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技术提取和纯化疑难混合斑DNA效果观察

薛小琦;莫耀南

关键词:疑难混合斑, 二氧化硅膜纯化技术, PCR-STR分型
摘要:目的:建立疑难混合斑DNA提取和纯化的新方法.方法:从日常司法鉴定检案中收集现场严重污染的疑难混合斑12份,分别采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差异消化酚/氯仿法和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对D19S253、FGA和CSF1PO 3个STR基因座进行PCR-STR分型.结果: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提取模板DNA,12份分型均失败;用差异消化酚/氯仿法提取模板DNA,5份分型成功,1份FGA和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2份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4份分型失败;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的模板DNA,12份分型均成功.结论: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 可有效用于疑难混合斑的个体识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支撑喉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治疗喉部良性病变22例

    临床上喉部良性病变治疗方法很多,支撑喉镜下治疗喉部良性病变已广泛应用,但在支撑喉镜下摘除喉部良性病变临床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钳取病变组织边缘不整齐、病变暴露不充分等问题[1].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在支撑喉镜下使用电动切割吸引摘除喉部良性病变22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生;杨琼;李烁;戴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去除金属托槽粘结剂对牙釉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去金属托槽粘结剂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寻求理想的去除粘结剂方法.方法:选择离体正常第一前磨牙50颗,包埋固定在测量基座中,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初次测量,粘结托槽.去托槽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分别用5种方法(A组:金刚砂车针;B组:不锈钢凸轮;C组:碳钨车针;D组:金刚砂车针+碳钨车针;E组: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去粘结,记录操作时间,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再次测量后计算釉质损失量,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5组的釉质损失量按A组、B组、D组、E组、C组递减,除C组和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去粘结剂方法所需时间按A组、B组、D组、E组、C组依次递增,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电镜观察去粘结剂后釉质表面,C组和E组理想,B组和D组较差,A组差.结论:应用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是较为理想的去粘结剂方法.

    作者:杨建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胃黏膜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获得和分析

    目的:建立和优化人胃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人正常胃黏膜组织总蛋白,并对其关键环节和因素,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染色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凝胶染色后扫描图谱,Imagemaster 6.0软件比较分析.结果:获取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90 000范围内.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胃黏膜组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

    作者:刘国红;孙芸;呼林;张钦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亲脂素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及蛋白激酶Cα活性的影响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细胞内脂质蓄积、亲脂素(adipophilin)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以及蛋白激酶Cα(PKCα)活性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80 mg/L oxLDL与THP-1巨噬细胞共孵育24 h,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dipophilin、PPARγ和PKCα表达的变化情况;PepTag非放射性蛋白激酶检测法对荷脂细胞胞膜PKCα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THP-1巨噬细胞内脂滴增加变大,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升高,adipophilin、PPARγ和PKCα表达增强(与0 mg/L oxLDL处理组比较,P均<0.05),胞膜PKCα活性由(0.07±0.01)kU/L增至(0.14±0.02)kU/L(P<0.05).结论:oxLDL可增强巨噬细胞PKCα活性,上调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的表达,促进THP-1巨噬细胞中脂质的蓄积;oxLDL、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调控机制.

    作者:王中群;袁中华;黄谙非;曾德星;赵琪;杨永宗;王佐;唐雅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尿路梗阻磁共振尿路成像42例

    磁共振尿路成像(MR urography, MRU)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无需对比剂的上尿路造影新技术,MRU 利用尿液中水的特性,显示肾收集系统、输尿管、膀胱,达到造影检查目的.现将42例上尿路梗阻患者MRU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明;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psbA)基因cDNA片段.方法:根据莱茵衣藻、稻以及普通小球藻等真核生物psbA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细胞总RNA,通过RT-PCR获得杜氏盐藻psbA cDNA,PCR产物连接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随机挑取数个菌落,筛选鉴定并测序,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获得的cDNA片段长度为999 bp,编码333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Blast比对,同源性分别为:衣藻89%、椭圆小球藻89%、莱茵衣藻89%、普通小球藻88%和玉米87%.psbA基因存在明显的密码子偏爱性,其(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另外,所克隆的psbA序列编码赖氨酸残基的数量为1个.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psbA基因cDNA片段.

    作者:刘红涛;范天黎;鲁照明;王鹏举;陈涛;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7β-雌二醇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EC9706细胞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和rhIL-4的RPMI 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含rhGM-CSF、rhIL-4的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EC9706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基因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增殖能力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第8天,与正常成熟DC相比,TADC细胞呈发育迟缓状态,CD86、CD1a及CD11c表达降低(P<0.01),CD1a基因不表达(正常DC较强表达),TADC体外刺激形成的CTL增殖率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率均降低(P<0.01).结论: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作者:路静;江亚南;杨洪艳;黄幼田;秦珍珠;白睿华;郑智敏;赵明耀;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23例血型血清学分析

