卫红;王纯耀;宋国英;李效阳;刘海;郭利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和优化人胃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人正常胃黏膜组织总蛋白,并对其关键环节和因素,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染色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凝胶染色后扫描图谱,Imagemaster 6.0软件比较分析.结果:获取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90 000范围内.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胃黏膜组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
作者:刘国红;孙芸;呼林;张钦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15%[1].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NIPA)与侵袭性垂体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一般认为IPA介于恶性的垂体癌与良性的腺瘤之间[2].IPA与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都有着重要关系[3],术前MRI检查可以判断垂体瘤是否具有侵袭性,从而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作者采用MRI诊断IPA患者2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烟嘧磺隆原药的急性毒性,为烟嘧磺隆原药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眼、皮肤刺激试验以及皮肤过敏试验均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规定方法进行.结果:烟嘧磺隆原药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 000 mg/kg,经皮LD50 >2 000 mg/kg,经口、经皮均属低毒,对兔眼及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致敏率为0,致敏率强度1级,属于弱致敏物.结论:烟嘧磺隆原药对人畜较为安全.
作者:赵士光;张巧;陈小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CCAM)属于肺组织错构瘤,是由于末端支气管样气道异常增生、缺乏正常肺泡,而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病变,可累及肺的一叶及数叶,也可双侧发生,但相当罕见,只占CCAM的2%.典型的病变是单侧,且只影响一叶,通常有肺变形及纵隔移位,其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性肺畸形的25%.此病属罕见疾病,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的进展、高频率超声仪的应用和对产前超声筛查的重视,产前超声诊断CCAM屡有报道[1].2004年至2008年6月,作者采用超声诊断CCAM 16例,报道如下.
作者:臧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氯化锰(MnCl2)对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MnCl2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采用Hershberger体内筛检实验.对大鼠行睾丸摘除术去势,7 d后随机分为6组进行实验,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玉米油,余5组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1.0 μg/只,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同时腹腔注射MnCl2 0、7.5、15.0、30.0 mg/kg,阳性对照组经口灌胃氟他胺,每 d 1次,连续7 d.7 d 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睾酮(T)浓度,免疫放射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分离雄激素依赖器官称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去势后7 d, 各组大鼠恢复良好,未观察到明显中毒症状.各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变化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锰30 mg/kg剂量组的腹侧前列腺和精囊腺脏器系数低于阴性对照组 (P<0.05).染毒组去势大鼠血清T、PSA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锰在30 mg/kg此剂量下可能具有抗雄激素作用.
作者:尚平平;常树丽;赵士光;陈小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疑难混合斑DNA提取和纯化的新方法.方法:从日常司法鉴定检案中收集现场严重污染的疑难混合斑12份,分别采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差异消化酚/氯仿法和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对D19S253、FGA和CSF1PO 3个STR基因座进行PCR-STR分型.结果: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提取模板DNA,12份分型均失败;用差异消化酚/氯仿法提取模板DNA,5份分型成功,1份FGA和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2份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4份分型失败;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的模板DNA,12份分型均成功.结论: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 可有效用于疑难混合斑的个体识别.
作者:薛小琦;莫耀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以及其他8种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对27例正常宫颈、30例CINⅠ、33例CINⅡ、30例CINⅢ、47例宫颈癌及其他8种共计238例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70%、40.00%、42.42%、89.47%、97.87%;免疫积分分别为(0.52±0.70)、(2.20±1.19)、(2.45±1.06)、(4.89±1.67)、(6.49±2.54);宫颈癌和CINⅢ组织中hWAPL蛋白的免疫积分和阳性率高于CINⅠ、CINⅡ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免疫积分高于CINⅢ组织(P<0.001).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直肠癌、肺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阴性表达;膀胱癌和食管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阳性率仅为11.54%和14.28%,低于宫颈癌组织(P<0.001).结论:hWAPL基因可能是一种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鲁笑钦;崔金全;胡滨;邓克红;张庆;付美洲;王淑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