    在常规鉴定ABO血型时,使用抗-A、抗-B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同时用标准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抗体.若2者结果一致,即可确定患者ABO血型,若2者结果不一致,即为正反定型不一致,应通过一些实验找出原因,正确鉴定ABO血型.现将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资料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英;海宝宏;胡利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檗胺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檗胺(BBM)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K562细胞分为5组,前4组为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8、8.0、40.0、80.0 mg/L的BBM,对照组加入等量RPMI 1640,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BBM能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BBM作用24 h后K56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BBM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高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申琦;赵攀;付春景;黄幼田;张艳艳;李继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夏枯草提取物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夏枯草提取物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分6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80、40、20、10、5 mg/L和0 mg/L(空白对照组)的夏枯草提取物培养48 h,MTT法测定增殖抑制率,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②取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用浓度为IC50的夏枯草提取物处理24、48、72 h,采用碘化丙啶(PI)一步插入法DNA定量荧光染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和PI染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bcl-2、bax mRNA.结果: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对Raji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8.01±0.92) mg/L.随夏枯草提取物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大部分细胞受阻于S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Bcl-2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 Bax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抑制Raji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陈长英;伍钢;张明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TNF-α、C-反应蛋白和NO测定

    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对在本院入住的90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TNF-α、C-反应蛋白(CRP)和NO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白伟利;王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CR7、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PKB或Akt)的表达,探讨CCR7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ESCC、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CR7、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CCR7、PI3K及Akt 3个指标蛋白阳性表达率(72.6%、66.1%、59.7%)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29.0%、35.5%、12.9%)、正常食管黏膜组织(8.1%、14.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SCC组织中CCR7与PI3K、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分别为0.324、0.306,P均<0.05).ESCC组织中CCR7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PI3K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Ak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ESCC组织中高表达的CCR7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ESCC的侵袭转移.

    作者:陈会枝;李晟磊;庞霞;郑湘予;赵志华;陈奎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效果观察

    进口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显影效果好、副作用小,具有低渗性和稳定的水溶性,但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全面推广,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作者对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欧苏)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显影效果与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优维显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婧;张超红;柳玉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玻璃化冷冻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3种玻璃化冷冻对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的存活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生发泡期卵丘复合物(n=175、177、190)和裸卵(n=150、149、150)分别随机分为3组:采用一步乙二醇法、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法、三步乙二醇法进行冷冻保存.解冻存活体外培养成熟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进一步评价胚胎发育潜能.结果:冻融小鼠生发泡期卵丘复合物,三步乙二醇法与一步乙二醇法的存活率、成熟率、受精率均高于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组(P均<0.05);三步乙二醇法的优质胚胎和囊胚率均高于一步乙二醇法和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法(P均<0.05).冻融小鼠生发泡期裸卵,三步乙二醇法的存活率及三步乙二醇法、一步乙二醇法的受精率及卵裂率均高于乙二醇加二甲基亚砜法(P均<0.05).三步乙二醇法中,卵丘复合物组的存活率、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高于裸卵组(P均<0.05).结论:3种玻璃化冷冻中,三步乙二醇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冻融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是一种理想的冷冻方法;带完整卵丘颗粒细胞的生发泡期卵母细胞的冻融效果更佳.

    作者:宋文妍;孙莹璞;金海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陈子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质体介导寡脱氧核糖核苷酸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转染率及分布测定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 介导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ODNs)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的介导下将人工合成的FAM荧光标记的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2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并用MTT法检测脂质体处理组、脂质体-ODNs复合物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增生活性,观察脂质体的毒性.结果:LipofectamineTM 2000能迅速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4~6 h达高峰,转染效率高达(85.85±5.75)%,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其转染率还有(70.11±5.81)%;且脂质体对RPE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组间细胞增生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ofectamineTM 2000能有效地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作者:李晓青;曾水清;徐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肠功能恢复汤组给予中药(10 mL/kg)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取肠组织,观察各组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含量和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光镜下肠绒毛脱落、上皮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均减轻.肠功能恢复汤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158.90±6.21)介于正常组(151.30±4.86)和模型组(164.40±8.36)之间(P均<0.01).3组比较,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AO、SOD、MD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春荣;刘学飞;程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乳糜胸及乳糜腹26例外科综合治疗

    乳糜胸(腹)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胸(腹)腔淋巴管破裂,使淋巴液漏入胸(腹)腔所致[1],其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1986年7月至2008年4月,作者采用外科综合方法治疗乳糜胸(腹)患儿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武;陈琦;孙雪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

    胆囊结石是成人常见病,儿童患病率仅0.1%~0.2%[1],开展腹腔镜手术较少.本院微创外科中心2003年10月至2007年9月共施行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5 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5 例,男 15 例, 女20 例,年龄5~14岁,病程3 d~5 a;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5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 例(急性发病≥72 h 3 例,<72 h 7 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右上腹疼痛 28 例,腹胀消化不良7例,发热(体温>39 ℃) 2 例.B超提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肿大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6 例.有血液病病史1例.

    作者:司亚卿;王家祥;张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检测

    目的:检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同时期胃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方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及64例脑梗死恢复期组患者第7、14天血浆中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应用标准试餐加服固体小钡条的不透光X射线标志物法测定胃固体排空功能,并同时行体表胃电图记录胃电节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恢复期第7天患者血清NO含量降低,GAS、MTL含量增高(P均<0.05),第14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恢复期第7天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延迟,餐前和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降低、主功率比低(P均<0.05),第14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脑梗死恢复早期存在胃肠激素水平改变、胃固体排空障碍及胃电节律紊乱,晚期恢复正常.

    作者:张英剑;王萍;李变红;乔娜娜;金建军;赵双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